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张玲 《传承》2009,(12)
新理学是冯友兰所构建的形上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即西方现代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方法的结合,是新理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次在方法论层面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中国哲学研究发展的新思路、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他一方面将哲学方法限于理性直觉思维领悟形上学的对象.这两种方法实际上都存在于新理学方法中,使新理学的方法理论成为一个正负结构的体系.正的方法,就是逻辑分析的方法,是由肯定达于肯定的方法,负的方法,就是直觉主义的方法,是由否定达于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实事求是之学与冯友兰新理学有共同话语,但相互对立。二者在学派特征、哲学态度、基本范畴等方面有着诸多区别。在共同的话语中,新理学完成的是对宋明理学的创新和发展,实事求是之学则完成了对中国哲学本身的创新和发展;在处理真际与实际的关系时,冯友兰的基本态度是坚持形式化,而毛泽东的基本态度则是实际化;新理学所讲之理只是一种宇宙观,而实事求是之学则是宇宙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在新理学体系里,造作具体事物的是"真元之气",与人无关,而在实事求是之学中,造作具体事物的是"能动的革命实践",是人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史的角度看,通过<新原道>,冯友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和核心问题,确立了"新理学"体系的"新统"地位.但他对学术研究理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的违背,又使它难以成为一部好的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5.
国内葛兰西哲学研究,至今已历经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都因当时中国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环境而各不相同。国内葛兰西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化和研究主题的切换,是中国哲学界面对世界范围的葛兰西研究热潮,结合中国当代哲学和政治环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区域治道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如 《岭南学刊》2010,(4):111-114
区域治道研究围绕区域治道实践开展理论研究,有系统的内容。区域治道研究的方法是借鉴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和西方行政学研究方法,把哲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区域治道研究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产学研的一个结合点;区域治道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哲学和管理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宏斌 《湖湘论坛》2000,13(2):53-54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故各有其哲学思维的特点。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比较中西哲学思维方式时曾指出,讲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所谓“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①即以理性思维对形上学命题、范畴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  相似文献   

9.
货币哲学的探讨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为哲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对近期的货币哲学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很有必要。从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货币哲学、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关系、货币与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了解到货币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祝薇 《求索》2007,(10):145-147
冯友兰从内容、方法、目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哲学和宗教予以了规定,旨在阐明:宗教虽然和哲学有相通之处,但是在内容上不如哲学纯粹;在方法上不如哲学明晰;在目的上,宗教所能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也低于哲学所能达到的天地境界。正是有鉴于此,冯友兰主张以“哲学代宗教”,而这一主张具体落实到“新理学”中就是以“天地境界”代宗教。冯友兰的这一主张也彰显了他宗教观的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自然法的思想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却经久不衰,古代自然法、中世纪自然法、近代自然法、新自然法均对民法有较大影响。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存在的自然法学,对中国民法研究至少有如下影响:它是中国制定民法典的法哲学基础;自然法思想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源泉;根据自然法,道德应该作为民法的补充渊源;自然法应成为民法研究的方法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中国生态人类学的来由,与西方相应学科的背景作对比,以此发现中国生态人类学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个更有包容性的中国生态人类学理论架构即人是生物,生物需要生态。生态分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研究生态应采用生物学的方法,推导出生态哲学以及中国的生态哲学,并以此为框架审视贵州的历史生态,总结其特点,揭示在工商社会背景下贵州的生态价值及未来的发展方位。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创造性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最大思维成果。不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不了解邓小平是如何运用哲学观点去想问题,又是如何运用哲学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不仅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否能成功建构,而且也在根本上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途。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焦点话题,是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最适合中国。围绕这个焦点,国内外学术界展开的讨论与争论,主要涉及四个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源于近现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正义等价值在中国的实现;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民族性,坚持从传统儒家发掘现代的民族性;西方学者则关注解读和解释现代中国独立和发展的奇迹,试图从政治哲学层面发现40余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秘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还是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主流模式,研究方法也主要是局部概念分析,还不能站在中国立场上,立足和关注现实,充分运用多种政治理论资源,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体系构造。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方法还不能满足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5.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伦理学的属性、使命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伦理学是从法学与伦理学的结合点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近代以前 ,法伦理学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 ,它被包容在哲学伦理学这一大的门类之内。但对法律的道德思考一直就没停止过。 1 9世纪中叶以后 ,现实社会对法律的确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证主义哲学和职业法学家的出现 ,强调了对法的客观科学的分析 ,排斥法律中的价值因素。二战后 ,对人类灾难的反思和社会的要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法伦理学因此具备了蓬勃发展的独立姿态。法伦理学的学科属性取决于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它既研究法律的正当性问题 ;又研究法律中的正义问题 ;还研究新兴领域的法律和道德难题。与此对应 ,它研究的方法既要有思辨的哲学方法 ;又要有价值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还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法伦理学的最大使命是对法律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16.
张君劢(1887—1969)原名嘉森,号立斋,别号世界室主人。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哲坛和政界中,张君劢是一位相当活跃的人物。在东西文化的比较、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研讨、人生哲学的探索及中国新哲学的创造等诸方面均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而《人生观之论战》(论文集),《民族复兴的学术基础》、《理学的发展》则构成了他漫长哲学生涯的代表作品。1887年(清光绪十二年),张君劢出生于江苏宝山,6岁入私塾,10岁入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17.
陈锴 《桂海论丛》2012,28(2):72-75
西方主流经济学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的思维是导致其不能深刻认识现代经济特征、做出合理预测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源。因此,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与规范分析存在很大的缺陷。《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经济分析的标志性文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发展变化的根本方法,在今天看来,这一根本方法对审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缺陷及指导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依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虽是程朱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阳明学也很重视.在"三史"中,较系统和全面地阐释了他对阳明学的看法.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描述了王阳明一生的主要学术思想转变,阐释了<大学问>、知行合一、朱王之异、差等之爱等问题.在1948年用英文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虽然重复了<中国哲学史>中对阳明学的一些看法,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除了言说方式的言简意赅和生动活泼以外,对阳明学的主要思想作了重新梳理,很哲学、很逻辑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体现在他对王阳明宇宙概念以及对<大学问>的进一步阐释中.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时期的其他几部代表作相比.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对阳明学的研究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主要是诠释框架不同,哲学意味更浓,阐释更为详细和全面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冯友兰陆续出版了7册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第5册中,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为诠释框架,对阳明学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中的研究范式主要是文本研究范式、对话研究范式和现实研究范式,而这三种研究范式的精髓集中于一点,就是返本开新。理性反思返本开新可以发现,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关键在于:面向中国问题,建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创造论"由马克思创立,列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将其中国化,邓小平则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蓝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造论"是马克思"历史创造论"的具体形态,是对它的总体性理论创新.我国学术界有可能也有责任将这一珍贵的理论创新梳理成为一个学理体系.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其展开为人民主体论、自觉实践论、实践批判论、中介实在论、社会进步导向论、实践规律论、辩证发展论、相对规律论等逐次推进的九个哲学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