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第四军为了击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向赣南、闽西进军。三月至六月,红四军先后两次入闽,与邓子恢、张鼎丞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相配合,消灭了闽西主要的反动武装,相继攻克长汀、龙岩、永定,初步奠定了以龙岩、上杭、永定三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下,闽西红色区域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工农武装,开始实  相似文献   

2.
<正>闽西是全国较早、福建最早创建红军的地方。早在1928年7月初,永定农民武装暴动后,张鼎丞、邓子恢等率部组成红军营。为了保卫翻身解放的革命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积极组织创建地方武装,发展  相似文献   

3.
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前一年,闽西苏区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长征后,闽西红军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对红军长征前后闽西革命斗争作简略述评,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纠集一百万国民党军队,二百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以五十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  相似文献   

4.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0):34-38
保卫中央苏区:罗元发指挥一个团接替两个师的阵地 1910年11月15日,罗元发出生在福建龙岩。1929年5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井冈山转移到闽西。5月22日,红军打下了龙岩。放牛娃罗元发在红军扩红中参了军,当了红四军的一名战上。不久,罗元发被选送到闽西苏维埃政府创办的红军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5.
赖晨 《党史文苑》2014,(12):21-2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建立过五支红九军。闽西红九军: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为统一对闽西红军的领导.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于3月底在龙岩组建了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全军共编6个团,3000多人,2000多支枪。193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闽西苏维埃政府军委将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建立过五支红九军。闽西红九军: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为统一对闽西红军的领导,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于3月底在龙岩组建了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全军共编6个团,3000多人,2000多支枪。193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闽西苏维埃政府军委将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唐山红九军:1930年3月,在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和兵委负责人薄一波领导下,派谷雄一、李志敏到驻唐山的晋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一四团,准备发动兵变。队伍的番号上级决定叫北方红军第九路军,3月4日,正要举事,  相似文献   

7.
陈安  庄春贤 《党史文苑》2008,(10):14-19
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革命战争。主力红军也常常直接从地方招募革命青年和青壮男子加入红军,使部队得以扩充。扩大红军工作,是苏维埃政府最基本的和最经常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红军攻打长沙的战役,距今已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是为了执行“左”倾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会师武汉”的行动,但闽西红军参加这一战役,“经过几十城市,与敌人作了伟大的斗争,发动了千百万工农群众,在这些斗争当中,得了不少的教训和经验。”由地方武装成长为主力红军,都认为这是“多么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画册《从闽西走出的骄子》介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最后一任主席吴必先于1934年春在闽西长汀县濯田的美溪村与敌遭遇被捕,后被押送到江西九江杀害。吴必先受命于危难之际,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之后担任福建省苏主席。  相似文献   

10.
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县之一,战略上有重要地位。“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战场”,“有款可筹,一军以内不愁给养”,“群众很多,可以出兵扩大红军”。宁化物产丰富,盛产大米,在中央苏区征集粮食、支援革命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有决定意义的县份。为了粉碎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巩固苏区,保卫胜利果实,宁化人民热烈响应中央号召,踊跃参军参战,筹粮筹款筹物,支援前线,补充红军给养,取得很大成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因此,闽西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开展以学校为阵地的义务教育、以军队教育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和以识字扫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等三大教育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教育主体国家化、教育客体大众化、教育形式军事化、教育内容革命化等鲜明特点,开创了人民教育的先河,成为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事业的源头,并在解放后得到传承,堪称“共和国教育总预演”。  相似文献   

12.
“我入苏区虽只三日,但沿途所经,已见到闽西解决社党所得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摘自周恩来1931年12月18日致中央政治局信错误的“肃社党”运动给闽西苏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大批干部战士蒙冤受难,根据地和红军元气大伤。闽西苏维埃政府三十五名执委被肃过半,新红十二军连以上干部也半数以上被肃,闽西数千人被错杀。“肃反”造成党团组织和政权机构涣散,干部缺乏,红军士气低落。在国民党反动派加紧进攻下,永定、上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果实,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和阵地,并且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是闽西展开革命斗争以来最艰苦、最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和人民经受最严重考验并且获得伟大胜利的阶段”。然而,对于闽西革命斗争中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过去一直研究得不够,有许多问题尚未孬清或存有争议。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祈请熟悉这段历史的老同志及党史工作者批评指正。一、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相似文献   

14.
安砂位于永安西北部,是通往闽西苏区的重要关隘。1932年春以后,红军多次攻占安砂,开辟安砂游击区。1931年6月28日,毛泽东《给周以栗同志转边界工作委员会谭震林同志转十二军军委》的信中指示:"以沙县、永安、宁洋为筹款区,即在三县筹款自给……筹款区只打土豪,做宣传,而不分田地,不建立政权。”因此从1932年1月17日红军东南、东北游击支队配合红军主力36师首战安砂大捷之后,闽西苏区红军独立师、团虽经常进驻安砂开展游击活动,但其目的是筹款筹粮,打击闽西苏区外围的敌人,粉碎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保卫中央苏区根据地,而没有在安砂建立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5.
宁化     
刘氏祠位于宁化淮土乡,是宁化县首届县苏维埃政府诞生地,也曾是红军医院所在地。1931年11月,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议由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主持。选举曹正刚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恩崇、张邦富为副主席;同时组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闽西游击区册”审稿会最近在榕通过。据编者介绍,这本“区册”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了我省闽西游击战争史实。二战末期,当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围堵,克服了千难万险,巧妙周旋,坚持斗争,掩护了主力红军的长征,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  相似文献   

17.
为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加快中央苏区经济建设, 1933年11月12日,中央政府发布了一项修路计划,要求“动员群众修筑二十二条干路及各苏区乡支路”。在《中央政府修路计划》中指出:“目前为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各级苏维埃除了应该扩大红军,加强地方武装,发展游击战争,深入分田运动,发展文化教育……”外,“发动民众修路,同样是粉碎五次‘围剿’中的战斗任务”。在22条“干路”里,主要是从瑞金、长汀、于都等各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向苏区各县辐射,涉及到福建的有多条:如汀州-河田-红坊-新泉、石城-唐坊-建宁、汀州-石城-宁化、建宁-泰宁、石城-宁化- 清流以及到彭湃、连城、永定的路都在计划之中。而后,福建发动群众,踊跃筑路,为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及红军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闽西红军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闽西苏区创办的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学校。先后曾称“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也称‘中央军事政治红校第一分校’、‘龙岩红校’)”、“彭杨军事政治第三分校”。这所学校,为红军、赤卫队输送了几百名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0,(5):6-6
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蛟洋“傅家祠”设立了“蛟洋红军医院”。这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毛泽东对这所医院非常关心和重视。多次前住调查研究,并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材料写进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一年秋,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到一九三二年三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汀、清流、上杭、连城、武平、永定、龙岩等县内的纵横数百里地方,到处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火热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