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韩两国作为文化传统相似,现代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邻国,建立了不同的公务员制度。两国公务员制度性质不同,但在公务员文化等领域又存在许多共性。本文在对韩国公务员制度进行综合评介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中美建交郭景芳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两个有代表性的国家,两国各处东西半球,隔太平洋相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然而,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又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  相似文献   

3.
慈善捐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企业在慈善捐赠理念、规模及模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不同的文化基础、市民社会发育程度及制度环境等因素所致。为促进我国企业积极从事慈善捐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就必须从培育现代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规范政府在慈善捐赠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的共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在哲学观点方面有这种共性、相通性、契合性,才使社会主义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补充和突破,才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虽然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两国的忠孝伦理文化是在各自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国虽然都强调“忠”“孝”,但是二者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两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日本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可否认,中埃两国的政治关系和两国国内政策的影响会波及到两国的文化和经济关系。这一事实在中埃两国文化经济关系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世人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目睹了中埃文化和经济关系的浮浮沉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和1973年中东战争,都给中国和埃及的文化和贸易关系带来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凭借许多巧合事件中埃政治关系已完全恢复并得到了改善。自1978年以来这些关系得到加强。对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分析如下:第一,就文化方面而言,文化关系包括访问、艺术活动、翻译、语言教育、互换留学生以及与经济相关的文化活…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都存在政府信任的距离悖论。美国式的距离悖论是距离产生隔阂——亲近基层厌恶高层,而中国式的距离悖论是距离产生美——亲近高层仇视基层。中美两国在政府信任的距离悖论上反向而行,既有国家结构形式等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法治化程度、新闻自由等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还有政治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富足程度等国情方面的原因。只有从其成因入手,才能够让这种中国式的距离悖论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在法律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深刻反映着两国在刑事侦查制度、刑事侦查主体、刑事侦查权配置、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保护方面存在很大差别。相比较而言,美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以保障个人权利的刑事调查和程序正义;而我国在借鉴与吸收某些西方的诉论理念与制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中西方在法律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阴阳文化渊源悠久,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包含的丰富哲学内涵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数千年。中日阴阳文化有其共性,但在政治地位、应用范围以及文化符号体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主导产业选择直接决定该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可谓"一国命脉"。世界经济发展总是有可兹遵循的共性和规律。当下我国经济处于增度放缓、结构升级和发展动力不足的战略转型期。将视阈扩展到世界经济长周期范围内,探究与我国在历史语境、文化心态与认同机制都存在诸多共性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梳理其主导产业的形成机制,可以发现,供给要素(比较优势)、市场需求(内需+外需)、制度保障(政策法规)是经济成功转型的三大要素。在新常态背景下,遵循这一规律将会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骆越和巴蜀地区都存在有相似的玉石礼器,通过对两地存在相似的青铜器、石墓、船棺葬等文化因素的观察,可以证明,当时岭南的骆越先民和四川盆地的巴蜀先民已经存在着持续的文化经贸交往和互动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中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跻身几个万乘大国之间,同称王,共征伐,其顽强的生命力源头就在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国都灵寿城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往来增加;货币经济在城市中有了相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的政党制度从类型、经济基础、政治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根本区别,但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现,都反映了人类对现代民主的实践和追求,其中涉及对普世价值的理论认知问题。中美两国应当加强交流,加深对各自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不仅有全球闻名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还有非常厚重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云南省倾力发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繁荣局面和繁荣特色。但是,云南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之在云南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中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还明显比较薄弱,除了古滇国青铜器、  相似文献   

15.
自1766年至20世纪初。俄罗斯的选举违法刑事责任的实践经历了长期的从简单过渡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中国,选举权的刑法保护制度建立较晚,是与选举制度同时确立起来的。文化传统的不同是两国在破坏选举刑法规制方面存在重大区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仰韶文化半坡人在陶器上绘制记事符号、大汶文化莒县陵阳河人在陶樽上刻画天象纹饰到殷商甲骨文的出现,再经金文、先秦陶文、简牍文、石刻文字等的发展,终于在秦统一六国后形成小篆。实现了文字系统化。文字的演化递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和中国两国在文化和习俗方面都有许多共融之处。虽然在客观国情上的差异,使得两国在教育模式的选择、发展状况上各取所需。但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两国的教育产生了新的碰撞,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殊途同归,产生了异曲同工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加坡教育政策中“因材施教”理念的产生、发展及实施状况,结合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当前中国大学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尝试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期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由刑在当代各国刑罚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刑罚轻缓化实现的关键在于自由刑的轻缓化。有效的执行措施是刑罚轻缓化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关两国在自由刑具体执行措施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深入理解并合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执刑措施,对促进中国刑罚轻缓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渊源 ,社会思维 ,文化传统 ,人民意识等多方面 ,中韩两国存在着极其相似之处。由此 ,两国在腐败问题的背景和困惑等方面也惊人的类似 ,但从处理方式和效果上来看 ,我国与韩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比较两国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法律制度的设立 ,从而找到我国制度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 ,吸取经验教训 ,建立适合中国自己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电信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由于两国文化都有理性的一面,因此两国电信业较早选择了从垄断到竞争。文化中固有的功利特征,使两国电信持续深入改革,最终完成电信市场的全面开放,成为电信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