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与德治关系",不仅是伦理学和法学研究中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政治问题。本文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语境演进历程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定视野三个层面,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原则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三个顺延的逻辑层次上,这一原则可以被成功塑造成一种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2.
实现乡村善治需要构建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自治包含自律与他律两条原则,是法律与道德规则双重约束下的弹性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互构为一个"三治"结合的"箱式治理"结构。在这其中,法律边界与道德边界规定了有效治理的空间,突破两者的边界为"违法"或"违德"的无效治理。自治在法治与德治所约束的范围内上下位移,形成不同的治理类型。在偏向德治的一方为"德主法辅型自治",偏向法治的一方为"法主德辅型自治",居中为典型的"德法均衡型自治",是最优型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追求有效治理,应区分失效治理、低效治理与高效治理,赋予乡村善治一定的弹性空间,既要以法治与德治方式促进自治,又要在自治活动中培育深化人们的法治精神与德治观念。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在推动乡村治理格局走向优化的过程中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以村民自治为主体,依法治村与以德治村是村民自治的辅助治理手段和工具。在"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下,应当通过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乡村法治建设、以德治建设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等方式实现乡村振兴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方艳 《世纪桥》2007,(11):63-64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在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要注重"德治"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德治与法治并重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调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将"德治"与"法治"紧密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德治"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者虽然性质有异,但其功能、地位和作用都十分重要,"法治"与"德治"应该紧密结合起来,良生互动,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成为当前法学研究的焦点。"法治"与"德治"是国家治理方法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是处在统一中的一对矛盾关系,体现在学理性和二者的逻辑起点上,表征为人性善与恶的冲突。如若在伦理学的视下域很好地规避和解决二者的冲突,能将其转化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与内容,探讨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运用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分析了加强法治教育、德治教育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揭示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5,(4):20-2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新 《探索》2001,(4):66-69
德治体系在廉政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构筑思想道德防线的基础,是从政人员"官德"修养的保障,是搞好源头治腐的关键.廉政建设德治体系主要由道德文化建设系统、道德引导弘扬系统、道德规范约束系统、道德善恶评价系统和道德社会处罚系统等组成.构建廉政建设德治体系要注意克服重法治轻德治的倾向,要正确认识德治本身固有的缺陷,坚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与内容,探讨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运用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分析了加强法治教育、德治教育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揭示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就法治与德治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深化,为新时代我们党更好治理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同志在重  相似文献   

12.
马珂 《世纪桥》2007,(11):65-66
法治与德治具有互动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一是法律在功能上对道德的维系性;二是道德在制裁力上对法律的互补性;三是法治与德治在核心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同时,法治与德治还具有内在统一的社会诉求:首先,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法治与德治是推动政治发展的现实之路;另外,法治与德治是塑造现代公民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陶功美  许华先 《世纪桥》2010,(15):81-82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与德治,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来起作用,另一个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的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作者认为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公正执法,惩治不道德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和监督检查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林瑞英 《探索》2001,(4):91-94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联系的当代相对最好的治国方式,其根本标志就在于"法律至上"权威地位的确立.法治有赖于道德的支撑与补充,这对任何法治社会来说都概莫能外,但这并不是我们党强调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出发点.我们党之所以在强调法治的同时,把"德"也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主要是基于我们预定实现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宏伟目标决定的;当然,也还同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有关.我们所说的"法治"与"德治"有其特定的含义.对之有了正确理解后就会明白强调德治,不可能"干扰"和"影响"法治,更不意味着要回复到人治的老路.  相似文献   

15.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指导原则。奉行“礼法合治”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智慧的一个宝贵结晶。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实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解决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法治为基、德治为本的双重维度。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依法治国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德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旨向,以德治国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和重视道德教育改革。德治与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机制,须坚持德法并举,促进德治与法治在立法、执法、司法中的结合,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心论点: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章在对法治、人治、德治等概念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价值层面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作了具体论证。作者认为,在目标价值层面上,法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德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二者的关系应被视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在手段价值层面上,二者的关系应被视为法与道德的关系。因此,法治与德治应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看,所谓"法治",不仅是依法治国,而且含有用以治国的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或理想的原则.法治的规诫体现着法治的本质规定性,调控社会公民政治行为的工具价值与维护人类尊严和自由的目的价值成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法治又与德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构联.二者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促使人们的行为处于良序之中.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德治是国家管理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既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又有重要的实践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调整策略与推进改革的能力,是衡量国家治理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感知——分析——变革,国家治理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实践必须不断适应无常的环境变迁。实践证明,能够融通传统与现代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适应性更强。"以人为本"理念整合了传统民本思想及现代人权观念,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若干基本原则,能有效缓解人权与秩序的紧张。此外,德治是我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法治能有效抑制公益和私欲的冲突,共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德治、法治与共治协同共进,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适应性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