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重臣,他在为官从政期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廉政思想,如:廉政的根本在于统治者要爱护人民;强调为政者要崇尚节俭廉洁,反对侈糜奢华;重视“义’’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学习、研究这些思想,有助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自律意识和为官从政的官德;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廉洁朴素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人事天地》2010,(34):42-42
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即为政者,官也。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对于领导者而言,“正”是为官的第一准则,只有“正”,才能在生活上注重小节、廉洁自律、情趣健康,在工作上心胸坦荡、公道正派、率先垂范,从而赢得下属的拥护和支持,真正做一名心正、言正、行正和身正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西周礼乐相依的“德政”,是一位非常注重“礼”的思想家,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与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尖锐的冲突。本文从孔子与子路非同寻常的关系中探究了孔子晚年急于投身于现实政治的思想背景。孟子的“变置”理论是对孔子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仁政”学说因为有性善论、自由论和民本思想作为基础,因而,在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上孟子就必然要提出何以面对“独夫民贼”的问题。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在孟子的理论中明显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孔子教育思想是从“仁”派生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其精髓是践“仁”。孔子关于知与行、学习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充满了辩证法,揭示了人的认识论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如何进行教育?孔子主张行“仁”,即用“仁”的方法去实施教育: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有教无类”;二是强调教育要落实到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三是以“仁”的理念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应当把孔子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杰出的人材。  相似文献   

5.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儒家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观及其运用。其字里行间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适当处理社会人生的各种关系,致力于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本文试从《论语》文本入手,着力展示孔子中庸思想的几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王华  歹永聪 《社会主义论坛》2013,(5):I0012-I0012
近年来,云南省牟定县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以“阵地宣廉、岗位育廉、示范引廉、培训授廉、传媒倡廉、文化活廉、活动兴廉、警示醒廉”为牵引,积极构建“洗脑、明目、贯耳、净心”立体廉政教育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廉政教育,取得了明显实效。开展“洗脑”教育,强化思想碰撞效果,让领导干部常拒非份之想。从思想教育入手,组织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依托中共牟定县委党校培训资源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自龙场悟道以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重要命题,形成了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心学理论体系,在其为官从政的生涯中,其廉政思想及廉政举措成为黑暗社会的一股清流,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挖掘王阳明廉政思想及廉政举措的当代价值,不仅有利于使党员干部从思想上预防腐败风险,还有利于营造"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中的清廉立身、以廉服人、廉洁兴邦、教育导廉、治贪促廉、以廉选官、薪禄养廉、以法督廉等内容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今天进行廉政教育、培育为官道德、开展惩治腐败、实行依法廉洁从政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等命题都涉及了“和谐”的思想,“中庸”也是和谐思想的表述。孔子的和谐是各方面因素的对立统一,它不强调同一也不强调走向极端,是不偏不倚。汉代董仲舒对“和谐”的继承失去了孔子原有的精义,偏于强调天的至高无上之下的和谐,将压倒性思维带给了集体。在现代的境遇下,和谐应当在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强调变化发展,积极创造新事物。  相似文献   

10.
蔡襄是中国历史名臣,素有北宋第一谏官之盛誉。蔡襄从政30多年,勤政廉政,克己奉公,堪称一代清官廉吏。蔡襄的勤政廉政实践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勤政实践;二是“民重君轻”、“固本安帮”的民本思想;三是惩治腐败、两袖清风的廉政思想;四是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借鉴蔡襄勤政廉政实践,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至圣先师孔子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孔子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着“学”的观念,“好学”成为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以“学”为本,孔予强调不仅“学文”更要“学道”;特别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由己的主动性,好学乐学的学习心态,以及里仁为美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为君子”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广东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2月7日至8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石暮镇举行“孔子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问题”学术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及发言提要29篇。会议论文和发言内容主要涉及两大类:一类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思想、政治哲学等进行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其内涵精髓、当代价值及对当今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启迪、作用;另一类是将孔子思想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如跟普通中小学乃至民办中小学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及同开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彰显其价值。广东儒学研究会副会长章权才教授在会上作了指导性发言。与会者围绕“孔子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经济伦理就引起了中西方哲人的关注,但各有侧重。其中:在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上,苏格拉底抱持生存至上的职业观,理性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而孔子则认为“君子”不应从事生产劳动;在对待财富上,柏拉图认为“精神财富”高于“物质财富”,而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以义制利”,且二者都主张各个阶层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财富;在对待分配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运用了“中庸”思想,亚氏认为应该按照贡献来分配,孔子则主张按等级和“均平”原则分配。重温哲人的这些思考,对推动当前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论坛》2006,(7):F0003-F0003
“十五”以来,云南省永德县国家税务局以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为神圣使命,廉政执法,维权纳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和谐观完全是为了“克己复礼”。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人类的目标,表达了他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的深切关注。对孔子的和谐思想中“仁”、“礼”、“和”的逻辑内涵的思考及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汲取孔子和谐观中积极的精神价值,传承其和谐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赖红卫 《工会论坛》2008,14(5):149-150
西汉大儒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廉政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爱民主张,强调“义”在廉政中的重要作用。在董仲舒创造的“天人感应”说里,也反映了他试图借天意约束皇权的思想。董仲舒还强调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董仲舒的主张对于巩固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保持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都有积极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廉政教育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不断提高公务员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事关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成效的全局。廉政是为官从政者最基本的官德之一,因此,公务员廉政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行政伦理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现代行政伦理即行政责任伦理为我们加强新时期的公务员廉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廉政教育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不断提高公务员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事关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成效的全局。廉政是为官从政者最基本的官德之一,因此,公务员廉政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行政伦理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现代行政伦理即行政责任伦理为我们加强新时期的公务员廉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受到曲解。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看 ,折中并不是“中庸”的本意。孔子的“中庸”思想是针对当时“攻于异端”的社会现象提出的 ,它是一种包容综合的至德。  相似文献   

20.
孔子“无讼”思想的本意是:通过对民众的道德教化,积极地预防诉讼;当诉讼已然发生之后,重视诉讼,公正地审判案件以化解社会矛盾。准确地解析孔子的“无讼”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