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犯罪耗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犯罪耗费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犯罪问题上的所有损失、浪费、开支、花销的总和。本文对犯罪耗费的涵义、理论与应用价值、不同类型、犯罪耗费的计量方法以及犯罪预防与控制的投入 -效益分析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并据此提出树立犯罪耗费观念、开展和加强犯罪耗费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重视犯罪预防与控制的投入 -效益分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犯罪预防体系的第三支柱--西方国家犯罪情境预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劲  廖万里 《犯罪研究》2005,44(2):20-26
西方情境预防的理论根基包括三个方面: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环境犯罪学理论。情境预防的基本政策包括五个方面:提高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排除犯罪借口。借鉴这一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措施,对我国犯罪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波 《犯罪研究》2011,(6):102-109
考察西方犯罪预防策略的变迁,可以发现法律和刑罚在预防策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另一种预防思维已经产生,这就是针对犯罪诱因的多机构协作模式,其特点是强调社会政策而非刑罚,强调非法律方法而非法律方法,强调社会秩序而非犯罪控制。考察西方犯罪预防策略的优缺点,可为我国犯罪预防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尤为严重。为遏制犯罪,西方国家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如设立不同的专门研究机构等。由于犯罪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西方国家学者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理论。过去有“犯罪生态学论”、“社会解体论”,现在有“环境预防论”、“社会参与预防论”,等等。这些理论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西方犯罪问题,但对遇制犯罪仍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视频监控的犯罪预防功能及犯罪侦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的犯罪预防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犯罪预防体系,主要包括司法预防、社会预防和情景预防三种模式。在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中,向来重视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而对情景预防关注不够,情景预防措施尚不完善。作为一种对犯罪的干预,视频监控是一种对情境犯罪的干预,研究发掘其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对完善犯罪预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侦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犯罪原因论与犯罪预防论构成犯罪学的基本框架。贝卡利亚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机械决定论出发,提出了社会性质的犯罪原因,并据此建立了其犯罪预防论,包括刑罚预防和社会预防两部分。其犯罪原因论和犯罪预防论统一于相同的哲学思想渊源中,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已基本具备了现代犯罪学理论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夏凉 《法制与社会》2011,(17):13-13,17
犯罪对策有其理论渊源,根据社会现状可将犯罪对策分为犯罪预防和犯罪惩治两大部分,本文通过对犯罪对策作宏观上的论述,对几中学说作简要分析,并以此构建犯罪学宏观对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陈水总一案展开,试图分析城市犯罪移动空间盲区形成的原因及对其进行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在说明对城市犯罪可以进行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这一前提下提出针对移动空间盲区的犯罪预防措施。除了一些具有共同性的措施外,在对个性要求上,不同于以往区分不同类型的移动空间盲区而是根据在移动空间上所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犯罪所采取的措施,以达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孙蓉 《法制与社会》2010,(5):272-273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理性选择理论、常规行为理论和环境犯罪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根据具体犯罪的情境采取不同的犯罪预防措施,增加犯罪难度抑制犯罪动机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引入情境预防理论,形成社会预防——情境预防——司法预防的三元预防犯罪体系,实现时犯罪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目前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特结合一些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将问题聚焦在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间,社会支持理论在反思与扬弃社会控制理论的过程中萌芽与兴起。该理论倡导以非强制性、为犯罪高危人群提供福利与帮助的方式预防犯罪发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正面的"犯罪预防机制,且为很多实证研究所验证。社会支持理论顺应了我国当代社会分层、收入差距扩大、矛盾纠纷多发、弱势群体亟待帮扶的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弱势群体犯罪、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以及城市犯罪的综合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犯罪预防的理念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瑛琪 《河北法学》2001,19(2):25-29
通过研究犯罪与犯罪预防的冲突、犯罪预防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 ,揭示犯罪预防产生的深刻内涵、犯罪预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犯罪预防在与犯罪的冲突中展开其发展过程。犯罪预防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均是犯罪预防的重要内容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 ,既有冲突又有联系。犯罪预防是以功利主义为手段 ,追求理想主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黄辉 《政法学刊》2005,22(5):92-93
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警察的产生无疑是与犯罪预防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 期,社会转型对犯罪预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犯罪预防中,警察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又是有限的。仅凭警察自身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 解决犯罪问题,也不可能彻底完成对犯罪的预防。这种角色定位,有助于我们更理智地去分析研究犯罪产生的根源和原因,寻求犯罪 发生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和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6.
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侦防中的运用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犯罪问题复杂化与警力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预防与侦查犯罪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采取的策略。在犯罪预防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得到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情境犯罪预防、新机会理论、犯罪被害理论与死角理论等学说的支持;在犯罪侦查领域,透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与影像存录功能,侦查部门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侦防中的运用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故有必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以法律规范视频监控系统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犯罪学与刑法学彼此分离各自为“家”,导致了中国社会过于看重严刑峻法而忽视犯罪原因,使得犯罪虽受到严惩但犯罪情势依然十分严重。如何扭转这一现象,尽快使刑法学惩罚犯罪的研究与犯罪学预防犯罪的研究相互结合,构筑刑法学与犯罪学整体相互联动的格局,是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现实政治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要求,更是中国社会通过历史反思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的必然趋势,从而实现使中国的刑事政策从刑事惩罚为主到刑事预防为主的战略转移,刑事法理论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的重点研究为主要转移到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主的研究重点上来,以此迎接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但犯罪并不猖獗疯狂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我国犯罪学研究主要讨论了犯罪学学科发展路径、犯罪测量与犯罪趋势、犯罪人犯罪倾向的影响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网络犯罪防控、青少年犯罪治理、大数据技术与犯罪预防等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需求。当前及未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在全面加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犯罪测量研究、我国犯罪下降现象研究、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应用、犯罪预防措施的科学评估、犯罪科学或犯罪预防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于阳 《犯罪研究》2012,(5):91-97
社会支持理论在西方犯罪学领域产生与发展之前,早已存在并应用于精神卫生研究等领域。西方犯罪学社会支持理论极力推崇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这对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许多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女性犯罪、老年犯罪、农民工犯罪、农村留守人员犯罪等,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亮  张磊 《刑警与科技》2007,(1):102-104
地图与地理数据是一类重要的情报资料,空间地理信息是公安情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情报分析可以用来确定和计算犯罪的空间位置和犯罪的密度,以制定犯罪打击的目标和犯罪预防的对策。据国际犯罪分析师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rime Analysts,IACA)研究数据表明,英美警方在采取警务行动时,所使用的情报有74%与空间地理信息有关。在西方国家,分析和利用犯罪地理数据已成为警方日常情报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