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健全的教育——知情意行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年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努力让班级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乐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理想风帆启航的港湾。  相似文献   

2.
微笑与信心     
初夏的阳光使摩天大楼发出炫目的光泽,市井的喧嚣和忙碌的脚步凸显着城市的脉动。仍然是那个繁华与繁忙的香港,熟悉中仿佛又多了些许陌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问到访的记者:这次对香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认真地想了想,蓦然感悟:是香港人的信心和香港人的微笑。  相似文献   

3.
趣说两面神     
有个外国寓言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两面的神像 ,便问了一句 :“您为何长着一前一后两幅面孔 ?”两面神回答 :“一面朝前 ,是为了展望未来以充满憧憬 ;一面向后 ,是为了回首过去以记取教训。”哲学家又问 :“这固然好 ,可你为什么不认真注视一下现在呢 ?须知 ,将来是现在的延续 ,如果无视现在 ,即便对往事了解得再多 ,把未来想象得再美 ,又有什么意义呢 ?”两面神听了 ,立刻号啕大哭 :“您说得太对了 ,正因为我没有把握住我的那个现在 ,罗马才被人攻陷的 ,我才被扔进废墟的。”妙 !果然意味深长。难道不是吗 ?就好像一个著…  相似文献   

4.
郭强 《今日上海》2008,(7):16-19
这些年来,大家对“上网”一点都不陌生了。不说青年人、中年人,即便年过60步入老年队伍的人们,也上网开博,组织了“老小孩博客大赛”。看新闻、找资料、传图文、发帖子,包括通信、聊天、购物、娱乐……因为网络几乎无所小能,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是任何传统方式不可企肢的,因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上网”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对人的个体来说,从“摇篮到墓地”,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开始、继续,而且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之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这是对人的生命现象作出的科学的解释。然而,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达到这样的科学认识之前,却走了一条漫长的、曲折的和复杂的道路。比如灵魂、灵魂不死、死亡——复活再  相似文献   

6.
人只有凭借现实、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近些年的文学创作中,有相当多的作者热烈地呼唤着一种叫做“生命体验”的东西,奉行着“体验生命”这“一种新的创作论观点”,追求着、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追求着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他们相信,文学作品“仅仅是不可重复的个体生命的”“那些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命的一切骚动”的“转化”和“审  相似文献   

7.
既有的本体论的兴趣是人企图从“存在”“之外”“证明”“存在”。时代要求这种兴趣必须终结,而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本旨。本体论要在这种本旨转换的艰难涅槃中争取合法性。清算既有的本体论,要防范认识论对本体论的僭越,但要同认识论协调好关系。本体论要沉入民间,复从人伦日用中飞升。要在与人“交谈”中提升思想境界。本体论是澄明人生境界、引领人们诗意地活着的智慧,人的烦生畏死、精神困倦,是它的永久性课题。本体论探讨宇宙、谈论人生、反思思想、研究社会都必须探求生命之根、高扬精神之纛、沉入人伦日用、提炼终极关怀,这就是它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8.
一部《射雕》,成就了一段经典记忆。一段生命嘎然而止,多少人扼腕叹息,垂泪。却不懂,她为何而去。只有天知道,她曾在心底呼喝:问世间,情为何物?十几年后的今天,在新版《射雕》即将推出的时候,我们不由地去怀念那个曾经笑魇如花的“俏黄蓉”……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信仰具有巨大的动力。一个具有信仰的人,常常可体会到信仰给他带来的无比愉悦的感受,使他的生命充满了诗意和激情。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从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的客观缺陷和束缚中解脱出来,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辟出新的航向,相信神圣的生命帷幕之后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空间,为人类勇敢地奋斗提供勇气和持续的动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唐捷 《思想工作》2006,(10):20-21
现在,距“呼和浩特百人爱心大营救”事件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但是,那次为了挽救一个陌生农民工的生命,上百人涌入医院争先恐后献血的感人场景却历历在目,那份朴实的爱和温暖的情依然弥漫在青城的空气里,让人倍感温馨!请看情暖人间《为了一个农民工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的双重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政令不出中南海”这句话并不陌生。与此相对应,大家也看惯了“冤屈不出县区乡”这样的现实,比如,“唐福珍”、“孙中界”、“张海超”们要想获得公平和正义,似乎必须以牺牲生命、残害身体为代价。然而,即便事件惨烈,他们也会很快淡出公众视线,为何?原因很简单,见惯不怪。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经历过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那个年代的人。提起胡耀邦直接领导的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如雷贯耳。当时它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批冲破“左”的思想桎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对推动思想大解放、实现历史大转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时任《理论动态》主编的沈宝祥.许多人虽未谋面,但对他所撰写的文章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3.
在《梦话录》中,钱理群希望青年读者内心葆有“黎明的感觉”,不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磨难和打击,永远用新奇的眼光打量世界,对新鲜的东西保持旺盛的热情,活出生命的诗意和庄严。  相似文献   

14.
叶子说以前她不相信所谓的命运及缘分,认为那些只不过是很多人安慰自己的借口,直到她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再次遇到她熟悉而又陌生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5.
说到赵昭亮,可能您不知其人,但若提起北京的“光翌”遮阳篷,也许您就不感到陌生了。赵昭亮正是“光翌”的创建人。赵昭亮的实足年龄也就是39岁,但已经是拥有四个分公司(其中一个是中日合资有限公司)的光翌实业总公司的“大老板”——董事长了。他还是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北京市商会副会长、西城区工商联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政协副主席。童年——坎坷赵昭亮的祖父赵碧琰,早年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在那里留下一笔巨额财产。然而,在赵昭亮童年的那个年代,谁也不敢去认领这  相似文献   

16.
世纪家园     
家园,百年凝固的华章饶蓓家,按《说文解字》是一间房子加一只猪。这是远古家业社会的理想,也足以看出住、食(衣、食、住、行)自古以来在家中的份量。世界上最费解的字眼除了“家”,当然还有“园”,有家无园、有园无家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家园。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安居。诗意的家园就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一个多世纪以前,印第安酋长西雅图苍凉的声音,依然回荡在茫茫家园上空:视大地的每一方土地为圣洁。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板,每一片沙滩,每一撮幽林里的气息,每一种引人入胜、鸣叫…  相似文献   

17.
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中,有时不经意抬头时,你会发现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头戴安全帽,脚穿水胶鞋,提着一个又笨又重的水桶和一根专业清洗棍,整天依附几根长绳子在空中吊上吊下,清洁着高层建筑外墙,很多人形象地称他们为“蜘蛛人”。与那个曾经征服过纽约帝国大厦的法国“攀爬大师”不同的是,这些“蜘蛛人”都是一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高空外墙清洗工。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力理论中,有两个“第一”,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前一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29卷,第327页)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0页)20世纪80年代后,邓  相似文献   

19.
金钱猛于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过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 “不”,哲学家说,“要比老虎历害得多,我是在挖一些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 “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 “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 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所指的地方,果然发现有一堆金币。 “那个哲学家多蠢啊!” 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学会学习     
张修富 《政策》2006,(11):60-6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了我们适应生存和竞争的一个法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即便废寝忘食,到头来还是事倍功半。他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难有真知灼见。比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说起来明白,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手足无措……究其根由,就是没有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处理各种问题。与此相反的是,那些懂得“怎样学习”的人,在学习中往往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