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时间为经,以主题内容为维,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源白于军事用语,取其对全局的宏观性谋划之义。区域发展战略的主题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变,由二战之后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战略,逐步发展演变为20世纪70年代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直至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注重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7,(2):117-117,119,121,123
近1亿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1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由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2005年-2020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导致出生人口数量出现一个小高峰;同时,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后这部分人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将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建军 《今日浙江》2010,(16):34-34
2010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预示着,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将比以往更深刻地影响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五年规划期间,如何利用这种内生动力,协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是浙江新的历史任务,为此需要有一个积极明确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发展"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生产力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我国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崛起"等战略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实现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三大经济支撑带",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建设自贸区。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于:注重以市场为纽带,构建"三大经济支撑带"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作用,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央政府统筹,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储东涛 《群众》2017,(24):11-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把我国此前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首次提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且两次明确要求今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赋予其重大历史使命,战略指向十分明确,战略内涵极为丰富.这是党中央顶层设计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自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两国处于主要强调友好合作的“蜜月期”,80年代进入以经济合作为主导的“务实期”,90年代走向合作与摩擦同时上升的“碰撞期”,21世纪头5年坠入首脑互访停止的“冰河期”,2006年以来迈向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体育冠名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光前 《新东方》2005,(8):52-55
冠名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大学校园内,它最初是各大学获取赞助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到70年代,美国诞生了第一宗体育冠名权交易。80年代,体育冠名权交易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到90年代,体育冠名权发展在美国进入一个高潮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体育冠名权随之进入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体育冠名权伴随着体育体制改革逐渐发展起来。据估计,自1994年我国足球进行改革实行甲A联赛制度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风险防范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青睐,成为各国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我们在看到产业集群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岳占新 《公安教育》2006,(11):20-23
我国公安高等全日制教育,整体起步较晚。总体而言,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所本科院校、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十几所公安专科学校,相对起点较高、公安高等教育历史较长、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实验设施较先进,是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本文题目中的公安高职院校,指20世纪末,由中专改制升格的公安高等职业院校。这十几个省、自治区所属的公安院校,起点较低,高教历史短,师资力量较弱,教学实验设施不够完善,是需要大力发展、快步建设的院校。以下笔者围绕着公安高职院校能不能快速全面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公安高职院校处于新的战略机…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组织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织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盛至衰转而复兴的发展过程。探究我国区域协调组织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缺乏法律基础、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政府权力约束不足是制约区域协调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重建区域协调组织以协调区域发展。新形势下区域协调组织应当以"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作为建设的法律基础,完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规范横向政府关系,进而实现对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11.
程必定 《学习与实践》2005,(1):46-49,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推进城市主导型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  相似文献   

12.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谋篇布局的重要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由最早的沿海开放战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后来实施的一系列沿边、沿江和一些特定区域的发展战略,有效改变了经济发展中一、二、三线的布局,贯彻了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  相似文献   

13.
叶继红 《群众》2009,(11):42-43
一、农民集中居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的过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与发展,学术界在城市化研究过程中.从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涉及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陈成志  焦春红 《传承》2009,(24):26-27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种种挑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香港、澳门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种种挑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香港、澳门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2008,8(1):103-109
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晋江人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1992年撤县建市为标志,大体可以概括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之前的十四年,晋江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晋江实际的乡村工业化道路——晋江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它成为中国乡村经济工业化道路的四大模式(其他三个模式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之一而享誉海内外。在晋江模式下,晋江经济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晋江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以来的十五年,是晋江在解决乡村工业化问题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带动晋江模式新发展,实现了晋江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贵 《政策》2007,(3):56-5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新的世界潮流和趋势。德国、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8.
范金  袁小慧 《群众》2013,(7):20-20
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标志着江苏区域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发展的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紧紧抓住长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是由信息社会催生、顺应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意味着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操作性强的新型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实现了管理理论与实际的零距离接触,引导美国经济走出20世纪80年代的网境,再次进入到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来,  相似文献   

20.
数字     
《人民公安》2014,(11):5-5
14个 据媒体报道,在我国,明确认定的邪教组织共有14个。20世纪80年代,邪教势力大多在偏远地区活动,90年代新生邪教多以中心城市为基地扩张,进入21世纪,当代邪教势力开始出现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