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好歌凭自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孔子此语无疑是至理名言,无可非议。但如反问一句:“以己所欲,必施于人”,就应当提倡吗?答案恐怕也未必肯定。明朝时候,上层官员们有以自己名义刻书馈赠同僚的风气,因为赠书时要用手帕...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在一家广播电台的夜间节目中,通过热线电话,开展了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讨论。听了觉得有点意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这则古训?在这里,找不妨把这两句话的来历和含义,以及在今天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谈一些看法,也算是对那个讨论的一次迟到的参与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字面上看是比较好理解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或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别人去做。它确实算得上是一条古训,在我国已经存在两千几百年了。就其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属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其源本于(…  相似文献   

3.
“黄金定律”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2,(19):3-3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慈颜常笑笑开天下古今愁。有人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看见别人眼中的木屑,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大梁,以至于我们对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自己的错误即使有时不得不正视,也总觉得它们可以宽恕。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告诉我们做一个大度之人,做事时多考虑他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佩荣 《传承》2008,(9):46-49
1982年,世界各国历届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讨论哪一种思想可以使人类和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孔子思想。为什么呢?全世界人受过教育的都知道孔子说过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这不是天下大同了吗?  相似文献   

6.
“理论信箱”编者: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两句话,曾引起过全国性的广泛议论。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谈起了这个话题。事情是这样的:星期天有老友二人来聚。吃饭时,家人端上一盘菜,客人叫好,说不要太客气了。我随口说了声我们自己也要吃的。接着朋友甲便开玩笑地说:那也好,你们这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不想这句玩笑话,却在饭后引起朋友甲、乙之间一场认真的讨论。我感到讨论的内容很有意思,下面便是我追忆的记录稿。   乙:你说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吃饭时的事联系不上。   甲:我那是随便说的…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们认为,女子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三件事:一是要具备专业知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性任;二是要学会合理支配时间;三是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有沉重的心理压力。纽约的一位女经理向女同胞们介绍了“十项秘诀”,这是她事业成功的经验之谈。 1 要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召开会议要有充分准备发言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叙述。说话要大胆,不能吞吞吐吐,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别人打断你的话; 2 不要过多地靠打手势来阐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3 不必装做对自己的下属你都一样喜欢,要学会“看事不…  相似文献   

8.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人们对如何理解“和谐”概念甚为关注。许多文章以孔子的话“和而不同”来诠释和谐,并认为主张和,不主张同,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这就涉及和谐与共同的关系问题,和谐与共同是互相排斥的吗?不同就一定和谐吗?黄楠森就此提!出了看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话是否能理解为“君子要和不要同,小人要同不要和”?不能。孔子“要同”的话也不少,如“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如此,儒家还要世界大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9.
就政治教师而言,要敢于在以下五个方面说“不”。一是对教材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教学,教条条、划条条、背条条、考条条,走进政治教学的死胡同。而是要深究教材为什么是这样,怎样编写的,能不能有新的提法等深层次、多维性的教学思考。二是不要认为教材中所有出现的东西都要教,要学会删繁取舍。三是不要满足于教材结构。教师要灵活多变地驾驭教材,不要拘泥于框框条条,惟本是从,照本宣科,教学了无生机。四是不要“两个凡是”──凡是政治课本上写的就全是对的,照教不误,凡是政治课本上没有的就三缄其…  相似文献   

10.
激情牛玉儒     
近些天来,我们通过媒体又见识了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很多。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满怀四溢的工作激情。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照亮一方百姓奔小康的路。牛玉儒有一句常说的话:“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他在动员一位善搞城市绿化的外地干部来呼市工作时,亲自带他在市区边走边看,边讲他勾画的蓝图,动情地说:“你看,有这么多的事可做!一个人有事做多好啊,你来吧!”这是他说服别人来做事的理由,也是他自己对事业充满激…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对策:①如果你在模…  相似文献   

12.
资料卡片     
心理平衡要靠自己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无论做什么事,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要想着别人怎样自己也要怎样。这样,就不致产生失落。对别人不要过高期望:不少人常将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如果子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失所望。其实,子女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有他们的生活目标,不可能完全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万不可让别人按你的要求去生活。顺其自然,你便少了心理负担。对自己不要过度偏执:为人处世,应与人为善,不可斤斤计较。对于大的原则要坚持,但对细枝末节的小事不妨妥协退让,有时哪怕自己受点小委屈也…  相似文献   

13.
一个苹果绿的出口,它是环保的,是不妨碍别人的,是可以让自己心灵恢复弹性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我认识了米拉。那一天,她抹着苹果绿的眼影,显得格格不入。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所以看了她一眼后就收回了目光。那天,我一直很少说话,因为出门时我跟家人吵了一架,情绪不太好,加之长久以来生活压力过大,已没有太多能让我高兴的事,工作、家庭,像个停不下来的磨盘。我一个人坐在一边闷闷地喝着酒,想着自己不知所以的未来。这时,米拉端着酒杯微笑着走了过来,我起身准备回避她:这个人怎么这样自讨没趣?可是她却开口说了一句:“我知道你心情不…  相似文献   

14.
资料卡片     
学会说“不”八种心理弱点心理学家认为,不会说“不”,这是人际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现,是不成熟的行为。这些人在拒绝别人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拒绝了朋友会伤害对方,失去友谊,所以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学会说“不”,首先要调整心态。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这和自身的性格与心态有关。他们以为这次拒绝了朋友,下次自己有事就不好向朋友开口了。同时,他们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想给朋友留下好的印象。实际上,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破裂。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拒绝时就拒绝。拒绝朋友是要讲究艺术的。在说“…  相似文献   

15.
近日,某刊提到人一生中最恐惧的五件事——怕自己不受欢迎这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人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而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这样就能够找回信心。穿“比基尼”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的美好,而不幸的是,场合和自身条件总是被考虑的首要因素。爱人去世一个人一旦经历爱人去世的打击,便很难摆脱孤独的困扰。这种“丧失”的感觉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交织在一起,替代了爱人在世的归属感,压抑着人们脆弱的心灵。当众讲话当众讲话不见得每次都得到响应,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别人不重视我”、“我自己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经常为学生的违纪问题而困惑。那天,我找来一名经常逃课、连自己也认为没有办法的学生,对他说:“老师送你一句话,你记好了,‘有时候,为了生活甚至生存,我们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当时,这位同学说听明白了。第二天早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多样性下的“以人为本”与“和谐为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文 《人权》2010,(6):8-11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处在又一个重大转折时刻,继经济全球化之后,文化全球化成为紧随其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主张一神论和普世论。正如亨廷顿所说,“自创始起,伊斯兰教就依靠征服进行扩张,只要有机会,基督教也是如此行事,‘圣战’和‘十字军东征’这两个类似的概念不仅令它们彼此相像,而且将这两种信仰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区别开来。”这就有只强调自己的“人权”而罔顾他人的“人权”之嫌。而中国文明与此不同,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与人权”的精神。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以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就强加于人。  相似文献   

19.
心雨集     
<正>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白岩松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村上春树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一种幸福;喜欢自己做的事,那是一种惜福。如果我们做不成幸福的人,至少可以做一个惜福的人。  相似文献   

20.
徐晓 《公民导刊》2010,(7):54-54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日前作报告时,炮轰一些中学重奖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功利!”他认为优秀学生可遇不可求,考上清华主要靠学生自身素质,并非代表班主任和校长特别努力。所以“不要总拿考上清华北大说事”,“如果要说事,就拿考上本科的整体人数来说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