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广平 《学习论坛》2023,(5):102-108
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视野中,人类社会由人的实践活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层结构构成,社会结构在实践活动结构基础上生成与演进。在此基础上,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呈现出双重机制:从表层的社会结构来看,与自然规律相类似,历史规律在各种客观的社会要素相互作用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一种必然性来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是历史规律实现的表层机制。从深层的实践活动结构来看,历史规律正是通过社会中大量不同主体、不同性质的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这是历史规律实现的深层机制。两者统一于人类现实历史进程中,以历史主体解决现实历史任务的具体形式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戴安良 《探索》2004,3(5):69-70
社会思维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显著特点是发展的时代性;发生作用时具有振荡性;反作用的效益能够推进社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政治形态中,国家、政党和社会作为主体要素,三者之间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有机化互动状态,构成了有机政治的生命。在中国政治结构中,国家、政党和社会之间的有机状态,成为了推动中国政治形态走向成熟的标准。然而,要实现中国政治面貌的全面转型,政党这一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促成中国政治形态有机化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新时代十年的共同历史记忆,还原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和执政主体,在构建国家发展战略、培育社会发展动能和推动自身建设过程中的使命与责任。这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有机政治体中所拥有的能量,又促成盘活中国有机政治结构的基础,同时也不断锤炼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完善和壮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历史规律的分析入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这一重大哲学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正确解决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关键是要回答历史规律是什么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历史。由于历史是不断改变着的人类自己作用于客观环境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展开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历史规律也就只能是人的活动规律,它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社会环境制约的活动方式和功能,进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能夸大人的能动的主体性,要从二者的统一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的一大特色。这种“结合”既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本文立足于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原理解读这一问题,并据此提出,不能离开普遍性而专讲特殊性,故不能狭隘地片面地理解“中国特色”问题。“中国特色”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  相似文献   

7.
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关系根植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尤其是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形态特征。可以说,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国政、经体制的结合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其构架,是变动不居的。这也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变化。正是从这个原理出发,本文把这一问题放在我国50年来社会体制、政经体制构架的历史变迁的视角之下进行研究。一、前30年:政经一体化构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现实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原理,表现出丰富的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博 《世纪桥》2008,(10):40-4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肯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特别突出强调上层建筑诸要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提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应该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它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坚持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坚持上层建筑各种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综合动力系统中各因素协同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由此可见,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更新与发展,道德规范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应当是一个前提。否定这个前提,把社会规律看作主观任意的,社会规律的存在,以及对它的探讨,就都没有意义了。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个前提出发,可以引申出第二个前提: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并且由于它是客观规律,它只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规律本身是一种关系,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它表现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趋势;但本身不能脱离物质及其运动单独存在。不能想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由此可见,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更新与发展,道德规范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客观规律的,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如此,人道亦如是。唯物史观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正是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发展到21世纪,随着世界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经验的总结。在我们探讨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先探讨一下社会科学的主要功能与作用。一、社会科学的主要功能与作用社会科学可以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有着指导社会变革的功能社会科学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战之后,包括中国在内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这  相似文献   

14.
苏涛 《学习月刊》2013,(23):10-10
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载入史册的重大成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因此.这个科学“定位”突出而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精辟概括的那样.集中体现为四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分析世界历史体系的制约作用,从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有关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灯塔,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推进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是历史长时性、社会总体性、世界广域性相统一的科学时代观.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中来揭示时代性质和内涵,以生产方式作为判定不同历史时代的根本依据,把生产方式的变革看成是时代发展和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对资本主义历史运动的考察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历史时代是人类走向“世界历史”的时代.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决定了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共产主义的发展不能割断与整个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高尚全 《前线》2013,(12):34-37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经济社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肯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特剐突出强调上层建筑诸要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提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应该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它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坚持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坚持上层建筑各种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综合动力系统中各因素协同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既可以导致通顺的和谐统一状态,也可以导致矛盾的对立统一状态.所以,差异与相互作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矛盾.在社会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现实地探讨和深入研究差异及其相互作用与矛盾或和谐的关系,以及究竞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还是通顺的和谐统一构成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 产生的,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从根本 上说又是靠充分发挥邓小平理论的 先导作用而取得的,我们要战胜各 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仍然要 靠充分发挥邓小平理论的先导作用。 一、邓小平理论先导作用的实 践考察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 们,认识是由实践决定的,但认识 形成理论之后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理论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不同,决定 它对社会实践反作用的性质也不同。 理论可以相对领先走在实践前面发 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