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冯伟 《法制与社会》2011,(12):12-13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公安局禁毒工作和全国各地一样,紧紧围绕禁毒工作,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的侦察工作思路,严打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市破获涉毒违法犯罪案件152起,其中毒品犯罪案件60起、毒品违法案件92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98名,其中毒品犯罪嫌疑人员58名,毒品违法人员40名,强制隔离戒毒135名,缴获各类毒品725.38克。  相似文献   

2.
几种特殊涉毒案件的定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特殊涉毒案件的定性问题唐吉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严惩毒品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近年来,随着毒品犯罪活动日趋隐蔽化、复杂化,人民法院在办理毒品案件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陈锐 《特区法坛》2004,(7):31-31,6
毒品犯罪由于其诱发诸多刑事犯罪,已经成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因此,打击毒品犯罪不仅是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破治稳定的重要举措。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对此极为重视,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戒毒工作的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使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省查处毒品违法案件7571起,涉毒案件1614起,涉毒违法人员9542人。有相当—部分人实施强制戒毒和转为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21,(3):107-118
涉毒隐语贯穿涉毒活动的各个环节,藏匿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涉毒隐语的封闭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涉毒交流信息更加隐蔽,为禁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涉毒活动增添了障碍,进而加大了办案人员发现涉毒线索、收集毒品违法犯罪情报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难度,为毒情监测、毒品犯罪预防增加了障碍。从涉毒隐语的基本属性出发,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当前涉毒隐语的发展趋势,从语言学角度,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探索涉毒隐语的识别路径对于禁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法学刊》2018,(1):108-114
目前,毒品犯罪不断发展变化,禁毒工作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禁毒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如何突破困境、迎难而上创新性的开展禁毒工作成为当务之急。禁毒工作、情报先行,遏制毒品犯罪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得情报先行,而毒品检验分析能为侦破、审理涉毒案件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情报线索。通过转变传统的毒品检验分析观念、突出毒检技术服务实战作用、加强毒检技术队伍建设、切实的保障运行经费,有效挖掘与利用毒品检验分析中的禁毒情报,为禁毒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以有效的开展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成为了公安机关处罚涉毒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继承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涉毒违法行为的相关规定,并在调整范围、处罚幅度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解决了我国禁毒法律法规在惩治涉毒违法行为的立法和适用上的部分问题;但从禁毒实务上看,其仍存在立法上的遗漏和适用上的不足,应对其进一步修订并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国人涉毒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毒品犯罪案件已成为外国人在广东省境内犯罪主要的类型,呈现出犯罪主体有组织化、犯罪手段多样化、利用物流快递渠道贩毒、案件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广东警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完善日常管理和重点管控模式、依法将在粤外国人的非正式组织纳入政府管理、建立快递业的禁毒“大查控”体系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在粤外国人涉毒犯罪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受市场利润、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心县的毒品犯罪问题异常严重,涉毒区域逐年扩大,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毒品来源途径多样化,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当前,加强预防毒品犯罪,加大禁毒宣传法治教育力度,依法打击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活动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9.
丹辉  思思 《法治纵横》2014,(15):30-32
有人说,禁毒工作就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旷日持久又默默无闻。也有人说,禁毒民警天天在刀尖上行走.他们个个久经沙场,与邪恶战斗屡屡获胜,他们勇敢机智,无数次周旋于各类毒贩之间,他们因工作要求隐蔽在幕后,他们的经历鲜为人知。近日,记者通过两天跟随伊宁市缉毒民警的采访,与缉毒民警零距离接触,较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涉毒案件的破获,都有缉毒民警血与汗的付出。而对毒贩的狡猾与闪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猛和艰辛,诠释了缉毒民警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3,(11):12-14
近年来,毒品犯罪猖獗。地处苏南的无锡市禁毒工作成效卓著。在"6·26"国际禁毒日行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志新。记者:手头有一则资料——2012年无锡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30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385名,查处涉毒违法人员5435名,缴获毒品折合海洛因102.67千克,侦破贩毒百克以上案件45起,千克以上案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受毒品亚文化和国内外毒品问题的侵袭、影响,社会毒情问题仍处于发展上升态势,特别是未成年人涉毒增多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浙江省禁毒工作会议提出,用特色禁毒文化推进工作。在认真总结多年禁毒斗争实践经  相似文献   

