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为官不为"作为一种隐形的腐败行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三个方面。"为官不为"主要来自于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素质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政治心态不健康,需要从思想、能力、体制机制和心理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建设,从而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和办事效率,使"为官不为"逐步转变成"为官必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新任公务员和新任领导干部两组成员的比较分析,可以反映基层公务员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需求,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状况差、心理疲劳现象严重、缺乏心灵沟通等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建设,从加强社会各方的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和公务员科学合理的心理支撑体系建设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心态及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积极心态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人格有利于促进干部自主形成干事创业内在动机;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升华干部对干事创业的定向。因此,应加强党内人文关怀,提升干部积极心态;将积极心理教育纳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中;尝试建立领导干部的心理援助机制;强化干部职能意识,升华自身职业定向。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提升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的能力体现。新时期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的需要、打造阳光政府的需要,以及推进全民媒介素质教育的需要。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要从改变官员作风、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应从领导干部自身、政府组织以及国家三个层面入手来加强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快速应变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应对能力,正面临反应更快、决策更准及更善于和媒体与社会沟通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但由于理念、意识、机构、人才、法制等原因,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传统管控思维未完全转变、不时消极被动、防抗不力,不善于与媒体沟通等问题。为此,信息化环境下领导干部危机应对能力,必须通过确立公仆意识、保持积极主动心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锤炼心理稳定性、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法制环境等途径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7.
提高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新时期公安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提高公安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适应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备条件,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是把握舆论主导权的必然要求,是密切警民关系的迫切需要。各级公安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媒体的影响和作用,树立媒介意识;主动学习媒体的运行规律,增强媒介知识;敏感面对社会现实,有效应对媒体;发挥媒体积极的建设作用,善于借助媒体;培养利用网络的自觉意识,能够驾驭媒体;充分认识媒体使用的风险,加强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以行为方式与心理感受为主的自编问卷,对327名局处级干部进行了包括工作感受、压力感受、行为与身心状况感知、业余生活与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局处级领导干部普遍感到工作负担较重,在工作感受、人际交往、情绪反应、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压力型特征。研究发现,局处级领导干部存在"压力-心力-体力"感受型的个体差异,并表现为适应良好、得心应手、体力透支、心力透支等工作状态的差异。局级和处级干部在工作动机和身心状态方面存在职级差异。当前形势下,服务领导干部心理需求,构建心理关爱和心理建设的综合机制,需要将优化干部心态与优化政治生态并重,在多方并重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如更加侧重提供"赋能型"心理服务、更加侧重推动"常态化"心理建设、更加侧重营造"和谐化"工作氛围等。  相似文献   

9.
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基层女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对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在对中青年基层女性领导干部的压力状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青年基层女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建设途径:调整心态,化解内心冲突;学会情绪管理,保持心理平衡;建立和谐人际,稳定心理环境;创新工作方法,化解职场压力;加强学习,改造消极个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离任领导干部"后权力"腐败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在任领导干部权力腐败不同,离任领导干部"后权力"腐败具有隐蔽性强,时间跨度大,查处难度大的显著特点。官本位思想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不利影响、"恋权心理"对领导干部心态的不利影响、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监督体系措施的不完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抓好廉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离任领导干部的心理障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查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领导干部的"后权力"腐败,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强大的传媒系统,主导着公共生活的政治和行政过程。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主要是通过媒体传达到公众面前的,如何通过媒体塑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形象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尽管领导干部在新媒体冲击下不断调整其应对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在舆论应对上仍然表现出不适应性。对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个是领导干部内质形象的设计;第二个是领导干部媒体表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党外领导干部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架构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国家干部一样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其心理压力有特殊性。党外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源来自社会舆论、能力危机、自身的心理误区等。在预防和缓解党外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具体措施方面,组织的关怀和培养是保障,加强舆论引导是必要条件,加大专业辅导力度是手段,党外领导干部自我调适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后果。为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使经济社会实现较好发展,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干部,作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要加强培养起一种意识,重点训练出一种能力,避免出现三种心理,积极做到五项要求,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准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夕越轨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越轨行为集中表现为酗酒滋事、破坏物品等形式;解释该行为主要有宣泄说、社会控制说、标签透视说、从众说、边际说等理论视角;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准大学毕业生需加强自律和心理调适,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社会应积极提供舆论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科学地化解舆论危机,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着力点在于: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技巧,掌握应对网络舆情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警察心理素质测评逐渐兴起,向专业化、科学化趋势发展。我国警察心理素质测评是适应警察职业特点的需要,是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警察心理测评的内容有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状况、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基础心理品质。积极应对警察心理测评应该重视心理培养,提高心理素质,坚定警察职业信念,加强警察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对行政系统存在价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能够驱动、引导和制约其行政实践行为。领导干部行政价值观形成受行政履历、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等内在主导性因素和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成员等外在影响性因素的共同作用。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作用、强化领导干部行政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领导干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作用、重视科学权力观的关键性作用等措施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积极的行政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因事前犯罪主体的心理病变、事中监督机制未有效运行、事后缺乏执法的严格问责机制等交织混杂,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表现出受贿金额大、大要案多等特点,其贪腐行为所形成的腐败圈,破坏基层政治生态。治理领导干部腐败问题,须从源头抓起,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又要坚持靶向整治、精确惩治,在思想预防、制度预防、监督预防等方面齐头并进,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9例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他们犯罪的心态主要有补偿心理,投资回报心理,自大心理,攀比心理,预支心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非罪心理。针对上述心态,必须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把好干部任用关,加强思想教育,优化法制环境,才能有效地控制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20.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建设的中坚。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应对“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能力,必须在坚定信心,全面正确认识和评估“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成因、相互关系及其要害所在的基础上,把忧患作为一种经常性的“领导心态”,加强学习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本领,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新的工作方法,依靠制度、依法用权,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和人民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