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怒目圆睁、大口獠牙,乍看一下,眼前的这些泥塑表情凶恶,但仔细一瞧,它们一个个憨态可掬,蠢萌有趣。它们形态各异,造型百变,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瓦猫。千百年来,它们始终端坐于鹤庆白族人的屋顶,用自己狰狞的面孔为白族人家换来了福报和好运。瓦猫是云南本土民间特色工艺品,其中,大理鹤庆瓦猫因为造型夸张而显得更为独特。瓦猫,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为镇宅、辟邪之神物。在鹤庆,瓦猫又被称为"降吉虎""镇吉虎"。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房檐上  相似文献   

2.
鹤庆县金墩乡赵屯、和邑村的村民祖祖辈辈烧制砖瓦,能工巧匠不乏其人。明代嘉靖年间建造鹤庆府城的大部分城砖和瓦均在这里烧制,由此形成了瓦窖头等村,也造就了大批泥瓦匠人,瓦猫等民族工艺品随着砖瓦业的发展而产生,代代相传,不断完善。瓦猫,又名“镇脊虎”、“降脊虎”,是一种以虎为原型,融宗教文化、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为一体的鹤庆白族传统泥制工艺品。其外形与真猫大小相近,一般为灰陶素胎,寄寓招财、纳福、平安的特有内涵,是鹤庆白族群众的吉祥物。瓦猫的制作主要是用赵屯、和邑村当地所产精泥手工捏塑为猫胚,再将猫坯入窑烧制成古朴…  相似文献   

3.
邑人  洪钟 《今日民族》2008,(8):37-38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意为“本境福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村社的生死祸福之神,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从白族的本主来看,有古代(如南诏、大理时期)的帝王和文臣武将、英雄人物、宗教神佛等,也有自然崇拜之神。东山庙就是丽江金山白族的本主庙,供奉的是东山老爷。  相似文献   

4.
瓦猫     
云南民间瓦猫多用来装饰“阳宅”,常安置于房屋门楣或屋顶正脊飞檐上,不仅具有装饰房屋建筑的作用,也具有镇邪驱鬼的功能。瓦猫,因其形象颇似蹲于屋脊上的家猫,故名。其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云南呈贡县彝族无釉瓦猫,整个坯质是用黄泥手工捏制而成的。瓦猫顺着瓦片站立着,胸前有一块凸凹得当的八卦图,且成菱形状直立于瓦猫的前胸,左右角突出身外,八卦图凸处用油漆涂画,十分醒目。瓦猫身上刻有鱼鳞纹,背部有龙刺状直竖,长长的尾巴有力地盘向右腿前。耳朵直立高竖,眼睛大而外凸,鼻孔向前,嘴巴大咧,露出尖利牙齿,呈呲牙咧嘴状…  相似文献   

5.
戴江  马莹 《今日民族》2013,(2):17-19
走在云南的老城深巷或山野乡村,不经意问你会看到远处民居的粉墙黛瓦上,有一只或蹲或站、仰头向天的小怪兽,融入蓝天白云的背景里,显现出剪影般的轻巧灵动和神秘莫测。等走近了看,小怪兽似猫类虎。它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云南特有的陶顾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瓦猫”。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2012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先后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云南省有615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首位,大理白族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2,(10)
在云南古代文明中,白族及其先民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千年前,洱海区域在云南率先进入青铜时期,而其后的南诏及大理国的建立更将白族人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推向鼎盛时期。大理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美丽、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人们看到了充满魅力的大理。七百多年前大理历史上的“兰室居士”段宝姬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能文能武,有很高的艺术修养,独创了“宝姬兰苑”,养殖了三十八种名兰,第一次将白族人的兰文化推向高潮,明代大理白族名士杨安道所著大理兰谱——《…  相似文献   

8.
古老新奇的白族火把节罗玉恒(白族)仲夏时节的云南大理,山葱笼叠翠,水碧绿如玉,稻花香,水果甜,白族农家也迎来了传统的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公历7月份)火把节。古老的传说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大理一带,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其...  相似文献   

9.
从宗教信仰的视角探析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和分析了大理白族对佛教、道教和本主的多元宗教信仰,以及这些宗教信仰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并以此为视角,探析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白族的文化,以大理地区最为典型,无论是大众还是学界,提起白族,都想到大理。事实上,白族在云南的分布,不局限于大理州,在楚雄州的南华县雨露白族乡,就有5000余人的白族生活在这里,他们与彝族、汉族、苗族杂居,有着与洱海地区的白族颇为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其中正月举行的灯会  相似文献   