12.
铁路涉毒犯罪现状冯慧董玉民1997年1—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涉毒犯罪嫌疑人301人,其中,重特大犯罪嫌疑人241人,占批捕涉毒犯罪嫌疑人总数的80%以上,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涉毒案件277件356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54%和32%。铁路已...  相似文献   

13.
张红  李兵 《江淮法治》2008,(8):24-25
在芜湖市,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民警,为了禁毒事业兢兢业业,用春风细雨一般的爱润化着一片净土,挽救了无数涉毒人员及家庭,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许。他就是芜湖市公安局弋矶山派出所一级警督、弋矶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贤民。  相似文献   

14.
张颜 《特区法坛》2002,(73):32-34
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毒品犯罪逐渐向我省渗透,形势日趋严重。因此.历年来,涉毒犯罪案件一直是全省政法部门重点惩治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以我们振东区为例,审理的涉毒案件也一度呈逐年成倍上升的势头。振东区是1991年建区的,从我院的统计数据来看,1992年没有一宗涉毒案件;1993年为1件1人;1994年3件4人;1995年11件14人;1996年一下上升到了72件90人,比1995年上升五倍多;  相似文献   

15.
1 案件简介 某年1月22日,某地发生1起涉毒案件,涉毒人员张某被当场抓获,民警在其随身携带的礼品包装袋中发现若干毒品,张某对毒品来源拒不交待。民警将该礼品袋送至DNA实验室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刘博 《刑事技术》2012,(1):54-56
甲基麻黄碱是一种有用的天然产物药物成分,在现代中医药学领域中多有应用。因为是合成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的主要原料之一而被列入了国务院颁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中。甲基麻黄碱作为成品出现在涉毒案件中未见报道,而且将其作为涉毒检材的检验研究也基本检索不到。本文根据一个实际案件,对其基本性质和检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基于DNA检测技术建立的罂粟种属鉴别系统,能准确识别幼苗期罂粟、罂粟植株残渣、罂粟壳和罂粟种子,但针对涉毒案件中稀释液体所含罂粟的DNA种属检验目前尚无报道~([1-2])。本文应用种属特异性SSR荧光引物(simple sequence repeat,微卫星标记)的DNA检测技术,通过提取、扩增方法的优化,从1例涉毒案件送检的罂粟稀释浆液样本中检出SSR谱带并成功破案,为将来涉毒案件中类  相似文献   

18.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根据2004年6月全国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为配合全国禁毒工作,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于2004年9月下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12个省级检察院公诉部门的业务骨干、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和公安部禁毒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各地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对其中大部分问题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对部分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9.
崇拜林则徐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禁毒英雄,禁毒史的学者会告诉我们,他们是洪秀全、林则徐、孙中山……为将毒品这个恶魔铲除,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赴汤蹈火。今天,30年无毒国的历史已成为令人怀念的旧事,我们面前展现的现实是涉毒犯罪日益猖獗,吸毒人数急剧增长。 于是,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投身于禁毒肃毒的科研活动、或致力于帮助人们戒毒这项公益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英雄。 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介绍一批致力于禁毒肃毒事业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论广东制造毒品犯罪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法学刊》2015,(5):20-25
广东省21个地市均发现并捣毁制造毒品场点,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毒品制造地、分销地、消费地和国际的毒品过境集散地。"12.29"对陆丰博社村涉毒"清剿"行动,是广东涉毒重点整治工作的分界点,对比前后阶段制造毒品犯罪的特征,掌握制造毒品犯罪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制定务实有效的禁毒政策,发挥公安机关在打击制造毒品犯罪的前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