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对策:①如果你在模…  相似文献   

2.
资料卡片     
学会说“不”八种心理弱点心理学家认为,不会说“不”,这是人际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现,是不成熟的行为。这些人在拒绝别人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拒绝了朋友会伤害对方,失去友谊,所以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学会说“不”,首先要调整心态。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这和自身的性格与心态有关。他们以为这次拒绝了朋友,下次自己有事就不好向朋友开口了。同时,他们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想给朋友留下好的印象。实际上,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破裂。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拒绝时就拒绝。拒绝朋友是要讲究艺术的。在说“…  相似文献   

3.
欲要人爱必先爱人樊作礼“欲要人爱,必先爱人”,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一句颇有哲理性的大实话。在我们周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只埋怨别人,不埋怨自己;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只求别人爱自己,而自己却不爱别人。一旦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实现,心理就极不...  相似文献   

4.
抵制提供答案的诱惑 当你将一个问.题移交给别人处理时,不要说出你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即使一个小小的提示也会将你正在努力克服的那种守旧、学者式的反应恢复过来。员工们已经训练有素,总想寻求老板所要求的解决方式。即使用意最好的领导也要小心警惕,以免自己不小心触动了一根弦——这根弦会让员工们想方设法去做老板想要他们去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1.以诗暗示,拨动心弦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遇事愿自己独立思考,不愿听别人的说教,有较强的自我完善的心理要求。因此利用诗歌含蓄的特点,巧用它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对其自身行为的不足进行反省,自我调节,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自尊自信”时,引用了诗《欣赏自己》。“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风景……”一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学生懂得怎样做才算自尊自信。一首诗,是一条涓涓的…  相似文献   

6.
当你批评别人时,批评的种子就会在他的心中发芽.慢慢的形成对其他人批评的负面念头。观察你自己与周围的人记下有多少交往使用了批评。为什么?因为谈论别人做得如何,显然比自己去做容易得多。真正要达成成功愿望的人没有时间去批评别人,他们太忙,有太多事要做。他们只会去帮助那些能力差的人,而不是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7.
今年被南开大学录取的新生有一个惊奇的发现,他(她)们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印有一道作业:“你要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份义工或找一份工作。做义工是为了让你体会到被别人感恩和你对社会感恩的那份快乐,找一份工作则是为了让你从此刻起就意识到自己终究会走向社会,而决定你能选择一份什么样工作的一切筹码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我们希望你能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交一份义工工作报告或职位实践报告,它将成为你美好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生涯规划档案。”学校要求新生,“从现在起要树立职业意识、寻找职业目标、进行职位实习。”(见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8.
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样子 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功与否,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先看重自己,别人才会重视你。要学会把自己信心不足的样子藏起来,信心十足地去做,公司的专业形象就会逐渐树立起来。要想使自己做起来像专家或渐渐成为真正的专家,还要有足够的信心避开不适合或不喜欢的业务和客户。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轻易被别人说服,依从了别人的主意。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人生可分三个不同年龄段,第一阶段是别人养着你,第二阶段是你去养别人,第三个阶段是自己养自己。如果不要小孩,则有两个阶段,别人养你,自己养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人生三个阶段中又有四种典型的理财价值观。我们把它分为蚂蚁族、蟋蟀族、蜗牛族、慈乌族的理财观。  相似文献   

