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语交际主要以口语为载体 ,同时 ,隐语还存在着非言语形式。构成非言语形式隐语的方式多种多样 ,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 ,主要有由手势、隐字、图示、实物等构成的几种非言语形式隐语。非言语形式隐语在具体运用中具有交际的可视性、集团的约定性和个体的随机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犯罪隐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隐语亦称“黑话”,又名“切口”。它是违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团伙互相结交、互相联络、交换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语言工具。所以,展开对犯罪隐语的研究,为防范打击刑事犯罪服务,也是刑事侦查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与毒品有关“黑话”是美国毒品文化的映射。与毒品有关的“黑话”所呈现出的各种特征既是某个特殊时期美国历史成分的沉淀,也反映了“黑话”产生的特殊文化背景,更显示了“黑话”研究所面临的艰涩。语言是为现实服务的。在现实的警务翻译工作中,了解美国与毒品有关的“黑话”特点及其文化背景,具体掌握“黑话”汉译的内在规律,不仅对从事禁毒国际协作的活动具有现实意义,对汉译的学术研究也具有添砖加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娱乐场所隐语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娱乐场所已成为当代隐语传播的重要场合.娱乐场所隐语,具有隐语语源的综合化、隐语形态的复杂化、隐语功能的多样化、隐语传播的半封闭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歪曲是犯罪隐语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歪曲形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阐释犯罪隐语歪曲形态的表现,并以符号学分析和犯罪隐语符号系统形成的途径相结合的视点,可以分析出犯罪隐语形态歪曲的规律及实现形态歪曲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黑话与侦查     
黑话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隐蔽,认同功能,在刑侦工作中,了解和掌握黑话,可以有效地收集刑事犯罪情报和进行内线侦查。  相似文献   

7.
警务访问是警务人负与访问对象之间以言语的形式进行的对话,是警察言语交际中警务问话的基本形式之一。警务访问的成败同警务人员在访问过程中所采用的访问技巧和原则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警务访问人员应根据警务访问属于次属社会群体关系、案件的性质和访问的对象等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合理的访问结构形式和艺术的访问方法,以保证警务访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警务访问是警务人负与访问对象之间以言语的形式进行的对话,是警察言语交际中警务问话的基本形式之一。警务访问的成败同警务人员在访问过程中所采用的访问技巧和原则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警务访问人员应根据警务访问属于次属社会群体关系、案件的性质和访问的对象等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合理的访问结构形式和艺术的访问方法,以保证警务访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数码隐语是汉语隐语中专用于数称的一种,是特殊的社会方言之一。数码隐语的发展源远流长。至今仍在某些地区的一般社会集团和特殊社会集团中流行。本文择要介绍了自宋至今汉语数码隐语的某些歪曲形态,一致性与差异性,及形态歪曲手段,以期为读者提供粗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侦讯言语论     
侦讯对策效益要通过对话来实现,研究侦讯对话就是研究其言语。侦讯言语活动应从普通交际言语“合作”“礼貌”原则中吸取营养,在侦讯对话的现实背景与它们之间寻找调和。侦讯言语具有依法对话的强制性、侦讯语境的可操作性和策略对话的多样性等特点。侦讯言语涉及言语主体、语境、内容和形式等要素。侦讯应答和用语的表达方式、发问技巧,也是侦讯言语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宫毅教授 1958午5月生,山东省垦利县人。现任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法学教授,主管教学、科研工作,讲授文件检验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等公安专业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为文件检验、言语识别。宫毅教授是河南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特邀文件检验高级工程师,郑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特邀侦查员,河南省文件检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隐语行话学会常务理事;曾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人民教师”、“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公安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3年被评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闸述了犯罪隐语的来源、概念、特点以及在讯问笔录中处理犯罪隐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侦讯中的非言语交流是侦讯双方发出的可能在对方那里产生意义的行为暗示语的加工过程,一般有副言语、体态语、界域语、环境语、物体语五类。侦讯交流中,言语和非言语相互渗透。非言语的信息量大,利用价值大,具有证据价值。非言语在侦讯中的运用,需要正确理解疑犯的非言语线索。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有双方和环境三大因素,其表征具有相对性。用其识别谎言时,需要从非言语群的角度分析,还可运用监控、测谎、录音录像等记录、分析非言语行为,其科技含量高,证明效果也好。侦查人员对自身非言语的运用。配合侦讯手段和对话内容,可以营造侦讯气氛等。  相似文献   

14.
犯罪隐语语料库的建设对公安机关增强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及时查获犯罪嫌疑人意义重大.应根据犯罪隐语的特点和语料库的建设目的,进行语料库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测评要素是通过面试形式对考生进行测评,从考生的言语、举止、外激反应等考查考生是否与所报系统或部门相匹配。熟悉面试测评要素,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在面试时注意。综合各类面试,重在测评5个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犯罪团伙标志语及隐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犯罪团伙特定的标志语和隐语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犯罪团伙标志语和隐语存在的特点和二者的关系 ,以及对刑讯工作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交际过程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言语形式可以辅助说话人明示交际意图,明确语义所指,排除歧义,补充交际中的隐含意义,增强语境效果,也可以作为主要交际手段。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分析非言语语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犯罪隐语主要是犯罪分子之间或犯罪集团内部,用于传递信息、相互交流过程中以隐藏真实身份、掩饰犯罪行为和目的,具有保密作用的专门语言。深谙犯罪隐语,对于挖掘犯罪线索,掌握犯罪规律、精准打击各类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侧重于对犯罪隐语在特殊交际环境中体现其特殊交际职能的考察。考察的视角集中于犯罪与打击、惩治犯罪这一矛盾的双方。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犯罪隐语的特殊交际职能对安全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