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两年,种种虚假广告致使人们对明星代言大有非议,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允许明星代言食品或者药品广告,并强调明星代言食品广告要负“连带”责任,记得去年奶粉事件,有人就提出向代言奶粉广告的明星们索赔。  相似文献   

2.
广告以文化作为附加值已经广泛地用于广告创意中,并取得良好效果。这类广告常常通过唤起受众的文化认同以实现文化共享,使受众在充溢着文化品味的氛围中消除对商品广告的偏见,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其传播原理为:广告通过某种特定文化意涵引起受众认同;广告用以负载特定文化意涵的符号为广大受众认知、识别和理解,传受之间实现相同含义的交流;同时,广告的文化认同使之具有传播和推销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般广告虽可以表明广告主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某种特质,却不能让广告受众充分感受出这种特质在相关行业所具有的突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广告往往能够产生一般广告不可能具有的强刺激效应,来自纵横向的比较,直接传递的信息是鹤立鸡群、此优于比。  相似文献   

4.
邓辉 《政法论坛》2022,(3):103-116
对数字广告平台自我优待行为的研究,应深入数字广告的技术和业务场景(信息流、市场供应链)进行观察,并在自我优待行为类型化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数字广告平台的自我优待行为,导致对广告信息主体参与的限制以及对广告信息类型和传输的限制,具有显著的反竞争效果。我国反垄断法对于数字广告平台自我优待行为具有可适用性,但反垄断执法行为须符合两个约束性条件,即“数据须构成必要设施”以及“自我优待行为须不具正当理由”。广告交易所市场的广告需求数据、发布商广告服务器市场的出价请求数据、需求方平台市场的出价反馈数据皆满足“必要数据”的要件,而对自我优待行为具否正当理由的判断则需要考量该行为是否为正当商业行为、是否为交易相对人所自愿、是否为保护特定利益所必须、是否为实现最优经济规模所必须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章扬 《法庭内外》2013,(3):47-48
广告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具有媒介多样、形式直观、受众广泛、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等优势,也成为商家宣传自己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比较广告与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经济与法》2001,(2):32-33
不知从何时起,铺天盖地、无奇不有的广告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令我们跃跃欲试。诚然,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广告主依法享有以广告形式推销其所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市场经营者以广告形式推销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的“晴雨表”。市场经营者要在有限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争得自己的销售份额,获得属于自己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石雄伟 《法制与社会》2010,(10):226-226,250
现代大学生是新形势下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注重“原则”和“口号”教育的阶段,也不能只谈治国战略思想,而忽视人性的原本需求;不能继续坚持“说一套”、“做一套”的灌输式教育。因此,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通过公正科学的程序落实到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玩家与日俱增,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成为了广告商关注的新焦点,将游戏玩家变成广告受众,则是网游内嵌广告所独有的广告魅力。它以大型线上游戏的固定用户群为基础,通过固定的条件允许,在游戏中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上出现的全新广告形式,也就是说,网游内嵌广告是以游戏为平台,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广告置入网络游戏中,从而将广告推向游戏玩家的广告模式。  相似文献   

9.
演员拍广告扮专家赚钱,药商靠广告炒作药品挣钱,还有人靠策划广告赚钱。这是一条产生虚假电视广告的链条。一种药,在仅有一张产品说明的情况下,广告策划者能把它包装成“灵丹”。昨天,记者以药商身份走访了一家影视策划公司,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团队,专门接拍各种广告。在他们看来,没有“策划不好”的药品。  相似文献   

10.
广告,作为经营者宣传商品、服务,赢取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在市场运营中担当着中介作用,是现代商业活动的催化剂。广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导向性;广告宣传是商品、服务在社会和消费者之中创立声誉的方式之一。其中,有些广告会选取某一个、某一类商品或服务进行比较,用以说明商品、服务的优点或特征,谓之比较广告。  相似文献   

