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的后现代时期,以詹姆逊为代表的晚期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方式"理论为主导符码、"总体性"范畴为终极视域、"辩证法"为评判范式解析后现代文化现象,形成了一个虽具体表述不一但基本立场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阐释话语,迥异于利奥塔、福柯、德里达等对后现代的论述。这些观点在世界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蕴涵普遍性规律、具有跨越时空的特质,对现实依然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为仅仅是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这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贯穿于卢卡奇的思想体系中,"总体性的辩证法"也成为卢卡奇思想的重要范畴。本文通过解释总体性的辩证法这一范畴,挖掘卢卡奇思想中诸范畴间的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3.
徐冬先 《世纪桥》2012,(9):28-30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与探索,其理论一些方面属于马克思主义,有些方面又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思想。本文就最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思想展开深入地论述,从其继承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内核三方面出发,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相联系,着重地探讨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当代功能,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借鉴这一理论,并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牛新兰 《世纪桥》2011,(3):42-43
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总体性辩证法总想是卢卡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这一思想唤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重新思考,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总体性"是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总体性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的区别,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把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意识看成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手段.认为总体在逻辑上先于事实,要从整体出发,根据总体性范畴来把握历史.卢卡奇高度评价并恢复了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中心位置,但卢卡奇的"总体性"却陷入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沈静 《学习月刊》2010,(14):12-13
詹姆逊是西方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也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在他的后现代理论的建构中.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将后现代现象置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对这一当代社会的特殊历史现象作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张一兵 《唯实》2000,(7):20-22
科西克是前东欧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具体辩证法》一书中说:“战后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最主要的哲学论战是围绕总体性问题展开的”(见科西克:《具体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与青年卢卡奇相比,科西克对总体性的思想起源作了历史性分析。他认为,近代思维中,特别是斯宾诺莎的能动与被动的自然概念里,已包含了总体范畴;而德国古典哲学则对总体性概念作了最详尽的讨论,并使这一规定成为“在论辩中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第21页…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根源或理论基础上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确认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是一切问题研究最基本的前提和出发点。文章论证了实践思维方式决定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总体性方法决定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整体性世界观决定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有整体性,而且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肯定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文忠 《学习论坛》2008,24(9):26-30
拉克劳与墨菲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运动标志着认同政治的兴起与马克思阶级政治理论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一元论政治观的终结.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社会观不完整性,马克思关于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话语是无效的.批判实在论批评了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归结为话语联结与身份认同,把社会主义策略归结为意义颠覆的理论立场,批判实在论对话语理论的批评对我们解读后马克思主义具有诸多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现实世界是其对象,因而实践范畴就具有总体性,它实现着自然与社会、人与对象世界、事实与价值、科学范导与人文关怀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总体性是渗透着唯物主义的。一般唯物主义没有达到哲学的总体性,实践的人本的唯物主义才是总体性哲学。  相似文献   

11.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向夏莹 《世纪桥》2009,(1):95-96
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驱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描述了物化、异化现象之后,接着就去寻找克服异化的方法,这就是“对总体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提出的一种理论学派.它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的总体性研究,展示一幅超越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化解南北矛盾、构建"和谐世界"这一人类社会理想的发展图景.本文就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并对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作出总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存在论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从某种意义看,都是一种中介学说,即关于主体与客体,概念与存在物之间内在关系的中介学说.从他们的理论前提看,虽然都具有批判理论的外观,但是,本质上保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阿多诺,比海德格尔更具有理论自觉:"存在"或"是"在本质上是一种没有具体内容的形而上学中介,否定的辩证法要做的正是回到现实的主体与客体,概念与存在物之间的内在中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与科学发展观方法论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观点的建立和完善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有赖于科学方法论的确立。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具体化,并在结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对西方传统发展观进行扬弃与超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体系,进而为现代系统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哲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后现代情结的批判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 外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与后现代的关系有多种说法 ,学者们主要是从阿多诺的否定性哲学意境出发 ,把他的理论直接指认为后现代理论的一部分 ;很少有学者从阿多诺理论的深层辩证法去揭示其价值建构方面的意蕴 ,而这一点正是阿多诺反对后现代的内在逻辑。本文对阿多诺理论的这两个方面作了批判性剖析 ,指出阿多诺理论在其抽象的否定性理论层面上 ,与后现代的“解构”与“打破”的意蕴是一致的 ;这也是学界主要谈论的所谓的阿多诺的后现代情结。但从更深一层的理论诠释来看 ,阿多诺理论在其本质上是反后现代的 :区别于早期后现代理…  相似文献   

17.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詹明信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重新探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下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发展为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20.
平等与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及其相互联系为我们思考人道问题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不拘泥于某一种学说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将不同文本的话语缀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声音 ,导致形成多视角社会理论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于是有了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等等。美国学者凯尔纳说 :正象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能够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结构一样 ,得到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女性主义也将会提供一种有别于那些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型理论。同样地 ,女性主义也能够修正后现代理论 ,正象后现代观念有助于开创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