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美欧之间的东亚对话主要针对中国崛起相关话题。21世纪初该对话的启动标志着以应对中国崛起为核心的美欧东亚战略与对华政策协调被正式纳入跨大西洋议程之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东亚对话趋于深化,议题范围扩大且讨论日益深入,就安全、经贸等领域的协调机制和协调内容提出了更具针对性、更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欧东亚战略与对华政策协调。然而,美欧对话也存在矛盾和分歧,对华战略的差异和在东亚的利益分歧限制了双方互动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美欧日政治走向石人冷战后,美国、西欧、日本政治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展望21世纪,这些变化还将继续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局走向。目前,美欧日各国正处于跨世纪的政治过渡期,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政治家相继登台执政,各国领导层基本实现了“代际转换”...  相似文献   

3.
顾苏  熊炜 《现代国际关系》2023,(9):42-59+148
自欧盟提出对华“去风险”以来,这一表述短时间内成为欧美对华政策主基调,并推动美西方对华政策新一轮合流。欧盟对华“去风险”内涵刻意保持模糊,实质上强调“减少依赖”甚至部分“脱钩”,核心手段包括提升技术实力、外国投资审查、出口管制、对外投资管控等。欧盟对华“去风险”主要受地缘政治焦虑加剧、经济保护主义冲动上升、强调统一对华立场、对华认知趋于负面、欧美对华协调加强等因素影响,将加剧对华政策的泛安全化、压缩中欧合作空间、加速欧美对华政策协调,其走向有一定不确定性,全面落地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学术交流     
《和平与发展》2011,(4):65-65
6月2日至3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南京举办"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研讨会,来自江苏省友联会亚太研究中心、上海友联会、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重点就美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走向、我周边涉美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术交流     
《和平与发展》2011,(5):8-8
2011年6月2日至3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南京举办“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研讨会,来自江苏省友联会亚太研究中心、上海友联会、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重点就美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走向、我周边涉美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友联会副会长陈祖明到会致辞并作总结讲话.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原主持会议,副主任王霄巍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以及欧美对华政策的转型,中国因素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应对中国崛起、巩固跨大西洋关系以及维护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欧美加快了对华政策协调的步伐,试图围绕意识形态、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全球治理等议题协调共识并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当前欧美对华政策协调也有别于过去“美主欧从”的模式,呈现出更具机制化和更全面的新特点。在协调的过程中,欧美对华政策出现了一定的趋同,但分歧也显露无遗。欧美对华认知与政策分歧、欧盟“战略自主”倾向以及“特朗普主义”遗产的影响都将对欧美协调的深度和效果构成制约。当今国际体系的特点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欧美协调难以复制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平共处”是欧美协调和中美欧三边关系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2021,(1):18-36
日本对华政策一贯受到日美同盟、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日关系互动的影响与制约。特朗普时期,日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有限合作姿态,通过首脑互访等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其对华政策的战略自主性增强、两面性凸显。拜登上台后则更为重视与盟国的关系,关注全球性问题并倾向于参加多边国际合作,强调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反对激烈的关税战与对华全面"脱钩"。日本的对外政策取向在更大程度上与拜登的政策主张相互重合,日美双方的信任与协调将有所增强,日本对华政策亦将与美联动。为此,日本将更加注重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对华制度制衡,或将加大对"中国威胁论"及涉港、涉疆等问题的炒作力度,为确保"产业链安全"而对华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国内经济社会转型、政治生态及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化”对外战略目标的步伐愈发坚定,尤其重视对国家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重新配置,实施战略的手段选择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日本战略实施进程将重点围绕几个关键议题展开,包括联合国外交、日美同盟、对华政策及朝核问题等,其走向将直接影响亚太战略格局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世界首次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新趋势:一是国际关系伙伴化,二是美日双边同盟地区化与北约地区军事集团全球化。这一矛盾的发展,将决定今后10年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方向:是多种力量作为伙伴共建协调合作体系,还是美国单极主宰或美欧日合霸,或是多极鼎...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给美国对外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美欧关系也不例外.在前任总统奥巴马任内,由于亚太和中东热点频发,对欧政策并非美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跨大西洋关系偶有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发展.而特朗普执政后,由于其个人理念、对欧表态与前任差异巨大,欧洲对美政策走向忧虑重重,担心美欧关系基础遭到动摇.经过百日执政,在美欧多次互动后,特朗普在对欧关键议题上“回归主流”,逐步调整对欧态度,但美欧之间分歧难消.  相似文献   

11.
