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全球千亿级顶级商圈是推动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挥首都城市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商圈是城市消费状况的缩影,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梁伟 《群众》2023,(5):12-13
<正>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推动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区域消费链条上的关键枢纽。在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徐州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徐州商圈”集聚效应等被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之首、  相似文献   

3.
2022年正值冬奥百年前夕,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城市".届时,中国将向世界展现这座千年古都与时代步伐相契合的开放与包容,增强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也纷纷建言,助力奥运历史上继续书写精彩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23,(5):14-15
<正>2021年实施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建立各区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速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等14部门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试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就“培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明确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现阶段应重点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和数字要素市场建立。""北京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特质的时尚商业体系。""北京要营造书香之城,应积极发展实体书店,广泛开展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聚焦“有人”“有意愿”消费,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改善居民预期;聚焦“有好物”消费,进一步提升供给品质;聚焦“有地儿”消费,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聚焦破解“堵点、痛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消费条件。近两年来,全市按照《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协同,多方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受疫情冲击、国内经济发展“三重压力”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进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以大都市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聚是21世纪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文化娱乐产业高度集聚的都市繁华商业圈是驱动都市消费经济成长的主动力,需要高端文化娱乐、商务活动、生活享受从设施到内容的综合配置和聚集,更需要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使其有效运转。万达集团的万达商业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再造城市文化娱乐产业集聚心脏的高效模式,对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昆明发展都市高端文化娱乐经济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国家展、企业展以及高端的经贸论坛,彰显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张。"进博会"将引领全球贸易治理、树立反映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以主动扩大进口战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上海构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示范新高地,发挥溢出和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9.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然也是国际交往、技术交易和资金流动的中心。但与国际领先的创新中心相比,北京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由于我国移民签证、跨国投资、外汇、技术并购等审批政策,国外专利代理机构、跨国公司、国际产业组织和联盟等进驻的审批管理,以及科技研发用品进口和离岸服务外包等存在成本高、审批周期长等因素,对科技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跨区域、跨国际流动并形成集聚效应产生一定影响。国内A股市场IPO实行审批制,标准过高、程序繁琐、上市周期长,风险大。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17)
<正>伴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提升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品牌价值向"高端化"和"精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打造知名品牌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主导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力量。业内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宜积极释放创新动力,在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及设计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品牌塑造和传播经验,打造一批在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公益形象、商业信用方面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大牌,以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区块链国家战略,北京市围绕区块链关键技术、产业发展、要素配套等系统布局,推动在京央企发挥产业平台和应用场景优势,为各类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提供条件和载体. 例如,北京市政府主导成立了长安链生态联盟,由国家电网、中国联通等50家单位组成,促进跨领域数字资源高效配置.指导北京微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共同打造了自主可控、开放共享、技术领先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长安链".成立央企首家区块链专业公司,承担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能源电力行业骨干节点建设.成立国内首家区块链特色司法鉴定中心,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互信互通,实现电子证据的可信记录与全节点见证.构建冬奥绿电溯源、司法存证等央地合作示范场景,助力北京打造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区块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2.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13.
总体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战略平台为目标,以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功能复合化为发展方向,立足于服务辐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区域联动、高端发展、先行先试,促进金融集聚、总部集聚、商务集聚、商贸集聚、要素市场集聚和人才集聚,推动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商务智能和"智慧CBD"发展,努力把重庆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要素资源高度聚集、经济高度发达、内陆影响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建成重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标定位。一是空间布局。重庆中央商务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由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三大板块构成,呈"一区三核"格局,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功能定位。着眼于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高端综合功能,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商贸、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为支柱,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集聚区、高端商业承载区、国际商务交流区、文化创意示范区、高尚生活服务功能区和国际化都市风貌展示区。三是发展目标,到2017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16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达到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150家以上,汇聚全球时尚商品品牌2/3以上,年税收亿元大楼50栋以上。到2020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22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占到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购物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和国际奢侈品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14.
何振梁,这位体育老人,在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史重大事件中——包括五十年代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反对“两个中国”,六十年代创立新兴力量运动会,七十年代争取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以及举办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申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 何振梁是世界体坛有影响的领导人物,多年来,他为推动世界体育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和提高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由于他工作出色,受到大家的尊重,曾先后四次被选入国际奥委会的领导机构(包括三届执委、一届副主席,每届为期四年),成为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如此重要职务的第一人。其中有三次他是无争议地以全票当选。他在国际奥委会这个有着百多年传统的改革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这样评价何振梁:“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投入是出于他对奥林匹克宪章的忠诚,对他国家的忠诚,也就是说是完完全全地投入。”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大城市,极大地发挥着城市的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带动功能,尤其是国际大都市,享用着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创造、消费并运转着人类大部分财富,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然而,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大城市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人口多并不是大都市的标志许多大城市都以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其实,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比较多,如规划、人文素质、地理、人口、环境、经济等,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道理很简单,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要想建好,都需要经济投入,尤其是大中城市,投资相当大,成本很高,建成后还要维护、发展,…  相似文献   

16.
言之圭 《群众》2023,(22):26-27
<正>湿地是“地球之肾”,在生态平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盐城市地处东部沿海,共有76.96万公顷生态湿地,约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7.28%,是省内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齐全、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近年来,盐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高规格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着力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有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盐城将继续坚持对湿地最严格保护,全面打造好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绿色生态“金名片”,为全球湿地保护作出盐城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孙柏宁  朱晨曦 《群众》2023,(2):21-22
<正>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都市圈的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以城市间密切的分工协作,正成为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本单元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群和都市圈要集约高效发展,不能盲目扩张”。构建集约高效的都市圈格局,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更有利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形成新时代中国空间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