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党课》2010,(7):112-113
替你分忧 一个星期天,“三T公司”的负责人牧子外出购物,在商场的大门口见到高中时的一位女同学,只见她手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孩子一个劲儿地吵闹,非让妈妈抱不可。老同学分别多年相见倍感亲切,便兴奋地聊起来,聊来聊去最后聊到孩子教育问题:“你看到了吗,这孩子懒极了,吃饭等喂、起床等穿、出门等抱,带个孩子累死了。你认识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吗?教教我如何培养一个勤快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2.
“你想象中的学校是啥样子?”面对记者的提问,12岁的代佳煜回答:“就是以前那个样子”。她所说的以前的样子,其实就是简陋的校舍和满是泥巴的操场。进城务工的李琦妈妈把女儿李琦从新疆带到温江区来上学,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她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入学吗?  相似文献   

3.
王香 《党课》2013,(8):103-104
如果你是位母亲,毫无遮挡的炎炎烈日下,你能坚持不懈地每天徒步跋涉几公里的路,去哺育你的孩子吗?你一定要说,为什么徒步呢?有车啊。为什么烈日下呢?有遮阳伞啊。可是,真的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只能徒步,她没有遮阳伞,而且她要在一座“帝国大厦”上下攀爬,却做得比人类的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4.
周柳莺 《党课》2012,(2):93-95
陈琳2004年生了儿子后被公司辞退了。她一时很迷茫,自己能干点什么呢?都快30岁的人了,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老公的工资也不过几千元,孩子的奶粉钱至少自己应该能赚到吧。她思来想去,想去做保险,但听说必须有口才有人际,保险单一般都要先从自己家的亲属下手,而她在本市除了认识婆婆家的几个穷亲戚,其余的一个都不认识,靠用嘴和腿去跑,自己真是力不从心。想开店卖品牌服装,上网查了下创业网址,虽然项目多多,但门面装修、批货的款子也要五六万,自己和老公就有这么多的本钱,赔了就什么都没了,胆子小又让她望而却步。她在家里又看了一年孩子,转眼儿子三周岁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内乡县69岁老太柴小女为救落水孩子不幸遇难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网友赞其为“最美奶奶”,乡亲们说“她是热心人、好人,太好太好了”。柴小女救人的义举发生于8月12日下午。当时,她在村子附近的湍河边洗衣服,看到本村4个孩子不慎落水,就跳入水中救人,连救3个孩子,当她再次跳入水中抢救第四个孩子时,终因体力不支而被河水吞没。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1月11日,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举办的"生态养猪法"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女士,外表朴素,说话流利。她的演讲朴实、真诚,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就是七十二团生态养猪致富女能手马莉君。  相似文献   

8.
在南开区嘉陵北里社区居委会有一位深受孩子们爱戴的“刘奶奶”,她一手创办的“中小学贫困生义务辅导班”,用爱温暖着困难家庭的孩子。100多个孩子在她的呵护下健康成长,60多个孩子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蒋励 《学习导报》2011,(24):9-10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是一名孤儿,却成了138个孩子的母亲;37年来,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路,她就是“板凳妈妈”许月华。  相似文献   

10.
您好!我在《党员特刊》第3期(下半月版)中读到您编辑的《律师妈妈和女犯人的孩子们》一文,深受感动。我也是女人,在机关工作近30年,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年代。看了付广荣的事迹,我被她的善行所感动,她抚养了40多个女犯人的孩子,她的胸  相似文献   

11.
微观     
《廉政瞭望》2013,(19):12-13
@叶克飞:社会福利制度确实有很大问题,但把乐燕这事儿归咎于福利制度,绝对是瞎扯淡。锁门离去饿死孩子,其实就是蓄意谋杀,哪怕她能去拾荒能去乞讨,都不至于让孩子这样惨死。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不懂工作不懂照顾也不懂求助?冷血变态而已。  相似文献   

12.
刘滢 《党风与廉政》2000,(12):44-45
从女儿背起书包那一刻起,我知道女儿已开始走出我的视线越来越远。   不知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说过的一句话突然横在眼前,原话已经记不清,大意是:尽可能地去握你孩子的小手,在他还未长大的时候。因为不久这双小手会挣脱你的大手,你再想握一下时已不太可能——孩子大了、飞了。   当我意识到这点,努力地再想攥紧那双小手时,孩子却执拗地用羊角辫提醒你:她已是个 7岁的识 280个汉字,知道 100以内加减法的一年级学生了,甚至她还是个小组长、卫生干事等等。   她的同学,她的老师开始和你共同拥有一个你生的女儿。   越来越…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的妈妈和我讲起了孩子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她说让她最难忘、最感谢的是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4.
沐海 《求贤》2009,(8):34-35
孟新,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河东区首届“名师”。与学前教育事业结缘的25载春秋中.她始终怀抱着一个朴实无华的信念——如果是我的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该怎样做?正是在这“做良心教育”的叩问与反思中.她审视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着园所的办园特色.打造着优质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3,(9):38-39
她没有稳定的工作,却十几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每逢大灾大难,她都第一时间捐款,并自费到汶川灾区慰藉孤儿;她用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母爱,给150多个贫困孩子点燃生活的希望。她就是被誉为“苦孩子的甜妈妈”的女相声演员刘春慧。  相似文献   

16.
何士龙 《党课》2010,(2):100-104
33岁以前,她还是个孤独的、被欺侮的可冷女子;33岁以后,她却成了一位“集一切尊贵、幸福和威严于一身”的女皇。是机缘巧合还是命罩注定?是幸运女神的眷顾还是自我努力的回报?  相似文献   

17.
阿福 《党员文摘》2009,(7):40-41
她曾经是一个“中国式妈妈” 沙拉&#183;伊麦斯是中国籍犹太后裔。她的父亲是曾遭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上世纪30年代来到上海经商,在这里和一位中国姑娘结合生下了沙拉。沙拉的两段不幸婚姻给她留下了3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刘霄 《廉政瞭望》2014,(9):15-15
最近,一段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被拍后父母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厕所排队人太多,难道让孩子憋着吗?”孩子母亲无奈地说,她用一片尿不湿接着,并没有弄湿地面。这一次,网友们大多站在了内地游客一方。  相似文献   

19.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1月17日,是个令李仁凤终生难忘的日子。44岁的她这年被丈夫赶出了家门,原本就是家属的她,彻底失去了一切,日后的生活更无从谈起。一大早她绝望地在街上走着,就在拐往博乐市健康路时,看见离她不远的地方围了几个人在议论着什么,她下意识地拨开人群挤了进去,襁褓中一个被遗弃在路边的孩子已被冻僵,穿着单薄的孩子全身蜷缩着,连一点哭泣呼唤的声音也没有,小眼睛紧紧地闭在一起。一股冷悯之情涌上心头,李仁凤毫不犹豫抱起孩子小跑般地往家奔去,当冲到家门口时,才意识到家在哪?孩子往哪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