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监督法的制定,在六届全国人大期间就开始酝酿。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监督法。同年5月,全国人大开始起草监督法,用1年时间完成了监督法初稿,后因对制定监督法的意见不一,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再修改讨论。八届全国人大期间,再次进行了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征求了十几个省市人大负责人的意见,7易其稿,于1997年10月拿出监督法初稿。1998年,监督法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继续开展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并草拟了监督法草案。2002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监督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  相似文献   

2.
人大要闻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九次委员长会议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九次委员长会议8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吴邦国委员长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报告会精神,根据会议建议的议程,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将于8月22日至27日举行。根据委员长会议建议的议程,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将继续审议监督法草案、企业破产法草案、合伙企业法修订草案、物权法草案、反洗钱法草案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草案,首次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禁毒法草案等。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还将审…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据专业人士分析,监督法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实行“一抓到底”的监督程序、实现开放武全方位的监督。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和提高监督实效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也正是以此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监督法草案。这已是对监督法草案进行的第三次审议。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目前的草案已经比较成熟,有望在今年通过。二十年磨一剑。我们希望完善、统一的监督法早日出台,同时也应就人大依法加强监督工作不懈地研讨、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子敬 《人民政坛》2006,(8):38-39
2006年5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监督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监督法草案三审稿广泛征求了各省(市、区)人大常委 会和中央有关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意见,充分吸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一审、二审时提出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周同跃 《时代主人》2006,(11):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专门委员会是协助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要切实贯彻执行和准确把握好监督法.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必须依法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艳萍 《时代主人》2006,(11):14-15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障中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8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人大常委会将遵循“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的原则。对政府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 据介绍.监督法从起草、审议到表决通过,历经20年。自1987年到2006年。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共收到222件关于制定监督法的代表议案.参与提出议案的代表4044人次。2002年8月,监督法草案终于提请审议。经过4次审议和修改的草案最终交付表决。并获高票通过。 对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法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人大监督的形式和内容。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今后的监督工作勾画出崭新的蓝图。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法加强对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强调,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关键的一条,是要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才能使监督工作更有深度、更具实效。 为了学习贯彻好监督法,为监督法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本刊为此专访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金烈,邀请了五位副厅级以上的人大工作者谈自己学习监督法的体会,还走廊了部分区县(市)人大,探究他们是怎样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监督法的.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就监督法(草案)修改情况汇报如下:一、修改的基本情况监督法(草案)于2002年8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初次审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再次进行了审议。从审议和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大家认为,立法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两项重要职权。这两项职权的行使,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使之规范  相似文献   

10.
人大要闻     
吴邦国会见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和澳大利亚客人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会见了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卡帕罗和澳大利亚众议院秘书长哈里斯。(任新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8月22日至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首次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禁毒法草案。会议继续审议了物权法草案、反洗钱法草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深圳口岸港方口岸区实施管辖的议案,听取并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监督法》,并从去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我市各级人大深入领会《监督法》精髓,创造性开展工作。在监督、任免、决定权的行使上,出现诸多创新。  相似文献   

12.
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历时20年、易稿10多次的监督法高票通过,明年1月1日施行。监督法的最大亮点,在于强化了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审计报告公开,审议意见见报,执法检查报告现身媒体……明年1月1日以后,人大常委会监督采用类似的公开动作不再单靠勇气和魄力了,因为《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写在法律文本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公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人大月刊》2007,(2):18-18
去年底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这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案审议次数之最。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负责人对媒体介绍说,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草案几经修改,越改越好,已趋成熟。”会议高票决定将物权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利 《云南人大》2006,(11):33-34
从1986年至2006年历经五届全国人大四次审议、历时20年时间的千辛万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分为九章,其中第五章规定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的监督方式。通过对《监督法》的初步学习,结合人大工作的实践,我就对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同级“一府两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这一问题谈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共九章四十八条。监督法从1986年开始酝酿,历经六届至十届共五届全国人大,二十年时间才出台,真是二十年磨一剑。由于它吸引了地方人大立法的有益经验,再加上新形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依法加强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年磨一剑。监督法的制定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六届全国人大开始酝酿,历经六、七、八、九、十届共五届全国人大,前后四次组织专门工作班子进行研究、起草、修改,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终于得以出台。充分…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今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举措,是人大监督工作迈人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监督法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重要法律。 大家知道.监督法制定工作历时二十年,跨越了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四次审议,可以说是“二十年磨一剑”。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