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德刚 《外交评论》2009,26(5):95-105
本文从安全威胁角度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隐性逻辑,选取战后12个国家在西亚非洲地区共30个先发制人案例(包括未得到执行的实例)加以实证研究。决策者总是在满足国内需要与遵守国际法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当安全威胁冲破决策者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最后心理防线时,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实施先发制人打击比遵守国际法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法角度析“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对外战略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大国使用武力推行其对外政策的理由,从而威胁到二战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能从国际法上的国家自卫权中找到法律根据,它是对国家自卫权的滥用。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必须发挥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子提出的"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纷纷提出在军事战略上要"先发制人",而,巳各国十分注意"先发制人"战略实施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同"后发制人"战略的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以"预防性"自卫理论为其国际法依据,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的国家自卫权理论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而其他国家相继采用"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则有可能使"预防性"武力攻击成为一般国际习惯法,并使二战以后被抛弃的战争权重新取得合法地位,以和平为宗旨的现行国际法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表明美国愿意放弃“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转向以“巧实力外交”为主要手段的多边主义外交,但与小布什时期的安全战略报告相比,  相似文献   

6.
论"布什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布什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阐述了布什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并对布什主义的本质及其影响作了评价。文章指出 ,布什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一 )以“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作为美国的主要现实对手 ;(二 )以防止能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挑战的大国的崛起作为长期战略目标 ;(三 )推行“先发制人战略” ;(四 )重视维护美国本土安全 ;(五 )倚重军事力量的作用 ;(六 )单边主义倾向突出 ;(七 )意识形态色彩严重。  相似文献   

7.
"先发制人"理论是美国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大力倡导的战略.但它既不符合习惯国际法或普遍性国际公约,实践中实施标准也不具有客观性,因此,若任由有关国家擅自行使,将对国际法以及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构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邱美荣 《外交评论》2007,45(6):33-43
当前,国内学术界鲜有从危机管理视角来研究反恐,本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从反恐视角研究后"9·11"时期美国危机管理所发生的变化,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危机管理战略在国家战略层面,发生了从维系两极体系的稳定和平衡到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变化,在战术层面,则由"威慑"和"遏制"战略转变为"先发制人"战略;在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中,突出强调军方参与危机管理的角色及作用;在反恐危机管理手段上,除加强早已使用的军事手段外,还对美国的联盟体系进行洗牌,以志愿联盟和双边联盟取代传统联盟和多边联盟。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亚非战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亚非地缘战略(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具体内涵。强调“先发制人”战略、推进亚非地区民主化战略、打击恐怖主义战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战略、促进亚非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亚非战略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现实权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0.
王莹 《工会论坛》2007,13(6):149-150
美国自"9.11"后奉行"先发制人"的战略,但对伊拉克、伊朗的行动策略却有很大不同,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两伊的角度,二者在战略位置、面积和人口、宗教和领导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其次从美国的视角来看,无论是从世界局势、国际舆论、美国在中东的处境等国际局势还是从国内的反战情绪等国内形势来讲,美国都无法贸然对伊朗也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人质谈判中的“先发制人”处置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质劫持是一种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恶性事件。“先发制人”处置策略贯彻“人质生命至上”原则, 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它有着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与谈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解决人质劫持事件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先发制人是布什主义的基本要素,即坚持美国具有潜在的敌人能够伤害美国之前,对其首先发动攻击的权力.国家进行预防性战争的理由主要是,他国未来将发动袭击,因此要努力阻止这样的袭击发生.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的区别主要在于敌人正准备进攻的确定无疑或似是而非.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人一场预防性的战争,历史和国际法对预防性战争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试图通过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重建来推行其国家战略,实现其国家利益。然而,在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先发制人”的反恐、反扩战略大受质疑,“民主移植”战略效果不佳,石油霸权战略阻力重重,单边主义战略不得人心,国际战略地位严重受损。伊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利益得之少,失之多。美国在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相对化。  相似文献   

14.
一国行使自卫权是受到国际法限制的。除《联合国宪章》外,国际习惯法所确立的“加罗林原则”也是评价行使自卫权合法性的标准。9.11事件后,美国单方面扩大对自卫权的解释,提出了“先发制人”理论,伊拉克战争正是这一理论的首次实践。透过这场战争不难发现,“先发制人”在时间限制与相称性原则上都极大突破了国际法。本文从事实的认定和安理会授权两个方面对现行国际法框架内“先发制人”的制约手段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个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这样的地缘因素要求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既要重视陆权又要重视海权。但近代以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却一直是以重视陆权的"塞防"为主。步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近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进行了大的调整:先是注重"塞防"的安全战略,后是"塞防"与"海防"并重的安全战略,最后到了侧重"海防"的安全战略。这种安全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其越来越强调台湾岛在安全战略中的独特性这一特点,与近代中国遭遇日益严重的海疆危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预防性自卫权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讨,在阐述预防性自卫权和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的理论争议的基础上,对预防性自卫权进行实证考察,阐明了预防性自卫权和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危险性,认为应从确认“预防性自卫”,特别是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理论和实践的非法性,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授权”取得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和完善国家责任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国际法规制。  相似文献   

17.
旅游大众化及旅游业高度的敏感性和关联性导致旅游危机频发,对各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的影响。旅游危机战略管理的动态体系可划分为危机前的战略预防、危机中的战略实施、危机后的战略评估与反馈三个环节,并应基于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采取相应的对策:危机前建立旅游危机预警系统,增强危机意识;危机中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时监测危机动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组织救援;危机后准确评估各方损失,及时修复危机创伤,重塑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应遵循以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准则,坚决服从国家战略目的;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首要任务,努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以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为常态,妥善调控处理各类危机;根据国家安全威胁性质和程度,科学确定军事力量使用等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真实意图是其拥有不受国际法约束的军事行动权。就本身的合法性而言,先发制人并不符合现有的实在国际法,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又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构成关于自卫权的实在国际法的一部分。先发制人的条件在于"即将受到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这需要借助作为自然法国际法、尤其是其中的强行法来解释与判断。从构成要件分析案例,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先发制人的条件。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行为不可能起到强行打破或修改国际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杨毅教授主编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于2009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此书属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与安全战略构想》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论述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重要著作。此书兼顾国家战略的构成要素研究与重要领域研究的统筹。在国家安全战略构成要素方面,从国家地位、国家安全利益与目标、方针与政策、战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构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方面,则重点涉及了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