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具有深层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国家政治安全所遭遇的困境与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安全又是推进和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家治理的功能类型及能力方面与现代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国家治理在民主与科学方面还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国家治理过程及结果在公平系数和正义刻度上还与民众需求有一定距离。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服务的均衡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走上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展现了不同思想流派在政治伦理问题上的方法、态度与主张。但因为都聚焦于“拯救乱世”,所以也就在不同的基础上产生了论辩性交往与思想融合的效果。在诸子政治伦理观念的论辩性交往中,不同的学派进行了学说上的接触,发生了概念的冲撞,形成了理论的冲突,但也形成了不同学派间的交流与渗透,并最终产生了立足于治国理政需要而由政治家评价和选择各家各派混合构成的杂家思想体系。杂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容体系虽然在理论上还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但就政策层面的作用而言,各家各派的政治伦理思想已经被实践应用的需求安排成了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治观念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义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观念普遍有效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根本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建设不仅是伦理领域的重要工作,也是新形势下解决基本政治哲学同题的重要契机.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政治观念上需要重新回答的问题还没有找到层次足够高的普遍性的解,人们对基本政治问题的回答还缺乏充分的社会一致性.这既是社会处在矛盾多发期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映,也是社会矛盾多发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政治思维的建构并非是传统的继续,而是传统的转折,而其形成路径则是不古不今非中非西的所谓新学与新文化。从晚清新学发展到民国初年的新文化的沿革中,现代政治思维建构的辙迹清晰可见。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政治思维的基本支撑点虽具有普遍性,但中国社会对民主与科学的理解却浸润在儒家传统的延续中,而延续下来的儒家传统在现代政治学科扎根中国的过程中被固化,成为中国现代政治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大多发挥着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进入国家状态之前虽然已经经历数百万年的积累,但仍然只有其中的极少数积累起进入国家的条件,以不同路径迈步进入了国家状态.人类国家起源路径的多样性及早期国家形态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各不相同的早期国家形态各自所对应的政治伦理内容也迥然不同.这种不同在多种关于早期国家诞生的话语中有着清晰的呈现,而各种不同的政治伦理话语内容则既清晰地对应着关于国家诞生的不同路径,也清晰地对应着不同形态的具体早期国家.人类早期国家形成的多元路径、多样的早期国家形态及不同的政治伦理话语之间,存在着一种基于历史必然性的规律性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孕育和开始于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它不能直接提供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最优概念与理论成果,但却可以在挖掘中华文明重要元素和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方面,得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认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政治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者应有的理论诉求向研究者提出了知识结构优化的要求,既务求克服学科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局限,实现知识在学科结构上的多元一体,也务求在知识内容上兼顾规范性和经验性,并使两者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理论结构。研究者知识结构优化,既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知识生产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知识生产优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逐步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巨大发展,但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要求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不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应答新时代的需要,而且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等提出更加明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首要维度就是优化并保持自身的优良状态,普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为中国共产党的状态优良提供要素方面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第二个维度是要强化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政治形态,一方面是要保持好政治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即政治建设要努力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及为人民谋福利和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另一方面,则要强调政党形态的法治特征,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法制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思维。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第三个维度是政治生态优化,既要着眼于解决党的组织及党员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也要着眼于解决党的先进性如何保持的问题,在实践中真正筑好拒腐防变的堤坝。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不仅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否能成功建构,而且也在根本上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途。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焦点话题,是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最适合中国。围绕这个焦点,国内外学术界展开的讨论与争论,主要涉及四个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源于近现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正义等价值在中国的实现;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民族性,坚持从传统儒家发掘现代的民族性;西方学者则关注解读和解释现代中国独立和发展的奇迹,试图从政治哲学层面发现40余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秘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还是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主流模式,研究方法也主要是局部概念分析,还不能站在中国立场上,立足和关注现实,充分运用多种政治理论资源,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体系构造。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方法还不能满足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具有悠久的政治历史,并保存了政治发展各阶段的丰富历史文献,其中就包含了自传说时代开始的关于国家与政治起源的丰富话语资料,人们由此而得以分析中国上古国家起源和形成阶段的故事叙事和理论认识,从而在历史的源头上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国上古时期国家的产生在理论上并不是产生于社会组织内部不可协调的冲突和矛盾,国家产生的伦理目的在理论上,并不是公正地分配和公平地解决纠纷,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巩固和利用原有社会组织,并通过加强原有社会组织领袖以道德方式以上率下的路径,实现社会组织网络的政治化,从而产生高居社会之上的国家统治机器。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类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及运行机制,明显地不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存在建设理念冲突、软硬件滞后及教学内容死板等弊端。公共管理类高职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须立足于实践教学需要,以专业实践教学理念为建设及管理理念,及时增添和更新软硬件,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形式,积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