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稳操胜券而连任,既表明了俄罗斯民众对其执政方针的肯定,也使普京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继续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使改革方针逐步调整和更加明晰。经过了叶利钦执政时期的探索和迷茫,普京正试图开辟一条俄罗斯复兴之路。普京认为,“目前俄罗斯复兴和蓬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政治领域。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也应该拥有这样一个政权体系。”面对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民族分裂主义和地方分离主义甚嚣日上的局面,普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首先是加强国家垂直权力体系,调整…  相似文献   

3.
范建中 《唯实》2001,(2):43-49
普京的治国目标和国内政策取向2 0 0 0年 5月 7日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俄罗斯新世纪的首任总统 ,普京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带进 2 1世纪。对于这一问题 ,普京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言论已作出了回答。普京的战略目标是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富强的民族 ,即“强国”和“富民”。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精疲力竭”,“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1他说 ,俄罗斯已不…  相似文献   

4.
3月26日,普京在俄罗斯大选中获得52.94%的选票,当选为俄联邦第三届总统。在选举宣传中,普京许下一个“在法律专政”下建立“强大的国家”的诺言。苏联解体后一直饱受经济动荡和内政不稳之苦的俄罗斯人民对这一承诺关注有加,希望普京尽快以具体的政绩来兑现诺言。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俄罗斯政局的基本特点1.普京的总统垂直权力体系基本确立,同时又面临诸多变数。普京执政以来,通过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各种有碍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势力,确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权力体系。这种权力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现实选择。它以现有的宪政体制为基础,保证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强势地位。普京的权力体系在稳定中逐步加强完善,但也存在诸多变数。从外部因素看,普京的“强人政治”,尤其是一系列加强中央权力的行政改革遭到了西方的指责和批评。俄罗斯先后出现的“可控民主”、“主权民主”等概念,是对西方国…  相似文献   

6.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屈月 《党建文汇》2001,(4):40-40
随着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俄罗斯经济形势全面好转,通涨率得到了控制,卢布汇率基本稳定,2000年GDP增长率为7.5%。与前些年相比,这是一种跳跃性增长。普京主政仅300多天,就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外交有序的新局面.这是罕见的。普京的成功,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普京上台后,他认为核心的任务就是稳定国家政权和强化国家权威,而阻碍国家政权(确切地说应该是阻碍总统执政)最明显的三大势力是:寡头势力、地方与民族势力以及政党势力。一、三大势力1.寡头势力。在俄罗斯私有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投机分子(大多是苏联时期的精英)借助自己的地位为自己谋取利益,渐渐地发展成为后来的寡头,甚至是寡头集团。20世纪90年代初期,寡头们就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工业和传媒帝国,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中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是他们最风光的时候,他们不仅能够左右国家政权,而且能够通…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22):13-15
2012年是世界性的大选年,世界上不少重要国家都要“换届”。而如今,备受关注的俄罗斯大选“悬念”的结局似乎已被提前揭开了。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总统梅德韦杰夫玩了一出俄罗斯版的“二人转”:梅德韦杰夫宣布放弃参选连任,支持普京出选下届总统;普京则当场承诺,一旦自己当选,下届总理将是梅德韦杰夫。  相似文献   

10.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经济秩序,强化中央权威。几年来,普京的拨乱反正和治理整顿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的支持,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外交更加灵活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然不喜欢俄罗斯的特立独行甚至“离经叛道”。他们既害怕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又不满俄罗斯“脱离西化的道路”。因此,近年来西方政要和媒体对俄罗斯的批判连篇累牍。他们批评俄罗斯政府“压制民主、控制传媒、损害人权、打压反对派、破坏司法独立、压制非政府组织、阻碍他国的民主化进程……”认定普京“在民主上退步,…  相似文献   

