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甜蜜陷阱     
丁新华 《法治纵横》2011,(18):22-23
“见面那是必然的,现在我也比较忙,你也清楚我的心已经有你,也认定你了,所以我必须跟他们老人家说……”这段信誓旦旦的感人爱情宣言,竟然是出自一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自编的“追女秘籍”。  相似文献   

2.
本文背景: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广州海事法院公费出国豪华游、内蒙古贫困县女检察长开百万豪车……这些丑陋的腐败问题,经网络广泛传播后,这些帖子中的主人公,一个个获得了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9年热点法制事件的扫描,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时代烙印:“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等事件告诉人们。信息公开透明对政府公信力是何其重要;对于查办贪官、重庆打黑、足坛查赌等大事件,人们坚信法治中国必然是朗朗乾坤;而在邓玉姣、梁丽等案件中,我们又能看到法律、道德、情理的平衡;周久耕案件和“艾滋女”事件,则一正一反地呼唤着网络世界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中原 《检察风云》2011,(14):68-69
他们是“网络水军”——一个随网络发展而生成的新职业。凤姐、犀利哥、小月月、贾君鹏、封杀王老吉事件、3Q大战……热闹的网络事件背后,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09,(22):6-1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最近的“暴力熊”,到“布鞋妹妹”,到之前的副县长之女率众对女同学施暴,以及不久前才判决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砍杀教授案件……“百度”一下“校园暴力”一词,相关新闻有16900条,  相似文献   

6.
莫亚 《江淮法治》2009,(22):24-26
2008年岁末,当房价开始下跌,普通民众看到希望之时,身为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的周久耕,却放言阻止开发商低价售房,此言一出民愤四起,周久耕一夜之间“蹿红”网络。有网友通过“人肉”,称周久耕平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烟”、戴10多万元一块的名表、名下有多处房产……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轰击下,当地纪委顺应民意,对周久耕展开调查,一查发现其果然是贪官。  相似文献   

7.
“芙蓉姐姐”、“奥巴马女郎”、“兽兽门”、“阎凤娇裸照门”、“凤姐”、“犀利哥”、“贾君鹏”、“小月月”、“楚小妹”……这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人物都在一夜之间爆红网络,这是否真的就是网民们自发“围观”与热捧导致的呢?有关机构经调查发现,类似的网络热点事件背后实际上都有着“网络炒家”精心策划和推动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10,(7):10-10
2010年3月13日,“日记门”男主角韩峰被捕,“2010年网络反腐第一案”再次证明“咱们网友有力量”。与此同时,无辜被牵连其中的21岁女孩吴美俞却陷入人生低谷:不敢上街,不敢去找工作……不知道该去哪里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9.
“犀利哥”,一个在搜索引擎里直线上升的热词、一个引爆网民评议热潮的网络现象、一位气质另类打动多国少女的“乞丐王子”……在全国“两会”时节,“犀利哥”的出现,抢走了不少眼球。然而,其风华背后是曾被隐藏的悲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那么像“犀利哥”这样的底层公民,怎样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孙欣 《公民与法治》2010,(12):36-38
2010年3月13日,“日记门”男主角韩峰被捕,“2010年网络反腐第一案”再次证明“咱们网友有力量”。与此同时,无辜被牵连其中的21岁女孩吴美俞却陷入人生低谷:不敢上街,不敢去找工作……不知道该去哪里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11.
小非 《政府法制》2009,(15):46-48
一名事业有成的儒商,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苦恼家事折磨多年。 奇想之下,他自愿花费十多万元“补偿金”,雇佣一名女大学生“借腹生子”。谁知,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女大学生缘于自身形象等原因,生下了一个脑瘫患儿。于是,一连串儿的麻烦来了……  相似文献   

12.
新华 《政府法制》2013,(28):21-21
“上3天休6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16日起工作进入混乱状态!”“请3天假休息8天”、“请2天假休息10天”……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五花八门的微信提示、“拼假攻略”蹿红网络。  相似文献   

13.
拼车、拼吃、拼游、拼住……在“拼族”们的眼中,似乎没有不能“拼”的。日前,网络中惊现了一位时尚辣妈。开始“拼”起了孩子。  相似文献   

14.
浪漫猎奇的故事,精致美妙的画面……一对青春年少的“动漫”男女,没能像动漫里的设计那样演绎出圣洁的爱情,却因怪异的灵魂演变成了一双“毒鸳鸯”,杀人、碎尸、灭迹。一个是帅气的富家子弟、警校毕业生,一个是貌美的警察之女、职大在读生……这本该是他们憧憬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一位房地产“大鳄”通过婚介,先后征来了20多位女性,她们中有女富豪、有女记者、有部队转业女干部、还有下岗女工……为了能一步登天嫁入豪门,她们既舍身又舍钱,为他倾囊相助,为他怀孕。直到有一天,一位受害女发现问题后报了警,这场荒唐的财色骗局终结了……  相似文献   

16.
高雅 《政府法制》2012,(1):20-20
淫媒滋生、一夜情暗涌、“佳缘”变成“假缘”……婚恋交友网上暗开“罪恶之花”。继“中国婚恋网站第一案”后,交友网风波不断,网络交友被指正在不同程度滋生出变异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网络越来越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从“躲猫猫”到“喝开水死”再到“女检察官暴打小学生”.无不展示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态势和巨大影响。针对网络舆情现状和特点如何与时俱进地研判和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及时有效地加以正确引导。妥善化解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是信息化条件下检察机关亟待深入研究、严肃对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潘攀 《中国律师》2011,(8):25-26
住豪华别墅、拎爱马仕包、开玛莎拉蒂跑车、骑德国纯种马、坐头等机舱……这样的网络炫富并不少见。但是,当“90后”女孩郭美美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炫富时,却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质疑此人与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到底有何关系?她的巨额财富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9.
木须虫 《检察风云》2014,(17):33-33
“网络炫富女”郭美美涉嫌赌博犯罪被刑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随后发布了多条微博,表示“三年谣诼也许并非一朝能清除”,但在昭通地震营救的关键时刻,“请忘记郭美美”。 郭美美涉赌落案,澄清了“傍名”红会、恶炒上位的事实,“躺枪”的红会像蒙冤得雪的孩子一样,放下信任危机的负累长吁了一口气。但昭通地震营救正在关键时刻,过于在意倾诉冤屈的确又不是时候。正如他们的微博所言:“这个深夜,有的同事在打包行李即将奔赴昭通地震灾区,有的同事还在彻夜筹划为灾区筹集更多的救援款物,有的同事在内蒙古草原深处为天亮后的贫困先心病儿童筛查做准备……有这么多更需要我们关注和投入的地方和人群。”荡涤诋毁的污水与踏实救灾共此一刻,对于重获社会信任,这也是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肖风 《政府法制》2008,(2):32-32
沈阳市民刘振国要给高峰期的公交车分性别,还申请了专利,受到人大代表的表扬。刘师傅的设想是“男公交”专门载男士,“女公交”专门载女士,“男女挤在一起.有些女性还遭遇骚扰.实在不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