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与恩格斯考察工人阶级的概念、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阶级的生产生存状况,提出了阶级斗争与阶级解放的理论。而卢卡奇的研究强调主观意识,遵从物化意识——总体性意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意识革命的逻辑思路。这是一个明显的重大偏移:从社会存在滑向了个体与主体,从有意识的"阶级"滑向了阶级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马克思解构了资产阶级自由观,实现了自由观的革命。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特质,对于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自由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马克思解构了资产阶级自由观,实现了自由观的革命。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特质,对于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自由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体性"是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总体性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的区别,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把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意识看成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手段.认为总体在逻辑上先于事实,要从整体出发,根据总体性范畴来把握历史.卢卡奇高度评价并恢复了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中心位置,但卢卡奇的"总体性"却陷入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思想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物化与阶级意识思想,而物化与阶级意识也是马克思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卢卡奇物化与阶级意识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之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对卢卡奇物化和阶级意识思想的研究,对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理论有三个向度:历史向度、阶级向度和个体向度。从历史向度看,人的尊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尊严;从阶级向度看,阶级社会里人的尊严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只有唤醒阶级意识和实现解放,才能获得尊严;从个体向度看,群体意识的觉醒依赖于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是实现人的尊严的基本条件,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尊严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以往人们更多地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同马恩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目前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莉 《理论学刊》2020,(5):32-39
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是实现妇女的经济解放,因为经济解放是一切解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正是基于这一理路,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对两性关系和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历史考察和思想探索。马克思晚年的这些可贵探索和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豆星星  谢勇 《求实》2012,(2):8-11
自由是马克思的核心价值观,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是马克思一生革命实践不懈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法律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有:法律是事物法理本质的反映,是自由的实现;法典就是人们自由的圣经,自由的保障依赖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确定自由的界限。马克思法律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已初步生成。从生成理路来看,马克思将人的解放确立为革命的最高目的,并致力于探寻社会革命实现的具体路径。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置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探讨以及马克思最终选择了"社会"而非"政治"的根据,彰显马克思社会革命思想的实践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又批判了黑格尔政治哲学,其政治思想是以对黑格尔近代社会政治理论进行批判并实现全新转折为起点的。在对市民社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认识到:国家不过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政治革命、政治解放是有限的,必须进行不停顿的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目标,而无产阶级正是完成人类解放任务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在波兰无产阶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活动时期,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波兰无产阶级党的密谋主义、批判第二国际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以及反思俄国革命和列宁的无产阶级建党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自发性理论,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由此出发,群众概念成为卢森堡自发性理论的核心概念,她指出应该尊重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导地位和首创精神,强调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主体力量,强调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参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瑶 《世纪桥》2010,(1):60-61
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他们的理论是在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背景下产生的,二者的结合,对于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青年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以物化和物化意识是主要内容和出发点,以唤醒阶级意识和实现意识革命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走近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青年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从中可以看出其继承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并不单纯是哪一个命题所能概括的,而是一个以实践为核心、以社会关系为现实内容的整体学说。马克思以需要为逻辑起点,论述了人在需要的生理驱动下进行劳动,进而论证了人的劳动本质及其"自由自觉"属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和人本质的丧失,提出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恢复劳动的自由自觉属性。在这里,马克思实现了人的本质由劳动到实践的升华。马克思正是在这一系列论述过程中逐步建构了以实践为核心的人的本质学说,展现了由需要到人的劳动、再由人的劳动上升到实践范畴、最终落脚到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上的逻辑建构过程,体现了人的本质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能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领导权问题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探索并回答了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问题。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者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决定了其对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在革命中坚持独立的领导地位,在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后,更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充分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他战斗者的革命姿态始终激励着后来的人们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马克思终其一生创作了极为严整和科学的理论,为人类文明宝库增加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思想。值此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借此契机继续发扬马克思战斗着的革命精神,继续坚持马克思彻底的批判精神,继承马克思追求真理的品质,贯彻马克思的劳动人民立场,坚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念。同时,还需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与时代前列的中国来说,我们更需要加强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造成了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集中体现在近代哲学形式与内容的二律背反。近代哲学从认识论出发探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物化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导致了近代哲学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出现克服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从而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的成熟形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其超越资产阶级哲学的根本所在。在笔者看来,卢卡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分析是极其深刻的。但是,由于局限于黑格尔哲学的视域中,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阐释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许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考与阐释都离不开共同体思想。因此,想要真正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于西方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年代,而无产阶级的日益崛起进一步催生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论述包罗繁复,而在不同著作中所涉"共同体"具体内涵不一,由此形成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四种具体存在样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为评估社会发展提供衡量标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现实路径,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