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03,(8)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  相似文献   

2.
穆东升 《中国人大》2013,(15):39-3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则是根本的根本,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坚持的坚实保障、得以完善的根本依靠、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人大与人民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始终密切联系人民、忠实代表人民、倾力造福人民。人大行使好权力必须密切联系群众。首先,人大来自于人民群众。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权由  相似文献   

3.
<正>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是群众感受社会制度优劣、判断社会公平与否的基本标准,与国家兴亡、政权巩固密不可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伴随长期快速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7,(4):5-5
中国古代哲人的睿智,永远给后来的国人予丰厚的政治养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两条著名的著名古训,皆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时,就引用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深沉的名句.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56-5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文中引用解读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已的旗帜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峰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是要强调,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相似文献   

6.
读《公民导刊》2012年第5期"特稿"栏目5篇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的通讯,最深的感想就是,代表为民履职义无反顾!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依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是每一个人大代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在讲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根本因素”时,引用了一段古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七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两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权力在民的国家体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本源。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权力的运用,都要始终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受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人大工作的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对人大宣传工作的认识,使人大宣传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连续五年被省、市人大评为人大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笔者结合人大工作实践认为,要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好以下四种关系。——正确把握制度、权威、作为、宣传四者的关系。长期以来,"要想有权威,必须有作为"的说法,在各级人大中十分流行。那么,人大权威究竟源于什么?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可见,人大的权威是我国国家制度中所固有的,而人大权威来自于作为这一观点只能说是人大工作者自励的口号,昭示着人们要忠于职守,积极作为,不可妄自菲薄。国家制度赋予人大以权威。人大工作者如果不去行使权力,那就是以其不作为损害了人大的权威。如果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实说的就是人心应是相通的,且这里的“通达”是双向互动的,不论职位如何之不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是“民忧者”,通过他们向“忧民者”反映的就应是民众的心声,他们在“两会”上的议案提案、讨论发言,就是民众传递心声的好通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受人民委托、向人民负责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维护民利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在近日召开的抚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委办联席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媛对《民情民意快报》工作进行调度。抚州市三届人大常委会自去年9月产生以来,为进一步畅通民情民  相似文献   

12.
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做好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承认或不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就是不承认或不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力。动摇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就是动摇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和监督等职能,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李鹏委员长  相似文献   

13.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开展监督,是人大与"两院"关系的宪法定位所决定的。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从权属、赋权、行使和制约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司法权的运行框架,同时赋予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对"两院"的监督权,以监督和支持"两院"正确行使司法权,确保"两院"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充分行使好人大对"两院"工作的监督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14.
人大监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法定重要职权,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居最高层次,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近几年来,全疆各级人大不断实践、思考、总结,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其中跟踪督办就是一个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的得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3月9日,李鹏委员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常委会在工作中始终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定要在人大工作中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同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常委会要在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一定要把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大工作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体现民意结合起来,更加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吉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监督法》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如何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本文作者重点从巩固国家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权力的自然属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法律责任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代表通过人大行使权力,人大因此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民主形式中,人大民主无疑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民主形式,其以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9.
履职承诺     
正"承诺"是目前代表履职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热词",也是不少地方人大探索代表工作的"热点"。各级人大代表能否切实行使好自己的职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体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能否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20.
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要问民之忧、解民之难、纾民之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人民"一词贯穿始终,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当前,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我区法治社会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