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党的执政理念得到不断升华,积极推动着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实现由人治型执政方式向法治型转变,实现由直接执政向间接执政转变,实现由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向分工合作、协同规范转变,实现由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向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转变。最终形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理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试析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科学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新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必须从50多年的执政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明确党政关系,与时俱进地完善执政方式,探索出适合国情和党情的科学、民主的执政方式,实现由直接手段为主向间接手段为主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在缺陷.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迫切要求我们党必须实现传统执政方式的现代转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既是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新概括、新要求,同时也是党的执政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法理型模式转换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是江泽民创新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是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 ,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 ,从单纯依赖行政权力领导转变到更多依靠党的感召力和威信的领导 ,从倡导党政分开转变到党政分开与党政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模式 ,从权力过分集中转变到权力制约与监督相结合 ,从主要依靠政策转变到主要依靠党规党章和法制 ,从直接领导转变到更多发挥协调作用和间接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 ,共产党执政的条件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十六大”明确提出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三个文明” ,其中政治文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它要求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 ,其中依法执政是转变的关键。它要求党依法行使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权力 ,正确处理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从而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动态的视角阐述了苏俄建国初期俄共 (布 )执政方式的五大转变 ,即从多党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向党代表人民实行管理、从鼓励党内派别活动向保持党的高度集中统一、从以党代政向党政职能分开和从政令、号令式领导方式向遵守革命法制原则的转变 ,五大转变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初在执政方式上的艰辛探索 ,研究这五大转变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探索执政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萍 《理论月刊》2004,(8):46-48
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了重大创新。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出现了从中央领导权由“代”向“届”的转变,从“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和从“新权威主义”向“新民本主义”转变,呈现出新变化、新内容、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是,国家治理的法制化程度、权力更迭的民主化程度、官民关系的平等化程度、政治参与的有序化程度.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诸多因素后,着重阐述了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要从改变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入手,由党政不分向党政分开转变、由政策治国向法律治国转变、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由党管干部向党选干部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唐德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确定其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是党执政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时代发...  相似文献   

10.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巩固政权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规律。新时期提升媒介执政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规律的深化与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民主环境和开放环境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实现执政党与公众、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要求党的执政方式及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党的执政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而能否驾驭和使用好大众传媒,实现执政党、大众传媒与公众间信息、舆论的良性互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执政能力。转变执政理念,提升党的媒介执政能力,必须高度重视话语的力量。对于党政干部而言,提升媒介素养,即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增强引导和管理新媒体舆论的本领,是党和政府转变执政方式与社会治理理念必备的能力与素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在我国人民经过50余年艰苦奋斗,尤其是20余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基础上的又一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从很高的战略视点提出了创新问题。这一思路昭示了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途径应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Huizhou is the dreamland that haunts me all my life." Huizhou is amazing! The trip from Suzhou to Huizhou,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takes a long eight boring hours by bus. Leaving be hind the exquisite images of 'China's Venice', you soon begin to nod off, but then, some hours later, a totally different vista will shock you as you open your eyes. All of a sudden, there is grey and white architecture, forbidding in its starkness. Old stones, ancient building  相似文献   

14.
汪青松 《桂海论丛》2007,23(4):22-24
规避行政道德失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行政道德体系的需要,更是实现依法行政和抵制行政腐败的需要。目前,规避行政道德失范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机制构建,即高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行政道德指引机制,切实加强行政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的教育濡化机制,稳步推进行政道德规范向行政法规的转化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行政道德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对行政道德失范的全方位监督制约机制,成立富有实效的行政道德失范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1日,新民事诉讼法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2013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民事检察监督程序。这些法律、司法解释的相继实施有效推动了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然而,对于基层民事检察工作来说,案源匮乏的问题更加严峻,而权力、队伍等问题依旧存在。本文从案源、权力、队伍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基层民事检察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政治语境中,公民性被极大地延拓着。公民性的核心在于公民之公共精神,这是作为现代人所吁求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 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有着十分丰 富的内涵,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找到实 现的途径,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 研究新情况,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 建设的重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潘卫红 《岭南学刊》2008,4(1):75-78
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两种不同的"矛盾之说,"但二者对矛盾范畴的基本理解是一致的,即矛盾双方的对立是一种抽象的对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的引入,由于受到传统形象思维的影响,人们把辩证矛盾理解为一种类似矛与盾的一对一的具体的对立统一,这是对辩证矛盾范畴的一种误解。要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需要首先消除这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边走边看”、“试”与“闯”等实践主导型的认识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政治认识论思想。研究其认识政治的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连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对策建议和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