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习龙 《求索》2014,(9):138-142
近代私人文献蕴涵着丰富的宝藏.目前对官修史书编纂特点的研究还没有跳出官方档案的窠臼,所得出的近代官修史书编纂已经衰落,官修史书编纂体制和程式已经僵化,官修史书编纂的成就不足等观点,并不能涵括近代官修史书的实况.官方档案只是揭示了官修史书编纂实态的部分情形,如果我们能将眼光投向私人文献,史料的尽量扩充会对我们分析和总结官修史书的特色和成就形成丰富的证据链.近代官修史书种类繁多,包括国史、实录、圣训、会典、方略、正史等,每一种官修史书的编纂都与近代史馆的成熟与发展密切关联.近年来,有些学者已经注意采用私人文献研究近代诸种史馆的运作机制、人员构成、史料征集制度、奖惩制度等,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搜集私人文献留下的丰富的有关官修史书纂修的史料,包括体例、内容的讨论与协商,编纂宗旨、思想、方法的争论与交锋,史料征引的讨论等.但既有的研究明显体现出厚薄不均、轻重有失的特点,这势必会妨碍对近代官修史书编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罗彩阳 《传承》2009,(4):126-127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提出了许多异于传统的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繁盛,《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是其史学思想的结晶,其中体现了他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的史书编纂方法。  相似文献   

4.
史书的种类     
《天津政协公报》2012,(6):14-14
<正>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相似文献   

5.
《近思录》是一部有目的有系统介绍北宋四子思想的语录体编著,虽说绝大部分内容不是原创的,但在篇目结构、卷次编排上却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价值,成为后世理学要籍编撰时仿效的范本《。近思录》各卷篇名与本卷内容非常吻合,各卷纲目与《大学》纲目相发明,分类编辑利于读者“近思”;它是整个儒学深造的阶梯;朱熹、吕祖谦的学术地位、理学思想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6.
鱼豢述著《魏略》、《典略》(下文合称“二略”),是陈寿三国史《魏志》撰写的主要依据。“二略”今已不存,是一书,抑或二书,诸家征引、议者,尚存歧异。首先是诸家征引的剪截,“二略”互出兼录。《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后汉书》李贤注,以至《通鉴》胡注等,既引《魏略》,又引《典略》。又类书如《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的史事编纂,亦广为摭采。其中《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有鱼豢《魏略》、《典略》、《魏典  相似文献   

7.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提出了许多异于传统的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繁盛,<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是其史学思想的结晶,其中体现了他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的史书编纂方法.  相似文献   

8.
疏义梅 《传承》2010,(18):154-155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是现存庐州府地区卷数最多,篇幅最大,纂修较翔实的一部官修志书。这部志书是继《(嘉庆)庐州府志》八十余年后续修的庐州府志书,该志资料宏富,编排合理,为清代佳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左传》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分的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深沉的忧患意识、敬德任贤的思想和实录的审美原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清初野史笔记多记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从而激起吴三桂“冲冠一怒”,勾引清兵入关。官修史书《明史》亦将此事作为吴三桂降清的转折。自《明史》定稿后,二百年间史家罕有异议,故1944年郭沫若撰《甲申三百年祭》时指出:刘宗敏“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就是这位刘将军。”解放后出版的某些著作虽不再把它说成是吴三桂降清的唯一原因,但又成了农民军将领“腐化”的证明。总而言之,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似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11.
自孔子著《春秋》,特别是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传世以后,史学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显学”。历代王朝将历史列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把前朝的历史典籍作为必读书。有的皇帝不只读史,还组织学者编纂史书。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宋神宗指令司马光编纂的。  相似文献   

12.
高明峰 《青年论坛》2004,(1):125-127
本文主要从《文选》的编纂 ,《文选》的版本、校勘与注释 ,《文选》所录作家作品及文学体类、文选学史等方面 ,对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作了述评 ,并对当前文选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藩淹贯经史、著述等身,其《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尤具深远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国朝 汉学师承记》的撰著背景、主要特色、地位和影响以及《国朝 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的撰写动机、编纂特色 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过常宝 《求索》2007,(10):165-167
《周易》是由巫卜人员根据多种占卜方式编纂而成的,它的卦爻辞中包括了象占、谣占、史事和占筮实录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周易》的卦爻辞显得颇为杂乱,甚至有些相互抵牾,但《周易》的文体也由此表现出以象征和历史比附为主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集韵》、《类篇》是宋代官修的韵书与字书,两书之所以能够成书于宋初,与宋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初年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君重视文教事业,科举大兴,出版技术成熟,校勘事业繁荣,儒学复兴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促成两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橡槚山人等。万历二十七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官宦世家,卒于康熙八年,享年71岁。丁耀亢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理论家和诗人。少孤负奇才,弱冠为诸生,主要作品有《天史》、《续金瓶梅》、《表忠记》、《出劫记》、《逍遥游》、《陆舫诗集》、《江干草》、《归山草》等百余部名著诗集。丁耀亢早年投董其昌门下,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奇才,诗文书  相似文献   

17.
岳拯士 《前沿》2014,(1):221-222
宋代进士登科记,大多散佚,现有龚延明教授、祖慧教授编纂《宋登科记考》一书,嘉惠学林。但因宋代登科人数多,且散见于各种文献,难免有所遗漏,笔者就所查阅到而《宋登科记考》未收录的登科进士做一补正。  相似文献   

18.
正窗外已是秋风黄叶,一年又要过去了。细算起来,历时三年,编纂《(论语)类篇》至今总算大体就绪,可以嘘一口气了。转头回顾,我所思考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三个:为什么要编纂《(论语)类篇》?怎么编纂《(论语)类篇》?在《(论语)类篇》中如何解读德性文化?一、孔子的形象,几经浮沉。在政治搏击的风浪里,以阶级斗争的眼光看,我们曾经有过历史的疑惑:孔子是  相似文献   

19.
房厚信 《求索》2012,(5):86-88
专题性文言小说总集往往因为其从历代史料、笔记、诗话等作品中截取素材以及较为强调传信、实录的审美特征,使得作者无法像通常意义上的创作主体那样获得自由表达的空间。而冯梦龙却能在《智囊》中采用题材的重组粘合、情节的删削提炼、行文的润色修饰、标题的增补重拟等编纂方法,对原素材进行再创造,呈现出与以往众多类书和笔记专集不同的编纂体系,展示了冯梦龙卓绝的编纂才能。  相似文献   

20.
一、官修通志康熙《云南通专》是书凡三十卷,首一卷。题范承勳等修,吴自肃、丁(?)纂。其《凡例》曰:“《云南通志》修于癸亥年(公元一六八三年),彼时秩序恢复(平定吴三桂反清乱事)未久,文献残缺,虽纂未全,但钞未刻,令特广为搜罗,细加核定”。范承勳、王继文二序亦谓:癸亥旧本,仅袭旧文,据摭近事,遵部限而上之,未及精详,尚多缺略,乃续为纂修。则此为续修之本,以康熙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具题进呈,(见本书卷首),次年雕版。按:鄂尔泰咨覆安南国王书曰:“滇省《通志》,于康熙二十二年奉旨纂修,前督部院蔡(毓荣)纂成单本,具题送部,康熙三十年,前督部院范(承勳)更加考定刊刻,已久颁行”,(见《故宫史料旬刊》第二期。)即谓此书。惟《四库提要·地理类》谓:康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