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文书是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仲裁、公证机关在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种文书。每个法律人都离不开法律文书的制作,法官要制作判决书,检察官要制作起诉书,律师要写辩护意见等。因此法律文书的写作非常重要。法律文书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法律属性,二是写作属性。法律属性决定写作属性,写作属性对法律属性具有一定的反映。既反映实体法规定,体现对案件处理的实体决定;也反映程序法的规定,体现对案件处理的程序规定。如何提高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卷宗具有资料较为齐全、法律文书较为多样以及内容较为真实等特点。在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卷宗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法律实务的情境中来学习法律文书,不仅能激发学生制作法律文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实现法律教学中学以致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司法文书作为法学课程,近年来在政法院校普遍开设;广大司法工作者现在也迫切要求学习、研究司法文书。因此.探讨“司法文书”的概念,揭示它的本质属性.对司法文书的写作实践、教学和科研都是非常必要的. 司法文书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是法学和写作学的边缘性学科。前者主要是指它的法律实质、特征;后者主要指它的文体实质、特征。从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上讲,可以认为司法文书是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司法文书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书一类。  相似文献   

4.
申红敏  张亚洲 《法制与社会》2011,(28):244+248-244,248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法律课堂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在中职法律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做到:选择的材料准确而且有针对性;课堂要设计的符合艺术性;选择互补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6,(1):26-26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日前经中国法学会批复同意,在京正式成立。该研究会由一批长年从事立法、司法实际工作及法律教学科研的专业人士组成。主要从事裁判文书、公安文书、检察文书、公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行政执法文书、监狱法律文书及仲裁文书等的写作与应用研究。该研究会的成立,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将进一步推动法律文书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本社总编刘桂明当选为该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成立  相似文献   

6.
在医事法律实践教学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可以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强医学与法学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办医事法律专业的高校在引进法律诊所教育时,应针对我国目前"大法学"法律诊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机构、经费、师资、制度、案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宗德钧  潘莉 《法制与社会》2010,(21):117-118
本文从公诉阶段检察法律文书中的法律论证的必然性讨论了检察文书法律论证的缘由、现状、标准及方法等问题,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司法文书教学,应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讲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知识 能力”的素质培养。针对本课程专业性、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准确定位,既注意法律文书教学的“多面结合”,也要注意“重点突出”,并处理好这“面”与“点”的关系,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法律论辩训练针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法学专业自身特点及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应运而生,目的以法学案例为载体通过论辩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论辩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印  路军 《法制与社会》2014,(11):227-228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重点。法律思维能力是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核心的专业素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不能满足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是培养良好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卫生法律人才教育模式偏重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具有医学与法学交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建立卫生法学综合实验中心,培养卓越卫生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课程特点,针对性的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体系,以利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刘根  杜辉 《法制与经济》2008,(22):126-128
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较弱和应用能力较低等弊端,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和法制的发展。因此,地方法学院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新形势,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在法律教学中,常用的法律教学方法有:理论式讲授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训练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为了增加学生的法律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应综合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法律理性与法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理性包括法律的理性、法律人的理性和法律教育理性三 个方面。法律理性的多重性决定了法律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法律教育理性是法 律理性的重要内容,法律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法律理性的具体手段。课堂授课 法和案例教学法主要传授法律的理性知识,诊所法律教育主要培养法律人的理 性。我国应该建立双轨制的法律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8.
龚军辉  王海 《检察纵横》2012,(10):38-38
检察法律文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在实践中,部分法律文书错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9.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实践教学已成为近年来法律课改革的亮点。实践教学就是列入教学计划的以法律课教学内容为主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必要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来加强高职法律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达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公证文书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凡 《中国公证》2006,(4):15-19
在公证实务和公证理论的层面上,公证文书都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正如民事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的裁判文书,其含义也是从广义上去理解的。综观《公证法》诸条款,“公证文书”和“公证书”是分别加以表述的。如果作一简要概括.公证文书是对公证人依法行使公证权所出具的各类法律文书以及公证活动中形成的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件的总称。各类法律文书如公证书、现场公证词等,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如公证人制作的谈话笔录、核查笔录等。对于公证文书的种类.至少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区分角度,一是形式意义上的分类.二是法律意义上的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