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证》2013,(12):25-27
1993年“汪辜会谈”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有效解决两岸公证书的正确使用问题.为两岸的民间交流和商贸往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20年来.在中国公证协会和各地方公证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协议》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和顺利实施。虽然在这期间两岸关系历经波折,但《两岸协议》的执行一直没有中断.它成为“汪辜会谈”签署的四个协议中目前仍在执行.而且执行最好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2,(9):62-62
新华网台北7月27日电(记者陈键兴齐湘辉)记者2713从台湾海基会获悉.据该会统计.自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海基会接获大陆方面寄送的公证书副本已逾170万件.受理验证申请案逾140万件:寄往大陆的台湾公(认)证书副本也超过106万件.充分展现协议执行成果。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委托售房的公证事项.20063月,产权人王力委托他的朋友赵小华全权处理其在昆明的一处房产,包括提前偿还银行贷款、查房屋档案、有转委托权等.因王力人在厦门,厦门的公证处出了一份委托公证书,公证的内容为王力在<委托书>上签字.其后,赵小华根据委托公证书把王力委托的事项转委托给了杨勇.云南省昆明市明信公证处出具了转委托公证书,公证内容为赵小华在<转委托书>上签字、捺印.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2日南京日报"谢谢你们了,我这烦心事总算解决了!"2月27日上午,拿到《遗赠抚养协议》公证书的赵大妈拉着邓州市公证处工作人员的手说。提起赵大妈的烦心事,还得从一纸公证书说起。  相似文献   

5.
第二批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之价值体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月5日,司法部印发了<关于推行继承类、强制执行类要素式公证书和法律意见书格式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继承类、强制执行类要素式公证书和法律意见书格式.第二批要素式公证书格式的全面启用正式拉开序幕.与第一批的三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相比,第二批的两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更加完善,更加完整地体现了公证作为现代司法制度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公证了.但我没钱还你!”欠朋友50万元的张先生认为.一纸还款协议公证不能把他怎样,一直拖着不还钱。随后。公证处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法院依法强制执行。郭先生终于认识到:公证书不是一纸空文。郭先生与张某是多年的铁杆朋友。  相似文献   

7.
蒋轲 《中国公证》2009,(5):42-45
一、复查处理方式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困惑 <公证程序规则>第63条第1款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了维持、撤销、更正、补正、重新出具公证书等五种复查处理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当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办理程序无误时,公证机构应当决定维持;当公证书的基本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或者在办证过程中有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情形时,公证机构应当决定撤销;当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仅证词表述或者格式不当,或者公证书的部分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时,公证机构应当区别情况决定更正、补正或者重新出具公证书.  相似文献   

