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公诉模式现状 (一)平行 对应式公诉模式:公诉案件只能由与审理案件的法院级别相同的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既不能由下级检察机关也不能由上级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 (二)主诉检察官模式:这是对于检察权的重新配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公诉模式实行的是“平行式”的同级公诉模式,公诉案件只能由与审理案件的法院级别相同的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有必要对这种模式进行转型,采取“垂直型”的公诉模式,由一审检察官在承担公诉任务之后,继续负责案件在上级法院的公诉或抗诉活动。  相似文献   

3.
田保中  徐尉 《法制与社会》2012,(27):156+158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改后的第18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该规定意味着检察机关要改变以往简易程序案件一般不派员出庭的做法,全部公诉案件都要出庭支持公诉.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在出庭支持公诉过程中的法律监督问题 检察机关对在出庭公诉过程中的法律监督,对审判机关提出纠正意见的职权的行使,根据有关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检察机关内部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规定公诉人员在法庭上发现审判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就要经过检察机关内部的一系列过程。所谓“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该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违反《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职业公诉人,是指在检察机关中,在检察长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固定、专门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提起并出庭公诉的职业化的检察官。职业公诉人以公诉为其职业,与普通检察官和一般公诉干警不同,具有长期性、固定性和专门性特点。它是公诉部门对一些出庭经验丰富、业务理论知识扎实、控辩能力强,有一定资历、声望和影响的主诉检察官的一种特别确认。  相似文献   

6.
朱爱民 《内蒙古检察》2004,(1):42-42,37
主诉检察官,是指依一定条件和程序产生的,依法相对独立履行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检察官。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在检察长领导下,以一名检察官为主,按规定依法相对独立地承担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工作的内部办案制度。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检察机关内部办案制  相似文献   

7.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着重提高出庭支持公诉能力”,社会各界对出庭公诉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前准备工作、庭审预案的制作和出庭公诉的方法技巧等是做好出庭公诉工作的三个重点环节,其中,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是出庭公诉工作成功的关键。对公诉人员提高出庭公诉能力,适应和熟悉控辩式庭审方式,做到规范出庭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我国检察机关各项改革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主诉检察官制度赋予主诉检察官在审查各类刑事案件及出庭支持公诉中独立处理案件事宜的权力。但在漫长的检察工作实践中,主诉检察官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和压力,难免要出现办错案,甚至贪赃枉法、以案谋私的现象,这就无法回避放权与滥用职权的矛盾,因此对主诉检察官行使检察权的监督和制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诉改革是机制改革,检察制度改革是体制改革,公诉改革服从检察制度改革,是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公诉改革,就是为了拉动检察制度的改革,达到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的。如何推进以主诉检察官制度为龙头的公诉改革,以拉动整个检察改革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干戈  忻佩燕 《中国司法》2006,12(8):100-103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主要是指在检察长领导下,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部门内实施的以主诉检察官为主要责任人,相对独立地承担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及法律监督等职责的办案责任制。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率先试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两年后南阳市和驻马店市等人民检察院也开始进行了探索。1998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推出了建立在审控分离机制下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又称“海淀模式”。1999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在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通过,提出了“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全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公诉人队伍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正视公诉人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公诉队伍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一、主诉检察官的资格、选任和权利、义务 (一)主诉检察官的任职资格。主诉检察官是具有一定资质、经过一定审批程序、依法独立行使一定公诉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公诉人。他是检察机关的业务骨干和筛选出的精英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方能胜任。主诉检察官的资质除具备一般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外,政治上要求理论功底深,政治意识强,责任心好;业务上要求熟悉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的业务;具有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  相似文献   

13.
“主诉检察官制度”一词是新时期司法改革之产物,它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含义简而言之,是一种检察官办案负责制。它是指在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的领导下,以一名具有某种指定法律职务和资格的检察官为主,按照规定依法相对独立承担起诉和出庭公诉的一种检察机关内部办案制度。主诉检察官制度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发展、修正方可完善,才能顺应我国法治改革的潮流。一、实施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成效主诉检察官制度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历经5年的试行,在广大法律工作者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艰苦探索中,已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  相似文献   

14.
行政公诉是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诉讼,它不同于普通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可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的权力,可将督促程序作为提起行政公诉的前置程序,检察机关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后,可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诉。  相似文献   

15.
出庭公诉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最能展示检察机关形象的一个窗口。在霍城垦区法院审判大厅的公诉席上,经常有一个端庄、秀丽的女检察官,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运用相熟的公诉技巧,出示证据、指控犯罪,将一个个被告人送上审判台。凡是旁听过她公诉的人们,无不为她在去庭上的出色表现所折服。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混淆了控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有损于检察一体化职能的发挥。在学习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分散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和澳门地区"集中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应完善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确立原则上由下级检察机关派员出席二审法庭,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检察院派员出庭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诉书是检察机关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阶段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罪事实、涉案证据、适用法律的最后认定.是确认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合法性及巩固侦查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审判机关审判公诉案件和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的具体依据,关系到案件的质量和检察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应当作出积极回应,从调整侦诉模式、完善检律关系、规范证据规则、提高出庭公诉质量、优化公诉程序、强化诉讼监督等方面,完善配套机制和执法方法,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王新玉 《经济与法》2003,(10):29-29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公诉活动中引入量刑建议制度的改革成了理论界研究的对象。在司法实践中,四川省什邡市检察院、浙江省瑞安市检察院等也进行了量刑建议的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什么是量刑建议呢?一般来说,是指公诉人代表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活动中,就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具体刑罚,包括刑种、刑度、罚金数额、执行方法等.向法院提出的要求。从国外立法来看,检察机关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是大多数国家的检察制度所接受的。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由于法律制度和法律传统不同,它们的量刑建议制度也各具特色。在普通程序中,英美法国家的检察官一般不就量刑问题向法庭提出建议,他们一般只提请法官注意适当的量刑原则,而大陆法国家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是非常确定而突出的。我国是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在刑事审判程序中建立量刑建议制度无疑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20.
“海淀模式”主诉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对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某种调整,及对检察官职责、权限的定位,建立一种在检察长和检委会领导下,在审查起诉部门内部设立若干检控办公室,由主诉检察官、若干事务检察官和书记官组成的办案实体,从而实现刑事检控职能分离的制度。这里的事务检察官(以下简称事务官)是我院不同于其他主诉检察官改革模式的一大特色,备受各方关心和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