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华实 《前沿》2012,(10):7-8
精神生活在当代中国有重要地位。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健康的、向上的、和谐的,但现实生活中,当代中国部分人的精神生活有不丰富、不健康和不和谐的地方。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同时实现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努力改善并合理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个加拿大商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通过他在中国20多年的亲身经历,对中国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他说:“无论是大街上、商场里,还是饭店、宾馆里,中国人的笑脸越来越多。”他的结论是:“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满意了。”  相似文献   

3.
张雷 《当代广西》2009,(4):50-50
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手机实现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叠加,演绎出一种独特的传播形态。同时,这种新兴的传播形态,也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不可否认,世界上再也没有一种媒介会比手机更具有兼容性、贴身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手机使人与人之间更易于交流,像网络一样使社会变得更加平等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邓小平理论在形态、内容、地位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形态方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概念,阐明了丰富内涵,形成了完备的内容体系;在邓小平理论内容上,从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判断、基本国情的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全局的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经济改革和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到党的建设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地位上,确认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前沿》2005,42(8):16-19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并论证了科技革命、中心—外围格局和资本主义社会同化机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学说是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开始启动的。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动力观”、“创新动力观”的依次出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运动周期。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又出现了新的形态,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和谐动力观”。随着这个新形态的出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学说正在实现新的理论跨越。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随着两次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外学术界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论"、"新工业国理论"、"后工业社会论"、"全球资本主义论"、"涡轮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失败的资本主义制度论"等代表性观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重大变化加以理论分析,却有意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私有制的弊端;西方左翼学者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
刘茜 《传承》2012,(22):36-37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刘晓燕 《创造》2008,(12):40-40
作为中国最早的网络爱好者,他在网络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他人创造了价值,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网络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他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马化腾眼中的创新永远围绕着用户需求,正因如此,QQ才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要素。  相似文献   

10.
刘茜 《传承》2012,(11)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公民这一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基本概念了。当代中国人究竟需要怎么样的公民意识,公民的权利如何得到保护,如何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江泽民的公民思想对这些问题作了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和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依据的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是确定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内容和本质仍然存在着争议。实际上,在马克思本人那里,其哲学思想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即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推动这三种形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深刻的社会变迁推动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性转变。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变迁最为敏感的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的实证分析,针对目前学校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要增强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必须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共同实施政治价值观教育系统工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既要面对现实,更要着眼未来,从整体上研究,尽快探寻学校政治价值教育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辉出生于60年代,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1987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对其理解并不深刻的赵辉到美国学习电机工程,10年间他基本上放弃的专业,改行搞了摄影,就是从在美国的生活开始,他对中国文化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悟:在拍照片的过程中,对西文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摄影这门技术的起源在西方。”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经历和认识,因为它使一个人跨越了两种文化。意识到不同的文化,有其特有的发生背景和氛围,它们可以相互影响,但很难相互取代,他认为:中国人的形象、气质与传统中国风格时装的色调、线条有一种内在的…  相似文献   

16.
王明初 《新东方》2002,(1):44-46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邓小平理论在形态、内容、地位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形态方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概念,阐明了丰富内涵,形成了完备的内容体系;在邓小平理论内容上,从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判断、基本国情的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全局的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经济改革和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到党的建设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地位上,确认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水源头,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前行都与时代同行.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与此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探讨     
《政协天地》2011,(7):45-45
有—种生活叫政治 在当代社会,人的社会性、人的政治性,已经与任何一个人的自然属性联系在一起了。一个人的政治生活质量决定其全部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一个社会的成员之政治生活的普遍质量如何,将决定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桑玉成著文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幸福观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不同.中国人的幸福观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黄纯艳 《人民论坛》2023,(2):110-112
宋代出现了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新变化,表现出较之前代更大的包容开放气象,经济运行更有活力,社会流动更为畅通,城市生活更加自由,这些无疑是宋代社会的进步和宋代历史的亮色。但宋代仍然运行在王朝体制的轨道上,其基本制度、基本观念、生产关系等规范社会运行形态的基本因素并未出现根本的变革。因此,既要看到新变,也要看到局限,才能整体和全面地认识宋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