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家腐”顾名思义,即“家族式腐败”,指的是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家族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员,依仗其权势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以致成为一种家族式犯罪,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间的一种腐败形式。“全家腐”的诱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家风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风,是指家庭的一贯作风。在人们心目中,领导干部的家风状况,不是普通意义上家庭中的小事,它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事实上,领导干部及其家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与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的形象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由此看…  相似文献   

2.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总结腐败的规律性特征,提升当前和下一阶段反腐败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分高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生活腐败相互交织,具有明显的主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类型特征,汇聚而成高级领导干部腐败犯罪的“大数据画像”。政治权力异化内因、政治生态恶化诱因和政治监督弱化外因是腐败犯罪生成的重要原因。强化腐败惩治增强“不敢腐”的法治震慑,优化腐败预防增强“不能腐”的机制保障,改进廉政教育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一体推进廉洁治理。  相似文献   

3.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领域,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搞腐败也有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如果腐败者仅以微小的成本投入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并且被查处的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边腐边升”,“越腐越升”,就会诱使更多的人走向腐败深渊。只有不断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当“腐败成本”高于其收益时,才能真正使那些想涉足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一、必须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所谓腐败的直接成本,即实施腐败行为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有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紧靠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能任意开支国家的巨…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一个个贪官相继浮出水面,人们在众多的腐败案件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夫妻联手作案比例很高,在许多贪官的后面,都有一个推波助澜的“贪内助”。在谈论领导干部腐败,特别是“全家腐”时,很自然地将话题对准“贪内助”这个角色上。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些“贪内助”贪得无厌,枕边吹歪风,利用丈夫的权力影响谋取不义之财,从而害了丈夫,害了整个家庭。究竟是当官的丈夫是“全家腐”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被称为“贪内助”的女人们才是导致“全家腐”的祸水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透视最近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媒体披露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当家却不怕柴米贵”,在职务消费方面挥霍无度,花钱如流水,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  相似文献   

6.
各级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执法机关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表明,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提供方便牟取非法利益,已经成为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手段之一,也是导致干部本人“中箭落马”的一块沉重的坠脚石。据前不久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谋利是当前消极腐败三个突出问题之一,足以证明这个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地步。 掩耳盗铃的伎俩 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牟取利益提供方便的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层管导真本…  相似文献   

7.
张正耀 《学习导报》2011,(10):48-49
腐败,历来为老百姓所不齿。腐败,也是领导干部家庭悲剧的主要祸根。分析一些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有些是领导干部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也有些是败在家庭、毁在亲情。防止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的腐败行为,给领导干部家庭防腐提个醒至关重要。腐败,既有"前厅冒烟"的教训,更有"后院起火"的悲剧。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违纪违法,其配偶、子女、亲属敛财受贿、胡作非为。  相似文献   

8.
一从涉及领导干部的诸多腐败案件中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干部腐败必然伴随道德败坏。干部腐败的原因有许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追求的淡化、弱化甚至是虚无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德先腐,而权后败。因此,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干部素质和党的执政能力、抵制腐败、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4,(18)
最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的资深检察官们总结出当前腐败的16种“新花样”。进行分析后认为,一些腐败“新花样”的性质,按照现行法律难以定罪,急需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予以明晰。支付“劳务费”、“信息费”等。行贿人向某领导“求字”,请该领导为自己公司的一个庆典活动“题词”,8个字8万元。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后,对方办公司,请他“介绍信息”,然后以“支付信息费”的名义,给他价值10万元“干股”。巨额受贿,小额回赠作掩护,美其名曰“礼尚往来”。某县级市副市长为他人谋利后,对方送上了数万元。过年时副市长回赠一件近千元的衣服,…  相似文献   

10.
林喆 《廉政瞭望》2012,(15):42-43
新特点:把腐败埋在制度中,近年来,国内瘸败出现新特点:腐败出现制度化。一些官员为了给其谋利行为披上“依政策、制度办事”的外衣,事先将其利益设计存政策、制度中,这样谋利的过程就成了“依政策、制度办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然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庭既可以是让人感受温馨的港湾,也有可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在主观上"不想腐",才能避免出现家庭悲剧,维护家庭幸福。而筑起"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离不开领导干部家属的真心理解与主动配合。廉政教育:官员是核心,配偶是重点近年来,"家庭腐败"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解放军报》日前刊文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有一种腐败现象引人关注,就是同一职务前后任的领导干部相继落入法网,人称这种现象为“前腐后继”。认真剖析这些典型案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探索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前腐后继”何时休?中国有一句古语:“见不贤而内自省”,意思要从犯错误或犯罪者身上吸取反面的教训,引为鉴戒,省身律己,防患于未然。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不仅不能“人病我防”,而是步其后尘,变本加厉地为自己大捞特捞,最终将自己送上被告席。“前腐后继”最典型的案件发生在贵州省,…  相似文献   

13.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领导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家风是什么?"自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推出一系列特别报道后,四川省也启动"向幸福出发——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省各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9):70-72
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被查处后,人们注意到有不少案件“拔出萝l、带出泥”地牵出了其秘书的吭桩活动。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腐而不败”现象种种“腐而不败”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是长期腐败没有得到及时、果断的查处;有的是在此地此部门长期腐败,群众反映强烈,便调到彼地彼部门继续工作,即“易地做官”;有的是腐败问题已相当严重,不但没有得到坚决查处,相反却被提拔重用,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在几年来被查处的大案要案中,是屡见不鲜的。号称“南粤第一案”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东莞市委书记欧阳德违法犯罪案件,是一个典型的越腐败职务越升的案例。欧阳德是在“文革”后,从公社党委书记到县委书记、地区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6.
4月7日,泾源县举行首次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廉政考试,来自各乡镇、县直机关部门,今年拟提拔任用的60名正、副科级职务的领导干部参加“会考”,以此加大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力度。从2010年开始,泾源县在全区率先实行新官上任廉政考试制度,一改反腐事后惩罚,变反腐事前预防。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客观上存在诱发腐败的多方面因素。如何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铲除腐败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思考之一:从抑制腐败的动机入手,构建起“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就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来讲,是私欲与权力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教育扼制私欲。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使领导干部摆脱人际关系的羁绊,更好地履行职务,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交流”制度应运而生。在过去,领导干部异地任职好处可以列举出很多很多。例如,可防止政治上的拉关系,寻靠山,攀龙附凤;组织上的任人惟亲,“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经济上的拉拉扯扯、投桃报李、行贿受贿等等。今天的干部异地任职显然也仍有其积极意义,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搞腐败总不那么容易,总有一个适应和培植的过程。这样至少可以增加某些贪官腐败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