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历史实践之中,移植和嫁接的不同样式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与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械地搬运到中国的物理位置意义上的移植,而是进行化学反应意义上的嫁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矢”射准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作为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出的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两个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上实现新的飞跃。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必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点、经验总结、行动遵循,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底蕴。新时代在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紧密聚焦中国具体实际,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中,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从而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丰富和鲜明的内涵,更好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从“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看,“第一个结合”具有价值至上性,“第二个结合”具有时间先在性。从“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看,前者侧重于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后者侧重于解决古与今、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完整准确坚持“两个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庸俗结合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运用科学方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麟 《理论视野》2009,(12):43-45,4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建设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在谈到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又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孟鑫 《理论视野》2023,(1):32-3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结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确立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构建了由基本国情、发展目标、行动纲领、保障条件组成的科学体系,形成了由坚定的价值立场、科学的实践观点和丰富的思想方法构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回答,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石和决定其理论属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人类历史深处洞察社会发展规律,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握时代前行方向,运用深厚的历史思维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同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鉴古知今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校准前行方向,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历史自觉担当使命和责任,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8.
刘中 《求知》2020,(5):29-31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三化”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化”是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厘清这些逻辑关联,对于我们正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涉中国今后的发展进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预设性前提,因而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都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是历史过程又是现实运动,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在今天,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积极而又有效地推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并列纳入马克思主义实践形式和发展形态的范畴,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在当代中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以马解马";立足现实,以中解马;扬弃传统,依托民族文化;深入群众,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鲜明特色,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坚持好、运用好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聚焦党的中心任务,站稳人民立场,增强自信自立,强化问题意识,研究破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重大理论问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增量;关注时代问题,破解时代难题,引领时代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延伸;顺应人民意愿,巧用大众表达,尊重群众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浩 《理论视野》2023,(12):18-24
习近平关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从生成意蕴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从理论意蕴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与现代等关系上都推动了思想解放;从价值意蕴看,为推动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科学指南,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前进方向,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供强大动力源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许志峰 《民主》2005,(9):47-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文库     
《民主》2005,(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逻辑基础上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人近100年来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历史逻辑、近4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实践逻辑基础上,谱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新篇章。准确把握这"三大逻辑"对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伟光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纲领性文献。在报告中,王伟光还希望哲学工作者能深入改革开放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认真独立的思考,努力推动哲学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张立杰  李晖 《求知》2023,(5):59-61
<正>《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以下简称《思想》)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其精神要义历久弥新。重温这篇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党中央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的殷殷之心、谆谆之情,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为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强基固本,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路架桥。  相似文献   

20.
孔月婷 《学理论》2009,(19):15-16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这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必然需要,同时还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普遍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在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资借鉴。当前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将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紧抓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