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来,全国公安、检察、法院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依法查处了一批经济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卫并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但是,时事今日,仍有不少同志对经济犯罪活动的严重危害性和予以坚决打击的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错误地认为要改革就不能打击经济犯罪,打击经济犯罪就会束缚改革。这是因为他们中有的人只习惯于用党纪、政纪或经济的处罚来处理经济罪犯,而不习惯或不愿意运用法律武器与经济犯罪分子作斗争,在司法队伍内部,也有些同志,没有把精力首先用在打击经济犯罪上,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为了正确地认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重要性,以便更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分子。我们有必要重温《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打击经济犯罪的一系列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峰 《犯罪研究》2006,(6):16-27
经济犯罪因其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经济基础,各国刑法历来都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犯罪形式。为了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我们必须首先对当前经济犯罪的形态与危害作深入地研究,通过对经济犯罪的法律形态、结构形态以及经济犯罪的根本危害、衍生危害的分析,来讨论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犯罪危害的对策,进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因此,在修改和完善刑法中,应当特别注意对打击经济犯罪规定的研究。一、修改和完善刑法关于打击经济犯罪规定的必要性近几年来,经济犯罪活动同过去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刑法中关于打击经济犯罪规定在很多方面已经与社会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突出的表现在:(一)经济犯罪案件增多。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发布后,开始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经济犯罪活动曾有所收敛,但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之间、发展商品经济与打击经济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指出:(1)我国当前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决定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恰恰相反,它是最终减少、消灭犯罪的积极推动力量;(2)当前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是对我国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极大破坏。因此,我们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坚决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如何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竣任务。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法律惩治,完善我国的经济刑事立法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犯罪的发展,促进了对现代经济犯罪与刑法的研究。这是犯罪学与刑法学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作为一门刑法学科,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打击经济犯罪的客观需要,才登上我国法学的历史舞台的。经济犯罪与刑法的诞生是与经济形态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到一些地方对经济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作一浅析,希望能够有助于当前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研究。一近几年,特别自去年以来,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正在向纵深发展,但任务还很艰巨.其基本情况是: (一)从犯罪案件数量看,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经济犯罪案件呈日益猖獗的发展态势。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力军,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成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山西省沁源县人民检察院近二年的工作情况,试就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的现状、特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清华 《山东审判》2004,20(1):22-28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所有制关系、经济资源配置、发展机制等各个领域发生 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极大地冲击了人们长期形成的思 维定式和价值观,而管理上的改革转轨状态、示范状态 和界限模糊状态,则给一些经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导致近几年经济犯罪案件数量呈持续攀升势头。为了 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遏 制经济犯罪的法律对策,我们对1998年以来淄博市两 级法院经济犯罪案件的审理及处罚情况、该类犯罪的 特点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打击 这类犯罪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们江苏海门县在坚持开放、搞活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通过调查剖析我县一些典型的经济犯罪案件,使我们得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启示:在搞活经济的过程中,各级干部必须善于运用法律为经济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发展,影响犯罪的各种因素也不断突变,犯罪现象的发展变化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犯罪率的急剧上升与高位徘徊并存,犯罪的地域重心逐渐发生偏移,犯罪主体日益多元化,新的犯罪类型不断涌现。本文即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犯罪案件的诸多特点进行考察,以期对犯罪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犯罪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机制上看,市场经济充满活力,使经济按照市场要求发展,是计划经济无法比拟的,但它也使经济犯罪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经济刑法中危险犯的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涂龙科 《法学杂志》2012,33(8):165-169
危险犯的采用及其在立法上的扩展是立法对风险社会的回应,也是经济犯罪立法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近年我国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刑法》在大量增设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经济犯罪的危险犯的成立范围也大大扩展。同时,出于法益保护的早期化,预防社会风险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刑法中设立抽象危险犯颇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基于维护经济秩序安全的需要,可以考虑在经济刑法中谨慎地规定过失危险犯。  相似文献   

14.
梁瑞琴 《河北法学》2012,(2):195-200
贿赂犯罪作为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犯罪形态之一,其发展和变化总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具有必然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成份、激励机制和国家机关调控经济的职能手段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犯罪形态的变化,贿赂犯罪的犯罪形态变化体现在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犯罪数额等各方面。同时由于司法机关对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强,新时期的贿赂犯罪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有效遏制贿赂犯罪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上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是一种有别与普通诈骗的高科技犯罪,其隐蔽性强、渗透性强、危害范围广的特点也决定了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范围也日益加大,而我国对此的立法和执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完善、执法改善、技术加强、社会各方协调等方面来构建网络诈骗的预防体系,以便更好地预防网络诈骗,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Taiwan is known for rapid economic growth, but in 1988, the government ended 40 years of martial law, resulting in greater political and social freedo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on crim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 time series analysis examines the structural correlates of crime in Taiwan from 1964 to 1990. Both total crime and burglary/larceny rates are regressed on seven independent variables derived from variou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e results support Hagan's power-control and Christie's crime-industry perspectives for total crime, while measures assessing lack of economic means and the economic deprivation were significant for burglary/larceny.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和处罚及刑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山 《河北法学》2006,24(2):14-20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尤其是刑事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仅靠1997年<刑法>中增设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这一简单条款,不足以全面、有效打击犯罪,并且该条款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从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和认定及其处罚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指出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制构想.  相似文献   

19.
吕静 《行政与法》2014,(12):13-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政治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政治经济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促进中国政治和政治经济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政治经济化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in Ukraine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organized criminal groups to expand their economic criminal activities in the “shadow economy” by penetrating all levels of public and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Ukrainian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re poorly equipped to handle this increase in criminal activity,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uncooperative foreign and domestic economic institutions. State machinery for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was easily accessible to organized crime through bribing of state officials, who received no supervision during economic restructuring. Notwithstand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corrupt government officials, organized economic crime has benefited from chaos and lost government control as the result of recent economic reforms in Ukraine. Researchers in this study hypothesize tha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isorder, as well as a common and justified mistrust of state officials, fosters a pessimism and erodes moral standards, which in turn fosters criminal activity. Of late, judicial sentencing for those convicted of economic crimes has become lighter while many economic criminal cases are never investigated or prosecuted in the first place. In order to combat large-scale corruption, there must be better supervision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better monitoring of foreign economic transactions. One of the most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Ukrainian communist system has been the widespread increase of economic crime. This phenomenon is self-sustaining, penetrating all levels of Ukraine's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ve sectors. Criminal activity helps to sustain the shadow economy in Ukraine, which has been estimated by various sources to constitute 50 to 60 percent of the economy. Law enforc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efforts have been largely futile in curbing this corruption. Nevertheless, it is possible to overcome the crimin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that has become ingrained in this “shadow economy.” This paper seeks to propose policy solutions for Ukrainian economic crime and corruption that could be implement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