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因判处死刑未被核准而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一审、二审法院均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原二审法院重新审判时未另行组成合议庭的,属审判程序违法。  相似文献   

2.
秦明文 《四川审判》2002,(4):29-29,32
本文从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出发.浅谈对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原则和标准的理解。一、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发回重审,是上级法院撤销原判决,把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进行审判。二审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依法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对监督、指导一审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责成一审法院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3.
沈霞 《法律适用》2013,(10):55-60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是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认为原判存在实体或程序错误,需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制度。其实质为二审法院对原判之否定,其效力是让案件重新回到一审诉讼之初状态,其目的在于加强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的监督,确保一审法院更加审慎准确认定案件,切实维护司法运行的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但因现行刑事二审发回重审标准不够明晰、配套制度建设尚待完善,致使该制度在实践层面出现救济功能异化问题,并引起学界对该制度设置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方工 《中国律师》2014,(10):63-64
福州发生一家两名幼儿中毒死亡案件,邻居念斌因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判。8年里,他三次被一审法院认定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二次被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而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死刑。最终,二审法院在今年8月22日宣判: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念斌无罪并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一审法院在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裁定驳回自诉。自诉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撤销驳回自诉的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可否仍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民事审判实践中某些二审法院对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根据民诉法第184条规定,有时以原一、二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首先从二审和二审法院再审目的和实现途径看,二审法院再审时裁定发回重审达不到自我监督的目的。虽然二审与再审的目的都在于保证法院裁判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使有错误的裁判得到纠正,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但二者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同。二审程序是上级法院通过上诉程序对  相似文献   

7.
律师在刑事案件一审中的作用,不再赘述。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有不少案件因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须经二审法院审判才告终结。律师在二审中与一审一样,是应该起重要作用的。然而有些人却认为“律师担任二审被告辩护人无意义,反正是维持原判”。这种看法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8.
2021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8287件,同比上升56.83%,其中一审案件430件,二审案件6497件,其他案件1360件;审结各类著作权纠纷案件7316件,同比上升14.71%,其中一审案件432件,二审案件5529件,其他案件1355件.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较好地完成了案件审判工作,审理了一批具有...  相似文献   

9.
一、殊途同归:程序与实体的冲撞刑事审判救济程序是旨在发现和纠正一审判决、裁定错误而设置的一审后审判程序,在我国,包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三种。其中,二审程序是由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而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或检察院启动,由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与两审终审制相适应,法律规定上诉构成引起二  相似文献   

10.
马良骥 《人民司法》2012,(2):107-109,1
行政诉讼中,一审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应予撤销。但因一审法院未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未进行答辩,导致二审法院无法判断上诉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二审法院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的,原审法院经继续审理后认为原告的起诉不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仍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11.
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自诉案件,二审法院可否调解结案?编辑同志:我们在审理刑事自诉的二审案件时,对于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二审法院可否调解结案的问题,存在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二审法院不能调解。理由是一审法院没有进行实体审理,而且刑事诉讼法第一百...  相似文献   

12.
在审判实践活动中,一些一审人民法院对有影响或案情较复杂的案件,常常要派员到上诉审法院去征求意见,在取得二审法院的基本态度后再开庭审理。笔者认为,这种作法背离了诉讼程序,也混淆了工作监督与行政领导的界限。审判,顾名思义是先审后判。一审案件,在开庭前或判决、裁定作出前去征求上诉审法院的意见,然后依据上诉审法院的基本意见作出判决或裁定,实质上就是先判后审。在这种情况下。一审程序也只能是  相似文献   

13.
现行司法实务中,各地法院为提高审判效率普遍加强了对案件审限的管理,但是对下列两种期限却或多或少地有所忽视。一是案件一审和二审之间的期限,即从案件当事人提起上诉到案件正式进入二审之间的期限;二是案件一审结束到案件裁判生效之间的期限,即从案件当事人提起上诉到二审法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5284件,其中,一审案件527件,二审案件4757件;审结各类著作权纠纷案件6378件,其中,一审案件397件,二审案件5981件。审结案件中调撤案件1049件,调撤率为16,45%。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较好地完成全年著作权案件审判工作,有力保障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现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来信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后,二审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审法院处刑偏轻,便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有的同志认为这样做是实事求是的,合法的;有的则认为是不合法的。究竟哪一种意见正确?这样做是不是合法?希望作出明确解答。陈 旭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在经济审判工作中,对所遇到的委托执行中的几个具体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做法: 一、由二审终审的经济纠纷案件,如果被执行的单位或个人的财产在外地,需要外地法院协助执行时,“委托执行书”应该由一审法院发出,还是由二审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一审案件经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之后,设有上诉、抗诉程序,以利于准确地惩罚犯罪分子,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确保办案质量。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在性质上与普通刑事审判并无太大的差异,故而也应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正当的诉讼程序。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二审少年法庭在组织建制上尚不配套,多数由少年法庭负责一审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二审改由普通刑事审判庭审理,虽然各级法院均要求负责未成年案件二审工作的审判人员,继续坚持一审少年法庭处理未成年案件的诉讼原则和独到做法。但由于这些审判人员并非专司少年案件,难免不受处理普通刑事案件之习惯的影响,因而  相似文献   

18.
有的法院在民事案件二审改判的判决书中,只引用了程序法,如只引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或第三项,而忽视了对实体法具体条款的引用。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妥。 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后需要改判的,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原判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法院都忽视了一二审案件衔接过程的流程管理,原因之一在于一审案件提出上诉到二审法院立案这段时间不属于案件的审理期限。它既不属于一审期限,因为一审裁判作出并将裁判文书送达后一审程序已经结束;也不属于二审的审理期限,因为二审尚未立案。这样,许多针对超审限问题的管理和处罚规定并不能适用,是案件流程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也论刑事案件第二审审理方式黄辉刑事诉讼中第二审审理方式,是指刑事案件经过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因上诉或抗诉而进入第二审程序,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所采取的形式。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在第14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抗诉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