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面对巨变中的陌生而又吸引人的世界,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的决策者们——这些曾经翻越雪山草地、战胜凶残敌人的老军人,决定发动一场新的战役来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王维 《世纪桥》2011,(3):7-9
只有决策正确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保证社会整体的科学发展。而要保证决策正确,则必须要求决策者做到决策实事求是。要使决策者决策实事求是,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让决策者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决策实事求是;二是要有一套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者产生决策实事求是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领导新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其革命生涯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作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周恩来领导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从思想理论、指导原则和具体实践三个层面上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赵宇峰  钟秋梅 《学习论坛》2009,25(10):53-56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决策者与公民的一个互动过程.思想库处于普通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能有效地沟通政府决策者和社会主体.思想库已经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因素.中国思想库是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库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当前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概念正式进入中国高层决策者的视野始于2007年.“低碳经济”在中国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6.
“即便是在处理类似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这种几乎纯属中国‘土生土长’的问题时,决策者们也力求在国际视野下寻求判断之道和解决之法。”曾两次担任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人的高培勇说,用世界眼光来审察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将中国置于全球变化的大环境中谋发展,几乎贯穿中共90年发展史,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7.
安占  付洁  许步广 《求贤》2007,(3):33-35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城市现代生活一直是大多数中国农民梦中的海市蜃楼。当历史翻开世纪新页,中国的决策者开始描绘“农村生活城市化”的美丽蓝图。特别是一年多来中央推行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让许多人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在许多人眼里,似乎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有了活跃的市场,好日子就一定“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     
“中国是欧洲和非洲的混合物:4亿人和我们差不多,9亿人跟非洲差不多。”瑞士驻华大使在谈及中国城乡差距时曾这样说。直到今天,农民收入问题仍然是决策者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话说官僚与官僚主义□丁雪钦何为官僚?辞海上曰:同署办事的官吏谓官僚。用现在的话来说官僚就是在一起工作的领导和其部下。如果作进一步解释的话,官就是决策者,僚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小官,也就是说凡是给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干部都可以称为僚。僚又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论要陈杨勇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新中国科技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等问题曾进行过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长远...  相似文献   

11.
王达阳 《湘潮》2014,(4):7-11
我国经济特区3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密相连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我国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大胆启用新人 蒋经国晚年启动了“催台青”政策(大力提拔年轻人特别是本省人士),与外界认为蒋是“干纲独断”决策者的形象反筹甚大的是,蒋虽是位高权重的决策者,但对政务推动仍有力不从心之苦。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并长期独挡一面,处于战略决策者的地位。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成功的决策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思想和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领导决策思想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光 《学习月刊》2009,(23):16-17
当今对公众参与政治模式的讨论似乎『假定,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一扇门.决策者在里面.公众在外面,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无非是把原来紧锁的门改装成虚掩的弹簧门.公众参与就好比公众推开了那扇门.得以登堂人室参与屋内的游戏。不过矜持的决策者却不会走出户外。毛泽东等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对参与的理解截然不同.他们主张决策者必须走出户外.主动深人到民众中去.这就是著名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元化,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多元化,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多元化,等等。多元化使这个世界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决策者...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唯实》2010,(11):21-24
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验不足形成的,有信息不灵或不准确形成的,有决策者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造成的,也有某些决策者为私利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有意识地选择采纳有明显缺陷的方案造成的,等等。决策失误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决策不民主,盲目追求政绩,思维方式僵化。  相似文献   

17.
自我妥协的精神一国两制构想的背后,挖掘出对当代中国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那就是中国当时的决策者在某些原则上愿意自我妥协的智慧和勇气。什么是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方党政决策者来说,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重中之重。因而,走什么样的区域发展路子,就成为摆在地方党政决策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影响区域发展路子的诸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这两个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系统。任何社会的发展均有赖于一定...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显得非常迫切,而现实中实施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还有不少障碍,如决策的价值选择问题、决策制度和监督机制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决策者的政治和理论素质,完善决策机制,把决策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疏通和扩大对决策者监督的渠道,进而提高决策的水平,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王桢 《湘潮》2014,(9):11-15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访美。这标志着自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7年后,东西方两个大国在观望与探询的等:待之后,终于求同存异,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在这一历史性事件中,邓小平起着决策者的重要作用,深深地改变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