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民有序行政参与与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保证,它与服务型政府的实现有着天然的关联。我国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设应努力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公民推动型、民政互动型转变,推动我国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必须扩大公民有序行政参与。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行政参与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妤 《求索》2011,(3):235-237
宋教仁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民主共和国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施政纲领两个方面。在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方面,宋教仁强调政府机构改革应与政体相宜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单一国制,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在民主共和国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施政纲领方面,宋教仁在整理军政、行政、财政、划分中央地方的行政、开发产业、振兴教育、民政、兴办国有交通业、司法、外交诸方面都有详尽的说明。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民国初创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权限与关系、各级政府的职能和政府体制内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大量的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改革创新皆限于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政治框架,行政改革仍然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公共服务创新涉及范围较广,尚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将是未来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三种类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为: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公共服务创新对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也存在诉求;政治改革对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创新同样存在需求。  相似文献   

4.
韦朝毅  卢丹凤 《桂海论丛》2011,27(2):107-111
我国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奢侈行政现象密切相关。从该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出发,可以将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归结为"诱发型"浪费和"原发型"浪费两种类型。完善行政问责制有利于遏制"诱发型"浪费,但要真正遏制乃至根治"原发型"浪费还必须对制度、政策、结构及价值等进行整体问责。因此,考量我国遏制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久治无功的缘由,应该重新审思问责制能否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并以此推进政府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5.
从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关系看,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看,实行电子政务,政府的行政组织结构中间管理层将缩减甚至取消,从而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纵向层面的省管县改革、横向层面的区域行政整合和自身的大部门制改革。本文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在地方政府结构变革的框架内,探讨了各层面改革的目的、基本走向及其对地方政府结构变化的作用与影响,认为改革体现了政府结构走向合理化的总体趋势。由此提出:只有当地方政府内外整合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间协调有度,地方政府利益与观念高度同化,地方政府制度衔接性好,地方政府流程顺畅时,才能实现地方政府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正政府权力清单是改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源头性问题和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真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价值取向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魂,也是决定政府绩效管理高度的软件要素,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深层结构,体现了该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或者将要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政府。当今各地方政府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绩效观贯彻始终为价值导向,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科学发展、服务公众、注重责任和关注效能。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发展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这样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绩效观,推动行政观念从管制向服务转变,对科学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推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深入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类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约谈来履行管理、监督等政府职责,这不仅体现了柔性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法治理念,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执法制度,行政约谈也存在性质不明确、责任承担不确定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行政法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促进该制度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作为,是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行政领域制定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等多部法律,为推动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律法规滞后或者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地方政府行政作为的法定效力和效率。对此,立法机关应当从法律规制上予以解决和完善。从立法层面解决行政作为的难点问题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负有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11.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5,21(1):66-69
为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部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盼望已久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利于操作的好的规章,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2.
高劲松 《思想战线》2000,26(5):31-35
蒙元统治时期的西北,民族情况复杂,各民族的迁徙对流频繁,民族间的分化与重组相互交叉,政治上的统一与分裂变化无常,中央政府通过亲王出镇、建立甘肃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设置站赤、打开交通、开展屯田垦殖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地方与元王朝中央的政治联系,巩固了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Child welfare administrative data are increasingly used to identify racial/ethnic disproportionality and disparities at various levels of aggregation. However, child welfare agencies typically face challenges in harnessing administrative data to examine racial/ethnic disproportionality and disparities at meaningful levels of analysis due to limited resources and/or tools for report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a multi-state workgroup designed and developed management reports to monitor racial/ethnic disparities and disproportionality using a web-based child welfare administrative data reporting system.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cess, outcome, and challenges of the group’s work with the goal of offering a starting point for discussion to others who may be seeking to monitor racial/ethnic disparities and disproportionality, regardless of their repor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自治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晓辉 《思想战线》2001,27(1):23-26
西部大开发在实施中会碰到许多复杂的利益冲突,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和中央、民族自治地方和非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关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局,不能掉以轻心.在依法治国的法治背景下,解决上述利益冲突的最佳选择是明确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使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的合法利益在经济开发中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尽管确立民族自治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具有社会的、法律的、政策的依据,但是,在对一些具体权利和义务的考察中,仍然可以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杨志坚 《思想战线》2002,28(5):9-1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云南省昆明市少数民族乡镇的实际出发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探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寻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这对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权力清单提出的目的是规制行政权的行使,其本质上仍然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行政权的控制工具。然而政府权力清单的构建,无法协调处理好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关系及相应范畴。规制行政权行使的出路在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软法"上的规制,设立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违反"软法"进行审查;将政府权力清单定义为具有政府信息公开性、对各项公共权力进行统计的明细单,仅仅是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及其政治生态学的观点看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系统之外必然存在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对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内容及方式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必须充分估计与认识这种制约和影响 ,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环境要素 ,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在民族地区治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改善民族地区治理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的主要内容,分析当前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结合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教育乃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加强二级多层立法是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和我国民族教育重大政策,在保障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学生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培养民族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还面临着指导性不强、降分录取不明显、受益主体不聚焦、政策优势被弱化等困境。需要重新构建新时代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精准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和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发挥民族政策优势,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