11.
吴晅 《海峡法学》2012,14(2):52-56,70
网络团购已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之一。作为网络团购的推手,网络团购广告具有受众面广、广告用语往往夸大其辞、广告行为主体重叠等特点。目前存在立法空白,司法实践中证据不易提取,行政主管部门分工不明、效果不彰等诸多困难。对此,应从加快《广告法》修订进程,出台司法解释,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联合执法制度,提高资质准入门槛,提升广告信息披露质量,强化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建立网络举报机制等几方面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8,(12):16-17
广告,究竟是正当宣传,还是大“忽悠”?是我们的期望值太大.还是广告本身夸大其辞?如果,广告是为了更好地促销产品,那么,这么多的不信任票,似乎让广告的初衷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3.
植入式广告法律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式广告作为伴随影视作品出现的,以影视作品受众为传播对象的新兴广告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十分迅速。植入式广告具备传统广告所没有的独特传播优势,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植入式广告监管机制,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植入式广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植入式广告法律监管机制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虚假荐证责任是指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进行虚假荐证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广告进入契约的立法实践并不能为广告荐证者承担契约责任提供可能,其本质上系侵权责任,属于广告侵权责任而非产品侵权责任.对于虚假荐证责任我国立法采“虚假广告说”,这实际上模糊了虚假荐证与虚假广告的界限,我们应还原虚假荐证责任“虚假荐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告的罪与罚——以首例虚假医疗广告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7年11月9日宣判的中国首例虚假医疗广告案为例,分析这起案件的得与失,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虚假违法广告的具体情况,剖析“虚假广告罪”的主体认定和量刑适用。因此,在《广告法》修订一时尚难完成的情况下,有法必依、法尽其用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当前各种虚假违法广告。  相似文献   

16.
沸沸扬扬的遗失物风波案带来的几点启示是:出租车行业管理规范虽然不是法院裁判的根据,但却对主管部门及所有被许可人具有类似于“校规”一样的法律效力,必须得以执行;悬赏广告不适用于本案中负有特定义务的被许可人;悬赏广告行为可以因先行行为的违法性而导致无效;出租车主管部门责令出租车司机退还谢金的行为不是行政处罚行为,而是命令其消除自己不履行行政义务的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出租车司机不能因为自己违反行政义务的行为而获取利益;法院不能判决出租车主管部门返还出租车司机谢金。  相似文献   

17.
比较广告与商标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良 《研究生法学》2005,20(1):54-63
以西班牙为典型,《西班牙广告法》规定:“比较广告属不实广告,这种广告以没有产品、服务的根本特征、相似特点及客观上可展示的特征为依据。”因此不承认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法国原则上禁止比较广告,其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无权在广告中明确指出竞争者产品的缺陷或不足,即使所指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悬赏广告既有别于合同 ,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广告 ,它是悬赏人的单方行为 ,是一种许诺 ,并基于这种许诺在悬赏人和指定行为完成人之间产生了债的关系 ,因而不能适用现行《合同法》和《广告法》 ,而应该适用民法中债的规定。但是 ,现行《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对悬赏广告作出规定 ,因而只能寄希望于处于编纂中的我国民法典能够充分借鉴德国民法典的做法 ,将悬赏广告的法律调整纳入其中 ,确保悬赏广告“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两则新闻引起笔者注意。一则是河南鹿邑县“县长信箱”的群众留言被提示为非法广告;一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群众回信,当地领导亲自上门送信。人民群众的来信成了非法广告,领导的来信却让他们风雨兼程,个别干部的公仆意识错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陈可 《法人》2011,(3):13-13
每个行业都有既定的“潜规则”,有些尽管说起来骇人听闻,但在业内却早已司空见惯。房地产业也毫不例外,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楼盘广告,到令人后怕的房屋质量隐忧;从地王高价拿地拖延入市,到开发商捂盘惜售;从银行贷款失约到购房者信息被贩卖……楼市“潜规则”伴随了购房者买房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