10.
如果自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那么专业实力是第一位的;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学校的文化氛围更重要。大学专业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如果你的数学不好,就不要选择对数学要求很高的金融:如果你的美术并不突出,那么也不要选择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公司细语     
△想想怎么搜集信息 ,需要哪些信息 ,比思考如何赚钱更重要。△要求自己遇事多考虑3分钟 ,你会比看上去的样子更成熟。△细节是这样一种东西 ,轻视它必受惩罚 ,过分重视它又干不了大事。△许多人说对事不对人。人和事怎么分得开呢?△发言的原则 :如果你没有把握有条理地表述一件事 ,就不要开口。△假如有人告诉你 ,有个生意钱很好赚 ,你听后越快忘掉越好———世上没有一分钱是容易赚的。要吃馅饼自己做。△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普遍的陋习。△人际关系是一个变数 ,其表现有如不稳定的化学反应 ,非常脆弱。△劝说别人比登天还难。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新懒人手册     
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似乎没有我们那样的忙碌,上班不早来也不晚走,遇到事情呢也不钻牛角尖,对人对己要求都不是很严格,欲望淡泊洒脱随性,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慵懒了一些,松散了一些,不求上进了一些,但是这样的懒并不是拖沓、没有效率、好逸恶劳,而是一种快乐、放松、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新懒人"。新懒人的背景:高学历、高智商、高要求。新懒人的目标: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新懒人的追求:清新、单纯、自由自在的新生活。新懒人的宗旨:工作不是全部,生活更要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忧愁和烦恼无动于衷,如果他不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那么这种人的纪律性也好、勤劳也好,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因而他的上述优点就显得微不足道。”在某种程度上,人际交往中对人漠不关心是一种心理缺憾。视障生由于视觉功能缺陷,入学前大多受父母亲人的溺爱比较多,很少单独与同龄伙伴玩耍,加之家庭成员不鼓励,不要求他与别的伙伴交往,也不要求他关心别人,致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不知他人也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所以,当他们进入…  相似文献   

14.
★树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任务,并相信自己能成功;★就算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言行保持理智;★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让你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可能已经产生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要正视它,以后努力避免它;★必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要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生活就会变得更充实;★多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  相似文献   

15.
当接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融媒体采访任务时,我很为难。想象中,公安英模大概是常常接受媒体采访的,英模子女大抵对采访也是驾轻就熟。他们会向我透露真情感吗?作为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融媒体采访,文字、视频一个不能落,精彩内容、视觉冲击一个不能少。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可怎么办?要挖掘感动,先了解对方;要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  相似文献   

16.
职场人经常处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在竞争中培养欣赏别人的气度。当对手胜利时,真诚地祝福他们,真心地为他们喝彩,同时在失败中反思和奋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是不够的,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找出自己的不足,尽可能赶超对手。其次,在竞争中保持心理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竞争,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在这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表示在将来的竞争中也注定会失败;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事事不如人。要克服自卑心理,选好努力的…  相似文献   

17.
忠告     
有位资深警察退休了,按照惯例要开欢送会,可就在欢送会即将开始的时候,同事们发现这位前辈已经悄然离去。他临走时在办公桌上给同事留了张纸条,这张纸条几乎包含了这位资深警察的所有人生体验,现摘录如下:学会尊重人。在单行道开车不要逆行,除非你是在追捕罪犯或是在抢救他人生命。不要粗暴地对待别人,因为你的粗暴言行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永久的伤害。永远保持干净整洁,扣紧制服上的每个扣子,皮鞋上不要布满尘土,经常刮胡子。遵守各种规矩,即使这样做使你显得很傻并受别人嘲笑。如果开车时碰倒了路边停放的自行车,要立刻停下车来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8.
人生锦句     
·行为真正伟大的人,别人会从他的善行感受出来。建设性的行为才能服人,言语的吹嘘无益。不要说你想要什么,用行为表达。善行是赞美自己最好的办法。如果你比别人更具智慧,别人会从你的行为看出来。善意的回应是惩罚对你不义的人最安全的方式。对不喜欢你的人不要多费口舌。善行比滔滔雄辩更能打动人心。墓志铭不如善行更令人怀念。世界不会因为所知给你勋章,而会因你的善行给你荣耀。善行不需要言语的粉饰。·热诚当热诚变成习惯,恐惧和忧虑即无处容身。缺乏热诚的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热诚使想象的轮子转动。一个人缺乏热诚就像汽车没有汽…  相似文献   

19.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20.
八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九课的第二框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寻找问题,再次师生交流,最后教师讲授。但是,阅读刚开始一会儿,有个叫赵波的学生就举手了。他笑着说:“老师,我认为课本上有句古语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句。课本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认为,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