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电商扶贫日益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抓手。从扶贫开发工作的阶段性、多维性与空间性特征出发,探讨农村电商以持续增收的共建机制、内生动力的共治机制与城乡双赢的共享机制,助力相对贫困主体实现三重减贫、赋能发展以及统筹协调的减贫目标。以锚定阶段性目标的"三重减贫"、着眼多维性需求的赋能发展和对标差异性空间的统筹协调为路径,农村电商将有力推动相对贫困问题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王曙光  杞迪 《长白学刊》2022,(6):98-108
民族聚居特困区乡村振兴与减贫的有效衔接对于实现扶贫效果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凉山州作为典型的民族聚居特困区,长期存在区域发展障碍、贫困人群文化意识落后和社会公共品供给不足等严重问题。而其脱贫和乡村振兴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发展特色产业突破区域发展瓶颈、补齐教育短板实现扶贫扶智、实行易地搬迁走出贫困陷阱、保护和活化文化遗产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四个方面。未来民族特困地区应构建一个“产业—教育—生态—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框架,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中央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立即奏响向“绝对贫困”发起全面“总攻”的号角。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县委审时度势,结合县情,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三大战略,实现“减贫摘帽”目标的决定》。务川...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将是长期任务","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可见,缓解相对贫困不仅是我国扶贫脱贫工作的新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长期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江苏如何建立缓解相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这场扶贫攻坚战能否限时打赢,决胜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更要切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等要求,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脱贫成效,把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中,要注意防止几种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7.
县域绿色治理是国家绿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县域绿色治理可从“场域—结构—过程—政策”四个维度“激发—整合—凝聚—转换”绿色治理能量,并通过“四维”同频共振,趋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治理目标。县域绿色治理应以绿色能量场重塑绿色治理场域,基于合作关系重构绿色治理共同体,优化绿色话语实践流程以重塑绿色治理过程,完善绿色政策以重构绿色治理工具等四维路径,实现县域绿色治理运行场域、运行主体、运行过程和运行工具的创新,旨在优化县域绿色治理体系,提升县域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展主义所构建的“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话语体系,是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主体性缺失、传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丧失主体性,加深了其贫困程度。“绿耕”在湖南D村利用少数民族社区优势文化资产开展社区资产建设,重拾文化自信心,凭借社区内生动力推动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在社区文化资产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局内人"的视角理解社区文化脉络及其发展困境,从而打破发展主义“客体化”的运作逻辑,赋权社区民众,实现社区的主体性发展,并拓展城乡互助的社会资源网络,有效推进社区减贫。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遵义市委、市政府随即确定2014年务川自治县实现“减贫摘帽”目标。为此,务川自治县委出台了《关十强力推进“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二大战略,实现“减贫摘帽”目标的决定》和《关于开展“帮一带一”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举仝县之力克难功毕,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10.
胡彩娟 《求索》2022,(4):95-101
无论是巩固脱贫减贫成效,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都必须在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这就要求坚持精准方略。进入数字化时代,借力数智平台破解减贫共富进程中的精准化难题是时代的选择,需要从对象自身、发展环境和认定标准三个维度把握精准减贫共富的逻辑起点,分析基本策略、关键难点和可行路径等基本理论框架。对浙江省文成县“小康码”系统应用实践的跟踪调研表明,数智平台有助于破解减贫共富精准化难题,推动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减贫经历了以防治饥荒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保险和福利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减贫阶段、市场化改革与国家推动相结合的减贫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为减贫目标的如期实现蒙上了一层阴影,国际减贫形势依旧严峻,减贫动力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2.
减贫消贫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广西因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滞后。在精准脱贫中面临脱贫主体意识淡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难度较大、脱贫资金需求量大、产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多、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等诸多困难。因此,要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脱贫,必须提高脱贫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责任,推广参与式扶贫;提高脱贫对象内生动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脱贫产业培育能力,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扶贫风险保障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23,(6):30-32
湖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迭代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力破解农村缺人才、农民缺技能、农业缺项目等瓶颈问题,科技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做法成效“三对接”确保精准选派,在全省率先向二三产业拓展。探索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科技特派员精准选派模式,在全省率先将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拓展到工业和服务业。一是对接“供和需”多向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度贫困问题背后折射出的非经济因素日益凸显,伴随精准扶贫进程而出现的贫困概念的泛化、经济理性与公共价值的矛盾、乡土逻辑与现代性的冲突、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脱贫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要进一步厘清。同时,伴随这一进程出现的政策依赖、资金依赖、技术依赖、心理依赖等现象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诸多阻滞,经济贫困转向文化贫困、精神贫困的负外部效应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重新回归和审视精准扶贫的过程性策略,强化贫困户精准识别,围绕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发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同时,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深度推进。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任务交叠,中国化的“协同治理”理论在“三农”问题治理中具有了新的运用场域,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形成了协同推进的逻辑关系和治理目标。在此,尝试将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置于“协同”的语境,从时序相交、场域叠加、制度同构、要素同质等四个视角,分析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理路,既直面乡村贫困治理转型中更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问题,又解决乡村振兴中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多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省特别是苏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我们要着力创新帮扶机制,不断提高以苏北地区为重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成效。建议:一、牢固确立精准扶贫意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  相似文献   

17.
茹婧 《长白学刊》2024,(1):122-134
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形态,其“亦城亦乡”的混合形态为城乡社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治理与生态治理的有机融合,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议题。本研究以成都市公园社区示范点为例,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为视角,以“空间断裂—空间修复—空间适配”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相“切割”引发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新陈代谢断裂”;通过空间修复与空间营造,城乡结合部社区实现了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分类而治转向空间适配的绿色融合式治理。“绿色融合式治理”是一种以“绿色”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社区治理创新机制,包含“多元主体联动”“空间尺度再造”与“空间资源融合”的内在机理,不仅拓展和丰富了社区治理的理论维度,更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西方现代化的超越。“绿色融合式治理”不仅是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机制创新,也可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推进全球生态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加速了农工复合型产业的发育与成长。该文指出大力构筑与发展跨行业、集约化与多元化经营的农工复合型企业集群,可以利用现代工业驱动农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缓解“三农”问题、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加速构筑以现代生物产业为重点的战略产业体系,培育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维持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加速了全世界减贫的进程,为世界贫困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近年来快速脱贫与"精准扶贫"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精确到时间、精确到目标、精确到政策,对"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作出周密部署,在2020年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以来的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三明市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为,积极找准人大工作与扶贫攻坚的切合点,以精准的监督为扶贫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