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毒品走私犯罪活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品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宁。进入新世纪,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禁毒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毒品问题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吸毒、贩毒能诱发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传播艾滋病,更为严重的是,毒品问题与国际恐怖活动、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跨国犯罪紧密相联,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新型威胁,对人类社会构成极为严峻的挑战。贩毒集团受巨额经济利益驱使,不仅大肆从事毒品走私,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严密的贩毒网络,一些集团甚至组织了自己的非法武装,采用血腥暴力手段与政府抗衡。为此,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采取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本国境内及跨国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防止犯罪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地区就有“金三角”和“金新月”两个最主要产区。曾有广泛种植罂粟历史的印度 ,至今仍种植大量大麻、罂粟。印度洋已经成为世界毒品走私中最主要的海上运输路线。毒品走私同非法的武器交易与南亚国家的民族纠纷、宗教冲突、国家矛盾交织在一起 ,已对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印度、巴基斯坦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由于南亚地区存在各种矛盾和南亚特殊文化 ,禁毒工作遇到很大困难。一、印度洋地区的毒品生产与走私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就有两个———“金三角”和…  相似文献   

3.
缅甸毒品问题由来已久,且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屡禁难绝,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缅甸注重与国际社会、东盟区域及周边国家建立多边和双边禁毒合作机制,采取了系列有力禁毒措施,不仅有效打击了国内国际毒品犯罪活动,维护国内社会治安和促进边境地区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了其重塑国际形象、拓展外交空间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4.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5.
小武器和轻武器的非法贸易及大量扩散 ,一直是世界安全的严重威胁 ,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在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千年宣言》及安理会声明中 ,小武器扩散问题同核武器扩散问题一道被列为联合国军控和裁军的重点。目前 ,联合国正在积极筹备今年 7月 9日至2 0日召开的“联合国小武器和轻武器非法贸易问题会议”。此次会议将是联合国自1987年召开第一次裁军特别联大以来又一次十分重要的裁军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敦促各成员国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就限制小武器非法交易采取严厉行动”。一、小武器的非法贸易和扩散已对冷战后…  相似文献   

6.
“人权”在法律上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权利”①,当人权问题超越一国国内法界限上升到要由国际法来调整时,国际人权法就应运而生了。国际人权法产生于17世纪中叶,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二战之后。1945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出于对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惨痛经历的反思,《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和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作为该组织的基本宗旨之一,并把人权提高到和国家主权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权的国际法律文件,国际人…  相似文献   

7.
一最近10年,“毒品工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吸毒和贩毒在许多国家日益泛滥。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超过石油交易额。1990年世界可卡因产量逾千吨,毒品生产和贩运已在全世界形成强大的地下网,势力波及72个国家和地区。吸毒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美国是世界头号吸毒国。美国毒品管制署署长罗伯特·马丁内斯承认,1985年,美国有2300万人吸毒,毒品非法交易额达1000亿美元。吸毒导致大量犯罪,每年经济损失达1100亿美元。毒品泛滥惊动了白宫,布什总统曾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稚 《东南亚》2001,(1):18-23
毒品泛滥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云南省紧邻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地“金三角” ,随着境外罂粟种植的不断升温和国际毒品的泛滥 ,境外毒源对我国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与危害。鉴于“毒源不除 ,毒流不止”的情况 ,本着对毒品问题“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精神 ,90年代以来云南边境各地州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开展了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对方交通、水利、能源、加工业、旅游业和贸易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替代发展”特色的替代产业 ,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联合国禁毒署及有关国家的重视和好评。事实表明 ,发展境外替…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禁毒合作由来已久。2007年,美墨双方正式开始名为梅里达计划的新一轮禁毒合作,旨在通过向墨西哥提供禁毒援助,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梅里达计划是美墨禁毒合作的现实要求,自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在剿灭墨西哥境内大毒枭和威慑毒品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暴露出相当的不足。美墨双方围绕禁毒问题还将继续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0.
“金三角”次区域国际禁毒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禁毒合作是国家之间享有刑事管辖权的机关在犯罪侦查领域互相给予支持、便利和援助的一种司法活动,是一国侦查机关根据另一国当局委托,在国内代为请求国进行侦查活动的一种措施,是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禁毒合作仅限于具有涉外因素的毒品犯罪案件,由请求国通过被请求国协助侦查来获取毒品犯罪情报和毒品犯罪线索,以帮助请求国顺利完成侦查任务.  相似文献   