拜登政府上任后积极恢复美欧关系,推进跨大西洋合作进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建立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贸易和技术领域合作协调机制,并成立了核心机构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活动和进展表明,技术已超越传统贸易成为本轮美欧协调的焦点。新一轮美欧技术经贸协调具有规格较高、欧盟话语权提升、聚焦战略新兴与颠覆性技术议题,以及明显的对华指向性等新特征。然而,美欧技术经贸协调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还在于美欧能否有效弥合二者在战略、利益、对华认知等方面的分歧。美欧技术经贸协调都为推进跨大西洋合作进程创造了一次新的机遇,并将对国际秩序和格局演变产生显著影响,在技术创新、供应链、标准规则制定以及贸易投资等领域对中国科技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前后俄罗斯对美欧政策集中体现了普京上台以来俄对外战略的新调整。对美国态度强硬与缓和的把握,与法德等欧洲国家联合与美周旋的张驰,反映出俄对美欧战略的不同侧重,其核心在于利用有限的国内外资源为重振大国地位创造条件,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效利用美欧分歧,在美欧间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安全形势,对以集体防务为核心职能的北约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北约开始调整与变革,在东扩这一总体战略的支配下,对内加紧内部机制调整,协调美欧关系,增强灵活反应能力,对外推广和平伙伴关系机制,构筑外围合作安全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论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的四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发展的道路相当坎坷。美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根据美对中国的看法.从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几度调整对华政策。美对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美力图通过制定和实施“全面接触”政策。以维持中整关系的基本稳定;同时美也将中国定为需要认真加以防范的对象。目前这种接触和遏制手法交替并用的对华政策已大体趋于明朗,并为美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美对外和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上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本身、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班子及其负责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它的演变可分为作为咨询机构的早期阶段、作用膨胀阶段和重新确定以发挥协调作用为主的阶段.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美对外政策中的主要作用有七项,其对华政策部分的主要作用包括参与制定对华政策、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中美关系的关键时刻作为特使访华、参加中美关系中的危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日本民主党政府菅直人内阁上台后对外政策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积极推进日美同盟关系的发展与稳固,加强日美军事关系的合作,试图拉美解决中日钓鱼岛、日俄北方四岛领土争议等地区性问题;对中国持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制造钓鱼岛撞船事件及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的强硬表态。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变化反映了日本外交安全战略的调整苗头和转型方向。就中日关系而言,日本对华政策的整体性框架还不够明朗和清晰,但其外交理念视中国为现实威胁的因素在上升、利用与中国的纷争煽动国内情绪的政策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美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台湾问题和经贸往来已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构性因素。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和两国在许多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掩盖不住两国关系中依然存在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晓通  陈实 《东北亚论坛》2024,(1):34-49+127
“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作为重启跨大西洋协调与合作的新机制,是在拜登和冯德莱恩等一批跨大西洋主义者积极推动下的产物。对传统自由贸易与“华盛顿共识”的反思,叠加世界变局、技术革命与中美欧三大力量对比的结构性转变,推动美国和欧盟在贸易与技术领域不断强化对华竞争的指向性。从匹兹堡到吕勒奥,美国和欧盟已在TTC框架下完成四次部长级会晤,并形成一年两度的协调与会晤机制。围绕双边贸易协调与对话、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以及对华贸易与技术竞争,双方展开多轮沟通与磋商,并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与新兴技术领域的外部压力。但利益与意见分歧、对华政策偏好差异以及修复跨大西洋裂痕的艰巨性等多重因素同时制约着TTC的潜力空间,加剧了其未来发展演变的不确定性。中国应树立战略思维,适时调整对美、对欧方略,消解TTC框架下美欧协调联动对华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大国关系有所改善,国际局势相对平静.美、俄、欧、日等大国继续积极调整其对外战略,争取21世纪有利地位的激烈角逐已经展开,大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美国与其他大国的矛盾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不确定世界的宏伟战略--跨大西洋联盟的革新>报告以维护美欧安全、保持美欧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为出发点,分析了美欧在"9·11"后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并对跨大西洋联盟的改革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报告"预示了美欧关系调整的重点与方向:美欧在安全领域的协调将进一步加强;北约的改造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美欧互动的重点;跨大西洋联盟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