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澧阳平原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脉和洞庭湖之间,在这片盛产粮、棉、油的地下分布着庞大的原始社会遗址群,隐藏着历史的巨大奥秘。70年代以来,波县的文物工作者积极配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考古研究人员,历尽艰辛,探古溯源,取得了一些很有影响的成果。法阳平原现已发现原始社会遗址400余处,是我国目前原始社会遗址最多,内涵最丰富,显示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脉络最完整的一个地区。值阳平原分布的400余处原始社会遗址,渲县境内有近300处,其中有距今约2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有距今约15万年-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  相似文献   

2.
保罗·蒂利契在《基督时代》一书中曾经说过一句极为深刻、充满睿智的名言:“当人的可能性达到极限时,当人的存在受到极度威胁时,人就面临临界状态.”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以现代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全面综合地分析整个原始时代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在怎样的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一步一步地发育出一种适宜于原初政府发生的特殊的生态环境的.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人类及其社会管理组织终于在“临界状态”中勇敢地抛弃了“平等”的氏族社会组织而选择了“不平等”的政治文明社会.原初政府就是在这一“临界点”上发生的.一、原始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政府发生的初始动力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原始社会生态系统”.它由一个原始社会系统和两个环境系统构成.原始社会系统内部由五个子系统组成,这五个子系统分别是:原始社会目标与价值系统、原始社会心理系统、原始社会技术系统、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系统和原始社会管理系统.原始社会的两个环境系统是:原始生物环境系统和原始物理环境系统.塞维斯在《文化进化论》中指出:“在特定的社会中,文化的实际进化是一种适应的过程.”原始人类及其社会组织的变迁实际上也是不断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诸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治国方案,德主刑辅、礼乐教化、修身克己、为民制产、选贤任能、与民同乐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从总体上看.儒学是先秦儒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透过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价值导向的选择──先秦义利论及其现代意义》本书抓住思想史上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以古代社会为大背景,论述了在先秦时代的大变革中,在先秦伦理学乃至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系统中,对先秦《义利之辨》的发生发展、理论形态、总体特征、文化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有关人类社会政治历史的著作来看,他考察了人类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氏族时代上层建筑的起源及其最初形式,原始社会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发生阶级分化时代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及其演化,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及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的上层建筑形式,还总结了巴黎公社即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上层建筑的一些具体形式。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处在伴随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历史延续过程之中,它的内在结构及各个相关的组成部分,它的具体形式、性质和职能都历史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6.
孝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通过先秦儒家对孝与不孝的论述,得到比较明确的界定。父子关系是对应的,不应该有绝对的孝,后代愚孝不符合先秦儒家思想。孝对后代有较大影响,也对外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对孝的评论,要分开并区别对待先秦儒家的孝与后代的愚孝。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原州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本着传承千古文明、历练精品文化的目的,于2012年动工建造了反映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史的农耕博物馆。其位于固原市新区,占地面积20余亩,总投资3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主展馆分为序厅、尾厅和原始社会农耕文化厅、先秦时期农耕文化厅、秦汉至隋唐时期农耕文化厅、宋元明清时期农耕文化厅、近现代农耕文化厅7个部分,共陈展大型浮雕3幅,神农氏站像一尊,文物品具3000余件,大型彩绘场景5幅,农业生产场景复制2幅,农作物品种标本60种,涉农典籍和人物肖像20本(幅)、大小展板30块。  相似文献   

8.
韩轶 《唯实》2006,5(6):49-52
禁忌是原始社会最早、也是惟一具备法的基本要求的规则形式,从逻辑上推演,禁忌是法在原始社会的表现形式,是法在起源阶段的最初形式.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14,(6):64-64,F0003
古莒之地,东临大海,因人才荟萃,崇礼尚德,故被称为“君子之国”。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  相似文献   

10.
蔡震 《党建文汇》2010,(4):41-41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起源很早,是随着原始社会的夫权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如我国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公元前2500年)就出现了丈夫与妻妾合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先秦思想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民生思想系统,这一民生传统在先秦的基本建立及其传承,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根红线。本文从先秦儒家"仁"的范畴、先秦诸子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先秦民生思想的自有系统等层面展开论述,概要说明先秦思想中的仁政、民本、民心、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恤民等民生概念及其内在系统性,为深入研讨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状况,其次提出了加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本文建立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深层次联系。最后总结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既具有超前意识又有无与伦比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现实农村的需要,又易于被人们接受。所以,先秦儒家生态观理应成为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王丽英 《世纪桥》2008,(7):73-74
先秦关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美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夏涛 《世纪桥》2008,(12):75-76
对先秦儒家美育精神的主要内核即儒家乐教思想作了一番本质性还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美育精神与当代审美教育理念之间的一种古今通变的内在一致性,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在感性与理性协调的人格自我完满和主体间关系协调的社会秩序构建之中发掘先秦儒家乐教美育精神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民本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周,发展成熟于春秋战国,最终在先秦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先秦民本思想提出了“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制民之产”、“民心向背”等重要思想。虽然由于阶级属性,它们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不能说明先秦民本思想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起步阶段,为后世奠定了基础。本文意在介绍先秦儒家思想的内部特点。认为先秦儒家是用人性论来论证政治的合理性。并且这种论证是基于本体论考虑。先秦儒家为后世首开先河,他们以宏观深邃的理论视角和具有现实意味的思考把人类和禽兽分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左传》对于《诗经》的引用无疑是最多的。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论断更是明确指出了《春秋》及三传与《诗经》在思想、义理、方法和价值等方面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左传》诗学从思想方法和精神价值两个层面对于后世,尤其是先秦汉初诗学的发展以及《诗经》的经典化都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诗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文明     
《党课》2012,(1):48-48
(1)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原始社会只有文化,没有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做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其通行的语言标准。这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