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习惯是很重要的。有人说,习惯不就是束缚人吗?不许做这不许做那。这个理解是片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人的大脑的解放,从一些低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习惯的培养是在培养孩子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智慧性习惯;在培养孩子的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社会性习惯和公共性习惯;在培养孩子的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时代性习惯。  相似文献   

2.
汪瑛 《求实》2005,(Z2)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扩能力呢?一、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认识不到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在甘肃有色地勘局106队,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职工,因为长期忘我地工作,领导和同事们不得不对他约法三章:一,不准带病工作;二,中午不许加班;三,不许过度劳累,私自加大自己的工作量。这个人就是连续10年被106队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连续3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5):88-88
在周恩来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周家逐渐形成了“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对于自己的身边人,周总理更是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恩来有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七、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能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在家里贴了一张“告示”:儿女们,这部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爸爸办公用的,你们有私事绝对不许用…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社会文明的人。这个目的达到了,这个人就是进步的、文明的。谈到教育,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这不仅是学校要做的工作,家庭、社会同样有责任做这份工作。所以,家长在自己做好孩子教育的同时,还应与学校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家庭教育做好了,学校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孩子的进步才能得到有力保证,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学作诗 孩子是小鸟,想象力是小鸟的翅膀,一个人的想象力是否丰富,将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视野和生活乐趣,所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十分重要。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有想象力,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孩子天真的想象务。  相似文献   

8.
“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恩来总理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小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0):84-86
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但思考与行事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后,很自然地就能在他们的人生中发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思考与行事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一向注意修身齐家,为了堵住后门,他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详尽又细致,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刘霄 《廉政瞭望》2014,(3):10-10
一到岁末年初,地方“两会”让体制内的喜感直线上升。去年有人提议初中未毕业的,不许要孩子;今年就有人担心生下来的孩子,因为女老师太多容易成“伪娘”。照此逻辑,明年关注点应该是为避免教出女汉子,男老师需统统退避三尺。真是让人感慨逻辑与价值混乱得厉害。如果形容词换成太厉害,提议就会变成北京“迁城”。最近,有消息就称,北京要“迁”500万人到周边地区去,以缓解其城市压力。按照城市划分,  相似文献   

13.
袁应 《当代党员》2012,(6):43-44
他上大一时就曾孤身一人到河南省的“艾滋村”做志愿者;他最大的梦想是为山区的孩子建一座图书馆。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一直在努力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 他,就是“驴背图书馆”的发起人孙智。  相似文献   

14.
林木 《党史博览》2008,(3):F0002-F0002,F0003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似幽默随和、兴趣广泛、人情味极浓;他没有什么领导人的架势和气派,一走出会场、一离开正式场合,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老大哥:他跟谁都谈得来,无论工农士商,无论大人小孩:他没有孩子,但却喜欢孩子,把慈父般的爱,给了烈士后代。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2,(10):47-48
创业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1、清楚地了解他做每一件事的目的;2、下决定迅速果断,若要改变主意,则深思熟虑;3、有极佳的倾听能力;4、设定“当日计划”;5、写日记;6、做喜欢的事;7、勤于练习基本动作;8、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9、运用冥想技巧;10、保持体力或创造更多精力;11、人生目的超越自我,立志为多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12、成功者有系统。13、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相似文献   

16.
一名村干部的儿媳想生育二胎,但还不够生育间隔年限,提着东西上门请求木里县茶布朗镇计生专干陈厚强手下留情,被他顶了回去,并按规定进行了处罚;他的一个亲戚因结扎手术失败意外怀孕,想生下孩子,经他再三做思想工作,最后只好引产后又重新做了手术。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0,(7):60-60
据5月12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美国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的新书《人生由你打造》最近在美国出版,彼得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而非被宠坏了的富翁之子。他同时向一些有钱的父母提出忠告:要教给孩子价值观,在物质方面不要有求必应。今年52岁的彼得是一位音乐人,曾获艾美奖。彼得在书中强调了要自重,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而非追逐物质财富的社会观念。他说:“我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下班后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发现作业丢三落四,为督促儿子改掉粗心习惯,坚决要刚躺在床上的儿子起来把作业重做。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抱怨说,孩子已经睡了就算了,作业明天再做也不迟。结果婆媳两人为孩子闹红了脸。出门打工的小李最近回到家里,发现儿子任性,爱耍小脾气,沾染了一身的坏毛病,抱怨婆婆把孩子惯坏了,婆婆一脸委曲,结果团圆、喜庆的气氛一下子被冲淡了。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1):109-111
【求助记录】我是一个孩妈妈,最近发现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有时表现很霸道,缺少礼貌,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请问“三T公司”的有关专家,作为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使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20.
王殊 《学习导报》2011,(20):44-44
因北京和其他城市不断发生的醉驾造成伤亡的事件,我又想起了已离开我们多年的周总理。他生前反复提出喝酒要自律的警告,并且做了不许醉酒和不准劝酒的规定。现在重温这些讲话和规定,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