11.
在俄罗斯,寡头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近十几年来,伴随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寡头们借助国家经济私有化之机攫取了大量财富,他们不但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还企图操纵社会的政治走向,严重影响着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普京总统上台后,向寡头们发出明确警告:“赚钱可以,但不要参政!”然而,腐败与寡头如形影不离的一对兄弟,至今仍是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12.
陆雅茹 《世纪桥》2006,(6):9-10
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其活动规模之大和参与单位数量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今年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共有207项活动。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胡锦涛和普京还共同出席了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足见两国元首对这项活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持续衰退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俄罗斯现象”,也成为经济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在 1 991年前 ,西方和当时苏联的一些学者把经济衰退的根源归结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是“万恶之源”,自由市场经济是扭转经济倒退的灵丹妙药。而在俄罗斯彻底摧毁中央计划经济制度 ,推行自由市场经济近 1 0年来 ,经济不仅没有增长 ,反而大幅度下跌 ,一下倒退了 2 0年。俄罗斯经济衰退的根源是什么 ?今年 7月 ,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认为 :迟迟不改变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是俄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高税…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15.
崔宪涛 《学习论坛》2000,(11):28-29
巨额的外债已成为俄罗斯的心腹大患,这是前苏联或者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留下的“庞大遗产”,它不仅使普京新政府一开始就面临着深重的债务危机,很难再得到外国新的贷款,而且将使国家和人民年复一年地勒紧裤腰带,拼命地攒钱偿还递加的本金和利息。国家经济成了典型的“还债经济”,其严重程度将比80年代拉美国家有过之无不及。正如2000年5月英国《外事报道》周刊一篇文章所说:“在一片欢呼声中,人们已经忘记,俄罗斯面临的债务危机可能使所有好消息变成坏消息。” 究竟俄罗斯目前的债务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从巨额外债的形…  相似文献   

16.
吴淑华  黄怡红 《世纪桥》2012,(13):122-123
普京于2012年5月7日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在历任两届总统(2000—2004,2004—2008)和一届总理(2008—2012)以后,普京再次回到了国家权力的峰巅。他承诺继续促进俄罗斯经济的稳步增长,建立一个现代的、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增加公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工资,促进人口增长,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今非昔比,普京政府当今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更加困难、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俄罗斯。2012年,普京遭遇了仕途中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解决国内的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复杂的对外关系是普京政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一、普京政府的新闻理念及其管理举措普京的治国方略是“弘扬俄罗斯思想,加强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其治国思想同样体现在传媒领域,普京提出了“媒体是国家服务者”的理念和“国家传媒”的概念,实施惩治传媒寡头的传媒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回收传媒的控制权。1.整顿传媒秩序,惩治传媒寡头。传媒寡头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私有化的产物。在叶利钦执政时期,媒体寡头控制了国家的主要传媒资源,造成信息垄断和混乱。普京上台后,即着手开始整肃媒介市场,采取措施逐步瓦解媒介垄断集团和国际资本势力,力图收复对大众媒介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8.
普京的治国方略是“弘扬俄罗斯思想,加强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其治国思想同样体现在传媒领域。普京提出了“媒体是国家服务者”的理念和“国家传媒”的概念,实施惩治传媒寡头的传媒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回收传媒的控制权。整顿传媒秩序,惩治传媒寡头。传媒寡头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私有化的产物。在叶利钦执政时期,媒体寡头控制了国家的主要传媒资源,造成信息垄断和混乱。普京上台后,即着手开始整肃媒介市场,采取措施逐步瓦解媒介垄断集团和国际资本势力,力图收复对大众媒介的控制管理权。从2000年5月起,普京政府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9.
当初,普京总统接管的俄罗斯是一个已经近乎破产的国家:金融彻底崩溃,卢布和美元比值从0.86兑换1美元跌到8000卢布兑换1美元,几乎已变成废纸;日本乘机以巨额外资引诱俄罗斯放弃北方四岛,西方国家以能否加入WTO要挟俄罗斯开放资源;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在车臣问题上威胁俄罗斯不准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放飞了大批美国鹦鹉,试图摧毁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独立价值观,等等。可是普京总统带领俄罗斯人民走出了困境,一个日渐强大的俄罗斯再次屹立于欧洲东方。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在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世界的"稳定弧"构想,俄罗斯<真理报>、<晨报>、<消息报>、<红星报>、<总结>周刊和俄罗斯国家网等主要新闻媒体都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稳定弧"构想并非普京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用意."稳定弧"构想的实质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包括了俄、中、美、欧等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世界性安全体系.从"稳定弧"构想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普京当前对外政策的几个基本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