11.
阿富汗毒品交易与禁毒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领导盟军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阿富汗正在迅速变为一个“毒品国”。阿处于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金新月”地带(Golden Cres-cent)。据统计,2005年阿富汗的鸦片产量达4519吨,占世界鸦片和海洛因产出总量的87%。①阿富汗禁毒部长Qaderi证实,生产和出售鸦片的收入几乎占阿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阿每年的毒品交易达28亿美元。②目前,阿富汗毒品主要有4条通道运出国界:第一条,由阿富汗北部进入塔吉克斯坦,经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传入西欧;第二条,由阿富汗北部进入塔吉克斯坦,经哈萨克斯坦传入西欧;第三条,从阿富汗北部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性毒品泛滥与日俱盛,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为染患,而且正向社会主义国家蔓延。毒品泛滥已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治安带来严重后果,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1988年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6月24日为“反对麻醉品乱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遏制毒品泛滥,开展反毒斗争,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紧急课题。  相似文献   

13.
"金三角"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销售、贩运的罪恶源头。据国际禁毒组织估计,进入90年代以来,"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扩展到了19万公顷,鸦片年产量已达3000多吨,可加工提炼海洛因300吨左右,约占世界此类毒品总量的80%。在  相似文献   

14.
毒品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秀兰 《国际资料信息》2005,27(10):29-32,37
毒品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灾难。作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毒品泛滥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中国正处在周边地区的几个毒品源地包围之中,境外毒品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中国,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周边地区的主要毒源地毒源地的存在一般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具备适宜毒品生长的气候;二是具有交通闭塞的环境;三是毒品种植区一般都是土地比较贫瘠、百姓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地带,而且大多是几个国家的交界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不管地带”。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别是位于东南亚老挝、泰国、缅甸3国接…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成为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诚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21世纪将是非政府组织的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中亚毒品问题: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品问题是随着苏联解体而在中亚逐渐凸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的安全问题。中亚现已变成全球主要的毒品泛滥地之一,整个中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面临愈益严峻的挑战。毒品问题正引起中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其走向不仅取决于中亚国家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也与整个地区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中亚毒品问题现状 中亚毒品问题是在中亚国家独立后变得日益尖锐和突出的。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目前在西欧使用的海洛因80%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而其中至少一半是通过中亚销往欧洲的,昔日的“丝绸之路”正变成危险的毒品通道。 位…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毒品问题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墨西哥贩毒集团的组织化加强,毒品问题日益渗透到墨西哥政治和社会中,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卡尔德隆政府以军事手段禁毒引发了严重的毒品暴力.墨西哥毒品问题源于政府能力低下,贫困和特殊的地缘、地貌.涅托当选总统后,墨西哥将更加关注社会安全和禁毒的长效机制,弱化军事选项.墨西哥毒品暴力在短期内可能相对缓解,但毒品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墨西哥毒品暴力问题非常严峻。20世纪中后期,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政权与贩毒组织结成了非正式的"庇护关系",毒品生产与走私迅速发展。2000年,革命制度党政权垮台后,当政的国家行动党发动"毒品战争",打破原有的"庇护关系",致使毒品暴力丛生。2012年,革命制度党重回权力中心,在止暴与禁毒之间面临着抉择。培尼亚政府在执政初期试图通过加强政府治理毒品能力终结毒品战争,但他最终仍借助军队禁毒,导致贩毒组织进一步分裂,并且向暴力犯罪转化。2018年奥夫拉多尔政府将毒品政策由禁毒转向犯罪预防,试图通过结束毒品战争、组建国民卫队、实行毒品去罪化、缓解贫困等社会经济改革措施,自下而上地瓦解贩毒组织的社会基础。从长期来看,奥夫拉多尔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化解毒品暴力,但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毒品暴力问题是墨西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痼疾,受诸多结构性问题的掣肘,短期内难以缓解。  相似文献   

19.
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9年,缅甸有关部门共缴获鸦片14475公斤,海洛英2729公斤,大麻2744公斤,兴奋剂2875万片,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26万多公升,并捣毁海洛英提炼厂12个。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统计,1999年缅甸全国的罂粟种植面积比前年下降了31%,毒品产量也比前年下降38%。缅甸从1999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长期禁毒计划,该项计划包括用水稻、荞麦、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内容。为了展示缅甸的禁毒成果,让人民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远离毒品,缅甸继1998年7月修建第一家禁毒博物馆后,又于1…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鸦片输入越南以来,毒品已经成为困扰越南逾百年的重大社会问题。历代政府也曾宣布禁毒,但时紧时松,了无结果。及至20世纪80年代越南罂粟种植泛滥成灾。20世纪90年代初,越南政府正式拉开了全面禁毒的序幕,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入21世纪,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