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民事、行政伪证罪“之增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实践中大量的民事行政诉讼存在伪证行为 ,违反《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原则和当事人、证人诉讼权利义务的规定 ,具有社会危害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不足以惩罚民事行政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增设“民事行政伪证罪”是法制建设、健全和配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盘查行为性质的不同认识,影响了法院对盘查行为的司法审查。世界各国对盘查行为的性质认识不尽相同,在德、法、英、美四国,盘查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而在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是一种行政措施。在我国大陆,无论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看,盘查都是一种的行政强制措施,因此,公民对于警察盘查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符合受案标准的起诉法院应当受理。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强制措施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强制措施予以司法救济,能够制约强制措施的滥用,并能给受到不同形式强制措施的公民有效的权利救济机会和途径.我国强制措施实施方面缺乏有效的救济措施,难以防止强制措施被滥用的危险发生.司法权介入强制措施目的就在于营造一个控辩双方共同参与,由中立裁判者依法进行裁决的司法环境.从维护人权角度,将强制措施纳入统一的司法审查的范围,对强制措施提供司法上的救济,借此完善我国强制措施制度的整体构造.  相似文献   

4.
审前羁押行为的行政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前羁押是侦控机关为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或防止犯罪嫌疑人继续犯罪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它会使被羁押者的人身自由受到严重的侵害。为此,基于侦查权和检察权的行政权属性,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审前羁押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从程序上为被羁押者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司法救济途径,一方面制约侦控机关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保障被羁押者的基本权利不受非法侵犯。  相似文献   

5.
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相对于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权,具有广泛性和严厉性的特征。因此,对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予以控制尤为必要。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立法先天不足,针对其立法缺陷,应从清理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文件、制定统一的治安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程序规定、修改完善现行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立法规制。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实施往往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强制、重结果轻过程。针对其实施偏差,应从树立依法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既定的正当程序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保证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适当性、强化对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律监督等方面予以管控。  相似文献   

6.
行政强制措施理论是行政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及含义的辨析入手,对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即时强制等行政行为及其与各种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异同,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特征、性质、功能、价值,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分类及其表现形式,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控制等基本问题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强制措施的适用阶段是司法机关滥用公权力的集中阶段,由于适用依据违法和适用依据缺失问题,导致实践中强制措施缺少理论依据支持,也间接产生了公安等司法机关滥用强制措施的问题。对此,我国强制措施司法审查模式的构建应运而生,其具体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强制措施适用依据司法审查模式的构建以及强制措施具体适用司法审查模式的构建。其中,强制措施适用依据的司法审查模式应当是一种以审查强制措施次生依据的合法性为唯一目标的具体性或者附带性审查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无论在立法理念上,还是在具体内容方面,都体现出国家职权干预的特性,应当对其进行变革。修改强制措施立法的基本思路是:强制措施的制度功能由原来的维护诉讼秩序和司法尊严,向查明案件事实方向转移;同时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范围、强制措施的类型、强制措施的救济方式、妨害执行行为强制措施的立法选择、强制措施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等进行相应的调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在于:它既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免受国家权力任意侵害的有力武器。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羁押性强制措施更符合这一价值体系的要求。我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重建面临宪法方面的障碍,应在现有宪政体制下完善我国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治国家的建设必然要求行政诉讼的建立和完善,这是由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而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和允许行政诉讼和解都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存在的不足,应从理念上弱化原告资格防止滥诉的价值,明确其兼具程序性和实体性;以法律利益为基础构建行政私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同时设立公益诉讼,赋予公众和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充分发挥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能动性,灵活把握原告资格的立法标准.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制度,与一般的行政诉讼相比,有其独特的功能,它更加关注对公共利益的保护。通过分析我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过程中的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具体程序等制度方面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流行观点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行政诉讼诉讼责任的三种流行观点进行评述 ,认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并不静止地属于某一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由多项因素决定 ,随诉讼程序抗辩过程的不同情境而转移 ,举证责任应具体细化 ,使其有可操作的量度。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管理关系,其对学生作出的惩戒行为,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对外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学生认为学校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将高等学校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不符合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因为高等学校不具有行政法律意义上的可诉性,故高等院校作为行政诉讼法之被告不适格。  相似文献   

17.
一般意义上的公益诉讼涵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两大领域。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制度特色就是公益诉讼的原告制度。与传统私益诉讼的原告制度相比,公益诉讼的原告具有原告资格的多元化、原被告双方力量的差异性、原告处分权的限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也是行政诉讼中一个特有的问题。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宽泛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此 ,有的学者认为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既不可能 ,也不必要 ,行政诉讼应实行受案范围的有限原则 ;也有的学者主张从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利益关系出发 ,一切行政行为都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本文试图从行政诉讼的价值基础 ,立法宗旨 ,及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入手 ,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予以剖析 ,并提出笔者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了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检察建议和抗诉的程序,较之修订前的民事诉讼法有较大的进步且更加规范,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保障。民行检察部门应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建设,多举措并重,做到当事人息讼工作,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些教育领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的出现,法学界、教育学界等学术界人士也开始从学理上探讨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既不是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也不是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型法律关系,总体上是基于教育与受教育的活动而形成的教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