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几年来,学术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历史、现实和潜在的因素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形成了共识,回答了一些现实思想问题.但是,对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却未能予以圆满的解答.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经济上的差距依然存在;也由于国际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时有反复;还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律缺乏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注重研究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解放思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思想不解放,不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是运用市场经济中的某些规律也是不可想像的。因为,马克思虽然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提出过市场经济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也未涉及过市场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贤娇  胡菁惠 《求实》2005,2(4):69-71
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从理想成为现实,“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样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考就成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是关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大问题。那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精英”,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和体制中有待改革的弊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肆鼓吹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而我们自己队伍中的一些人,看到东欧国家的剧变和国内经济生活中的暂时困难,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疑虑。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面 1、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原则区别与界限”。这种观点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说它只存在书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优越性”;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其“优越性是大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各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一是从理论贡献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二是从实践贡献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最为重要、最有作为的组成部分,是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伟大事业。三是从制度贡献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展示21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更加完善,其优越性和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独特的制度成果丰富了人类制度文明的宝库,是对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明确论断后,理论界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就邓小平认识和阐发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观点,再作进一步探讨。一、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意义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思想核心是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根本的优越性。起初,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拨乱反正,主要是批判“四人帮”的“穷社会主义”谬论,正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早在1978年9月,…  相似文献   

8.
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之后的半年内,各高校通过政治集训,自我反思和一系列思想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端正了政治立场、理顺了情绪,基本解决了其表层认识问题。然而,大学生中存在的深层思想理论问题却远远没有解决。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政治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如在党的领导问题上,对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出现的失误,对多党制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问题上,对民主社会主义等都存在许多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思想,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而作出的精辟的理论论述,也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对马列主义原理的实践与应用,表现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性和强烈的实践性。在理论层面上,邓小平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新旧中国对比,通过同发展中国家甚至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事实无可争辩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是,有的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仍然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抱着半信半疑态度,说什么“信无从信,辩无从辩”,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教”。诚然,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恶意中伤的人在我国毕竟是少数,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存有某些看法,仅是一个认识问题。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晚年探索发生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思想因素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认清我们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观的某些理论简单化、教条化甚至曲解误解;二是中国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毛泽东早年所设计的社会蓝图对其晚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铁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在当前形势下,重新梳理和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破除教条主义的影响,从本质上、规律上、动态上把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也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这一部分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内容和任务。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明确肯定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作用;最后强调并深刻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制度,两种价值观念的斗争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尤其是针对当前社会主义面临内外严峻挑战,许多人的思想产生了某些动荡与混乱深化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在今天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加强社会主义信念和前景教育,从哪里入手?在进行社会主义信念和前景教育过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首先提出并分析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联系前一段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即关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关于社会主义的优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光辉典范 ,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创造 ,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新飞跃、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党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内在的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出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关系问题 ,因而又是对邓小平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也就是坚…  相似文献   

17.
现实社会主义是否必然优越于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已在理论和实践上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这里一方面涉及理论本身的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按传统的说法去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将令人难以接受,现在看来,其中隐含着许多不正确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重新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写好“社会主义优于资本生义”这篇大文章》一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引导我们沿着作者提供的一些“粗疏并不连贯的思考和思路”探讨下去。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影响党的纯洁性,削弱党的战斗力,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信仰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潮的冲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复杂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等。治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必须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强化对信仰问题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它包括优越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优越性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优越性的基本思路、方式和战略性措施。这一切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意蕴可以从历史、理论及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来分析。历史逻辑:这一理论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提出来的;理论逻辑:这一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回答;实践逻辑:这一理论是在解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