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道德的民族性与民族的道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伦理学的研究中,民族道德的属性结构直接表现为道德的民族性和民族的道德性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民族性和民族的道德性可以成为民族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伦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建构。一、道德的民族性民族伦理学研究民族道德现象,首先...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中叶,一门新学——生态伦理学问世。生态伦理学是和传统伦理学相异的伦理学的分支之一。传统伦理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康德的伦理学、穆勒的伦理学,还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究其实质均属于人际伦理学的范型。在传统伦理学中,善恶等道德观念;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等道德范畴;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道德原则;勿偷盗、勿奸淫、公正、友爱等道德行为规范,都主要是针对人与人(或人的社会)的关系而言的。一句话,它是关于人际道德的学说。生态伦理学则不一样,它把伦理学的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道德现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把道德待遇、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类自身扩大到自  相似文献   

3.
如何判定道德标准?这是西方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西方哲学从确定标准的总体原则和具体准则两方面进行研究,前者涉及道德哲学(伦理学)的对象,称为元伦理学理论,后者涉及对价值的看法,是道德哲学中的价值论。一、确定道德标准的总体原则西方哲学家根据对道德哲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而提出了不同的确定道德标准的总体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伦理主观主义、伦理客观主  相似文献   

4.
道德权利是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一个人,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道德理念、原则与规范所享有的社会权利。传统伦理学把义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否认权利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论断适用于一切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确认道德权利范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丰富与发展传统伦理学思想;契合"走向权利的时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促进我国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康德道德哲学遭到了源自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的现代道德理论的激烈批判。哈贝马斯将康德的理性普遍主义道德看成现代道德的典范,而将黑格尔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视为对道德现代性的挑战,并试图在继承、调整和发展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对道德现代性进行辩护。对道德现代性的批判与辩护围绕着理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及个人自主原则等问题展开,其实质乃是道德的个人主义与非个人主义之争。只有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本身,理论上的抽象争论才能获得其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心理     
社会道德原则或规范,是从人们实际的经济关系即利益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对于制约和指导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无疑是有效的。然而,只有当它求得人们的认同,变成人们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道德心理意识时,才能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心理要素及其结构和人们的道德心理功能。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7.
王锡军  赵本纲 《前沿》2014,(21):68-69
纵观古今中外伦理学、伦理、道德与道德观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基本可以将伦理、道德体系和相关的学说、学术体系划分为四种。对伦理道德体系进行科学划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伦理道德现象,明确理想的现实主义需要构建怎样的道德理论体系和道德实体。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服从的发生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学的使命不但要论证道德原则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而且必须回答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如何可能。道德服从是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主体动因和先决条件 ,但道德服从的发生并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要依赖于道德规范的压力、合理的道德控制和个体的道德需求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七期开辟“道德关注”栏目,此栏目主要通过对道德个案或现象的分析来释疑解难。主持人邀请各类专家围绕案例分别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角度对个案进行评述,尽量能从复杂的道德案情中,找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帮助人们去正确对待靠法律手段解决不了的道德纠纷;帮助人们如何正确运用道德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帮助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键康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享受人间独有的天伦之乐,品味人间最为美好的道德文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安康、和谐。希望广大读者关注和支持“道德关注”栏目,积极参与栏目的讨论话题,为本栏目提供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案例或道德现象。 本栏目还设有专家信箱,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或者有什么道德疑惑,请主即来信来电,栏目主持人济世言将竭诚为您服务。 道德热线:(0371)5903641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认识论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平 《湖湘论坛》2002,15(1):26-29
道德认识论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因而更没有赋予它必要的学科地位。本文将试图阐明,道德认识论既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认识论的一种基本理论形态,是伦理学和认识论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一种认识理论;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理论,与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科学认识论和审美认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因而具有其它认识理论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一、道德认识论是伦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伦理学研究中,一般把道德活动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因而把伦理学看作是实践学科,或价值学科,这样,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11.
武卉昕 《理论月刊》2006,(11):51-53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萌芽于上个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这一术语最初在俄罗斯是以对道德进行本体论否定的方式出现的。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进行的有关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大讨论更是从指导思想上确定了前苏联伦理学发展的方向。以德波林派的胜利而告终的讨论在指导思想上指明了前苏联伦理学的发展方向。而阿克雪里罗得关于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观点也成为20世纪60年代确立全人类道德原则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道德的最终根据,中西方伦理学史中的不同学派都从各自的人性理论出发论证自身伦理学及其基本道德原则的"道德性"或"合理性",规定道德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但是,只有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才能正确说明道德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分别从逻辑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来说明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为伦理学通过设计而使人性向善提供理论支持。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可能性的分析对于提升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至少有两个重要启示:其一,坚持人是有限的道德人,并以此为基础把道德建设置于可操作的现实之上;其二,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提升违背道德的成本从而防止某些地方或某些方面道德领域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法律实施中道德因素的作用□王莹法律与道德分别是法学和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道德在法律...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迁移     
文化在流动中撞击、融汇和开发,道德也有如此现象,我们把这种道德现象称为道德迁移。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诠释道德变动与进步的缘由,以及角色转换与道德适应的相互关系的一个新途径。 一 社会流动中的道德认知方式 道德迁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由于角色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产生的善恶观念、价值体系的贯通、融合或升降等异动情况,是社会主义流动中的一种新的道德认知方式,和进入新角色状态后的社会化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信息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力苗 《前沿》2005,(8):259-260
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的信息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了信息道德的涵义,并根据有关以义务为基础的伦理学理论提出了图书馆员信息建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萨·巴特尔 《前沿》2006,3(1):189-192
民族伦理学是专门研究民族伦理道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基本属于描述伦理学类型。民族伦理学要成为真正的描述伦理学,首先必须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描述各民族的伦理道德现象;其次要通过伦理道德现象的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道德关系,正确把握各民族的道德语言、道德思维和道德习惯等民族道德本质化的内容。前者可称为浅层民族伦理学,后者可称为深层民族伦理学。  相似文献   

17.
道德人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人格论唐凯麟一“人格”一词,来源于拉〕文Persona,其原意为舞台上用的面具。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显现出的行为;二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人格”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为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许多学科所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军院校军人伦理学教科书中,关于军人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很不一致。主要观点有三种:(1) 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军人道德的基本原则。理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军队,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才能体现我军伦理道德的无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19.
“义”与“利”是伦理学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对道德建设的现状则褒贬不一。如何估价我国社会道德的现状,是否经济发展必须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加强道德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否就会冲击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能否相容?研究和解决目前存在的利益与道德的矛盾,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它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规范和评价人的行为,调  相似文献   

20.
陶立霞 《前沿》2014,(9):46-49
道德合理性是对道德何以可能的回答,是伦理学的基础问题。康德诉诸实践理性的先天分析,构建了以道德法则为原则,以主体人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对道德合理性进行了卓越论证。康德理论的重要成果和遗留问题,对后来西方伦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是现代性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一些现代理性主义者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中,继承并深化了康德这一思想,如哈贝马斯。人类社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道德考验,道德合理性的构建,不仅是理论的期盼,更是现实的祈求。在此意义上,有必要对康德的道德合理性构建思想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