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背景:宋山木,山木培训的 前总裁。因其连续6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观众席,以“吊带胡须男”之称走红网络。  相似文献   

2.
陈学权 《证据科学》2012,20(1):40-45
山木集团前总裁宋山木强奸案向我们提出了被追诉人有无权利要求测谎的问题。只要在刑事诉讼中允许使用测谎技术,无论是允许其作为证据使用还是仅仅将其作为审查判断证据的手段,被追诉人单方面向法院申请测谎,实质上均是一种试图向法院澄清事实真相的诉讼证明行为。被追诉人的测谎权是一种相对权,而非绝对权。鉴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测谎只能作为审查判断言词证据的方法,尚不能作为独立的证据适用,因此法院是否批准被追诉人的测谎申请,应以有测谎之必要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如何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切人点、着力点,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坚持把服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检察职责的第一要务,值得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立足宪法授权,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无疑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婚问题在我国法律中是一个盲点,但是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该问题。对于在试婚中所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尤其是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试婚中的法律问题的思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希望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该问题。只有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在处理该问题时才于法有据,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对于一些"不能说的秘密",人们该如何控制好奇之心并以法律的立场保护每个人应有的隐私?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制度总是因人们的需要而产生,可也并不是说来就来的简单之举,于其背后必须要有紧迫的事由和认真的思考,甚至往往存在血与泪的凝聚。从这种意义上说,应该给法律和制度起个有意义的名字,让人能从中体味并记住其中的特殊含义,甚至一提起它可以讲出一段让人难忘的故事。或许出于此因,从古至今有很多法律及制度是以人甚至动物的名字来命名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技术合同中违约责任问题的探讨王建萍技术合同无违约责任条款和违约责任显失公平的现象,是目前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从中折射出的思想文化意识、法律规范、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审判制度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和对待。一、技术合同法中的约束性规则尚未被人...  相似文献   

8.
秦涛 《中国律师》2011,(8):44-47
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是影响国家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下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为给法律理论、实务各界人士提供思考和交流的平台,使法律人社会责任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让这一关乎法治进程、社会稳定的理论思考能深入人心,成为法律人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从人的观念看中西政治法律传统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法律现象最终都是由人而生、与人相关的。所以,对于人自身的认识,即围绕着人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思考,虽然在哲学上属于人学或人论的范畴,却又是一切政治法律现象的直接前提。一切政治法律制度的设计、一切政治法律传统都是以对人的...  相似文献   

10.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强 《法学研究》1997,(5):118-134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王志强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法律史方面,宋初所定《宋刑统》、南宋中期的《庆元条法事类》(残本)及《宋会要辑稿》中有关法律规定,已为人所习见。但这些制度性规定不仅显得数量较少,而且未必能从中见其实施具...  相似文献   

11.
《天津律师》2007,(3):64-64
跟大多数人—样。刘桂明并不是职业法律家,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像法律家—样思考.并将其思考外化为《法治天下》一书出版。同样地。跟大多数法律人一样,刘桂明也不是执业律师,但却丝毫无碍于他先律师之忧而忧.同时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其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12.
心比身先死     
宋平顺的自杀是否源自腐败?这当然要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和法律程序的确认.……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大伟说法栏目又和读者们见面了。本刊诚邀中国公安大学的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教授为读者们解读大宋提刑官宋慈的名著《洗冤集录》,赏析宋慈的破案绝活。假如你是宋慈,你如何辨别一具白骨的妻子与儿女?你的办法既要可实验可重复,又要让人信服。注意,没有DNA亲子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该书中布莱克教授通过将社会学知识引入法律领域,从探讨案件的社会结构入手,分析得出案件的社会结构特征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各种法律行为。进而提出三点法律改革方案,通过最终的非法律化消除社会歧视、实现社会公正。其将社会因素引入法律实践领域进行分析思考的探索值得我们尊敬,更促进我们深思和反省,敢于直面司法中的“歧视”。  相似文献   

15.
《仲裁与法律》2005,(4):6-6
2005年8月25日至26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在深圳举办了“海商法和海事仲裁”讲座,集团内各公司负责商务理赔、法律方面的工作人员1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深圳远洋公司、深圳海运协会等单位承办,中远集团商务处宋春风处长、法律处梁宏处长出席了讲座。讲座第一天由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席、著名海商法专家杨良宜先生就提单、租约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公义 《中国司法》2009,(12):55-57
新中国律师业随着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目前16.6万执业律师,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继承与探索阶段,文革中的法律虚无主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者”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阶段以及现在的“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五个阶段,历经曲折,在改革发展中前进,有很多值得深层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他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卓越的,涉及经学、史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其中以文学的贡献最大,“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成就卓著的作家”。①为此他赢得巨大的声誉,这种声誉使得后世往往对他的政治法律思想淹没不彰。其实欧阳修不乏对法的思考,他的法律思想亦富有自己的特色,欧阳修是范仲淹庆历改革派的重要成员,其法律思想同范仲淹、李觐、王安石等的法律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  相似文献   

18.
王申 《法学》2009,(12)
思维是人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作为这种精神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是理论、学说和思想体系。法律思维作为现代法律科学中的一个概念,与一般的法律职业相关,它是法律职业者在长期法律实践中所形成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法律问题的方式或习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所作的任何裁判都是其思维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法官的思维对案件的处理结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官思维包括根据法律的思考和关于法律的思考两种法律方式。司法审判的目的是法官将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中,寻找什么东西值得认识的思维所规定的。司法审判是受法官已经获得的前见所决定,这些前见规定着法官思维的质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前见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法官思维特征属于司法理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人格权的性质与特征宋卫国王蒙恩人格是自然人的精神方面主体性要素的整体性结构。把人格作为权利在法律中确认并加以保护,成为法律所规定的人的主体要件,这是人类的自我发现和升华,是人类把自己从一般动物的类别中区分出来的伟大标志。任何动物都不具有人格或其他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思想家立法观念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彤彪 《法学家》2002,(6):50-58
全方位检视中西法律文化,很容易发现这样的事实:不论是自然法观念、法治之信念,还是权利意识以及法律制度,东西方都存在迥然差异,可谓彼此同少异多。但仅就立法观念而言,却是同多异少,且中国思想家对于立法的思考成形时间要早于西方,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些许欣慰。然而,这又是一种伴有痛楚的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