11.
听说过北汤天村吗?这可是一个大有来头的古村落,只可惜知道它的人确实不多,甚至许多大理本地人也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个村子. 北汤天村是大理市凤仪镇丰乐村委会下的一个自然村,从凤仪镇沿320老国道往东南方向走七、八公里,就可以转进村子了.该村有170多户人家,700多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姓董,还有少量赵、段两姓人家,基本上都是白族,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2.
调研组 《创造》2004,(11):28-30
滇西因"山"的地理格局而划分出的不同民族的民间工艺以其独有的传承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滇西扎染民间手工业较突出的大理白族周城村、民间银铜加工较集中的鹤庆白族新华村、传统木雕加工比较著称的剑川白族狮河村和近些年以旅游经济的活跃而著称的丽江纳西族白沙乡、保山乡及以饮食经营为特色的德钦藏族奔子兰乡和将崎岖难行的山区劣势有机地转化为骑马观光旅游特色从而拉动落后山乡初步脱贫致富的德钦县藏族明永村等村落,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以来滇西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产业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天竺僧人与南诏土著白族的婚配融合段炳昌南诏时期,不少天竺(印度)僧人进入大理白族地区,传播佛教,参与南诏的文化和经济活动,为白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天竺僧人中,有的还和土著白族婚配生子,繁衍后代,融合到了白族之中。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的万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筑构件而存在的屋脊兽艺术,是指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传统建筑顶部的建筑构件,其造型常为实有或虚拟的动物形象,如鸱吻、跑龙、走兽、瓦猫、大象、孔雀等,成为传统建筑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  相似文献   

15.
杨冰 《今日民族》2009,(8):19-20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积淀的民族,文化遗存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具有重要和多重的抢救和保护价值。目前白族文化遗产中得到政府部门及各种社会组织着重保护的文化遗产内容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有着独特风格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其建筑工艺堪称一绝;门窗木雕,处处展现白族木工高超的技艺;大理三塔,是大理典型的代表和象征,看到三塔就让人想起大理;本主祠,  相似文献   

16.
在大理白族地区,至今仍随处可见绣工精美的荷包。白族的荷包,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线、布色,都经过了精心构思、精心施艺。白族荷包的用途较广,可盛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有钱荷包、针线荷包、香囊、小布扎等。小布扎也叫“猴孙子”,为动、植物立体造型,内装大理特有的一种带香味的草药。每逢端午节,长辈们总要给孩子脸上抹上一点雄黄,在他们胸前挂上一串、乃至数串活泼可爱、形态各异的小布扎,用以祈福避邪。年纪越大的老人制作的小布扎,人们越喜欢去购买、讨要,据说这样可以沾到更多的福气。白族荷包的样式千姿百态。钱荷包多为长条…  相似文献   

17.
白族三道茶     
第一次喝白族三道茶是在大理。一个初冬的早晨,风和日丽,我和朋友们登临“金花号”游艇。几个白族姑娘、小伙唱着“白族调”、跳着“霸王鞭”,以其民族特有的方式欢迎远方的客人。呜呜的汽笛声响起,我们开始了大理洱海一日游的旅程。那一天,我们登团山、游洱海公园;观天境阁、罗荃寺;眺金梭岛、玉局峰;听阿龙与阿凤的故事,闻望夫云的传说,为南诏公主和穷苦猎人坚贞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当我们仍然沉浸在美丽的传说中时,游览中的重头戏开始了:观白族歌舞表演,喝白族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总结、发明的饮茶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三千多年前,白族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并以“知染采文绣”,衣饰花纹之风而盛行。云南大理白族刺绣挎包为白族妇女外出赶集、节庆、赶庙会、串亲访友和白族姑娘新婚时必备的装饰品和陪嫁物。白族刺绣挎包的制作一般以手工刺绣、剪样、挑缝、滚边、贴绣等工艺为主。其做工精巧,色彩丰富,纹形多样,造型各异,灿艳夺目。挎包的包长以32厘米、宽26厘米,背带长80厘米、宽5.5厘米左右为宜。挎包形状坚挺四方,包面以白布做底,为白族妇女用不同形状的彩绣花块、花形、人物造型等图案拼绣缝合成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全家福。画面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及大理旅游热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与白族文化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流。各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吸纳 ,在丰富白族文化的同时 ,也淡化了白族文化当中一些传统的与时代不合拍的东西。且不说白族在建筑、习俗等方面与外来文化的交融 ,单就白族服饰而言 ,这种“吸纳”无论在服装的款式、选料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得到或多或少的体现。如今 ,除了大理农村的白族服饰还保留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更注重体现生活气息外 ,城里人的白族服饰已渗透进了一些现代人的简洁、明快的风格而更具有舞台效果 ,或许是这个…  相似文献   

20.
陈萍 《今日民族》2011,(6):27-27
九河乡位于玉龙县西南部,东连鹤庆,南接洱源,西邻云龙、兰坪,常年气温较低。土著居民有白族、纳西族和汉族,其中白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经济以农业和牧业为主;饮食与大理地区白族基本相似,以水稻、玉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