8.
文中 《中国公证》2004,(1):40-41
尊敬的各位读者,去年<中国公证>杂志连续5期载登了我写的<涉台公证讲说>一文.该文从涉台公证概况、主要的涉台公证事项、两岸公证文书使用查证协议、今后涉台公证工作思考四个方面,对涉台公证业务进行了讲析.从本期开始,我想以<涉台公证案例评析>为题,与大家继续探讨交流涉台公证业务.这些案例是我在过去几年从事港澳台公证业务管理工作中遇到和处理过的众多案件中挑选出来的.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和剖析,有益于大家对某一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公证法律知识的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9.
林万钟 《中国公证》2011,(10):18-20
近年以来。涉台公证的业务量逐年增加。这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保障两岸当事人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涉台公证属于国内公证范畴.但与其它国内公证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公证专用水印纸的使用、公证书副本的寄送、亲属关系公证书格式的变化、上级部门对涉台公证的政策性规定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原定式公证书格式是1992年颁布的.其后,司法部于2000年颁发了三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即合同协议类、现场监督类、证据保全类。2009年,司法部又颁发了三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分别为继承类、强制执行类和法律意见书。这样。目前已有六大类公证书采用了要素式公证书格式。此次。司法部对定式公证书格式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2011年10月1日之后,两种公证书格式并列使用.即一种是新的定式.另一种是要素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1,(5):39-40
我处自2000年7月1日试行要素式公证书起至12月31日,出具要素式公证书总数达1.4万余份,占民事、经济类公证书总和的57%。为及时掌握要素式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公证员今后要素式公证书的运用,我处对公证员选报的106件要素式公证书卷宗进行了质检。质检情况表明:我处卷宗的整体质量明显有所提高,不仅没有错证,而且反映出实行要素式公证书推动了公证员办证程序的细化,促进了公证员对实体法的钻研和重视。 从公证员们适用要素式公证书格式的实践反映来看,公证员们普遍感到要素式比过去的格式好,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12.
公证书被当事人顺利使用了吗?公证书没有被有效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公证书使用部门对公证书有何建议或要求?长期以来,公证行业一直致力于公证质量的提升,而对公证书在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有所忽视.造成了公证办证与使用相脱节、公证质量标准与公证书的使用要求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从两份最常见的公证书案例人手.简析公证书使用中存在的通病及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疆 《中国公证》2008,(7):47-47
2008年4月23日中国公证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对于规范公证机构的办证行为,提升公证书的质量,强化公证书的法定效力,实现公证制度疏减诉讼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月7日公告发布<关于公证员出具公证书有重大失实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该<批复>规定,对公证员在履行公证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公证书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229条第3款的规定,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检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对公证员在执业中重大失实导致严重后果而触犯刑律的具体法律适用,从而对公证员在履行职责中的重大失实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7月,根据司法部公证改革的推进部署,北京市公证处开始全面推行证据保全、现场监督、合同协议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一、推行、使用的基本情况为使全体公证员在这项公证证明方式的改革中不掉队,对于要素式公证书格式的推行我处采取了“强制”的方法。规定:凡办理上述3类公证事项须出具要素式公证书,否则将被视为自认无能力出具而被取消办理该类公证事项的办证资格;要素式公证书的出具须经部门负责人、处主任或副主任审批。之后我们又进行了下述的日常落实工作:1年来坚持每季度召开主任办公会或处务会分析要素式公证书的出…  相似文献   

16.
涉外公证是我国公证业务中比重较大的项目,涉外公证书一般都涉及当事人的住址,如亲属关系公证书、未受刑事处分公证书、未婚公证书等.在翻译公证书时,对当事人的住址应如何英译,翻译人员各有不同译法,笔者根据多年的翻译经验,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赵红玲 《中国公证》2006,(10):37-38
甲、乙、丙三兄弟的父母去世并遗留下房产一套,但甲、乙、丙三兄弟一直未对该遗产进行分割。2003年,丁与甲、乙、丙三兄弟商量,决定购买这套房子,甲、乙、丙三兄弟均同意把房子转让给丁。于是,四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出具了两份公证书:一份为继承权公证书,证明被继承人所遗留的房产由甲、乙、丙三兄弟共同继承;另一份为转让协议公证书,证明甲、乙、丙三兄弟将房产转让给丁。  相似文献   

18.
公证权力的司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公证权力属性问题,司法部早在1994年下发的<关于我国公证制度和公证效力的复函>中就已经作了解释:"一、我国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份,公证处是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机关(当然也包括司法证明权)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公证证明职能.……二、公证书依法具有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是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陆公证机关办理的涉台公证事务中,用于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占有相当的比重。公证书作为沟通两岸交往的法律文件,在维护两岸人民继承遗产的民事权利方面,具有其它公文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汪辜会谈达成《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后,公证文书的证明作用进一步为两岸所承认和接受,成为两岸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文件,有效地维护了两岸人民的遗产继承权。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分离,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两岸在继承制度上出现诸多差异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适用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涉台继承的公证实务产生影响。本文拟就此作点…  相似文献   

20.
文中 《中国公证》2003,(4):52-54
五、台胞在大陆死亡相关公证书 台胞在大陆死亡公证在涉台公证业务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近几年发生的几起骗取公证书,诈骗高额保险费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此类公证事项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