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历史特征:时间上,国际合作研究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空间上,国际合作研究真正诞生于美国.理论载体上,国际合作研究主要存在于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国际合作研究发展的历史特征受到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历史的深刻影响,国际关系学发展历史中的"国家知识霸权"的演变、"范式知识霸权"的更替、"大争论的学科发展模式"、"着重于行为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大知识革命"对国际合作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合作研究为何呈现出这样的时空特征和理论特征.这种分析是从国际关系学科史的视角出发的,而且是一种单向度的分析,强调国际关系学科史对国际合作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尹继武在2003年发表《国际关系的微观视角分析:心理与国际关系》一文中认为,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来源于对相关学科方法的借鉴。由于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不成熟,因而,在理论研究中更多的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国际关系问题。国际关系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中———国际政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相对于传统的从权力、制度和新近的文化等宏观视角来进行国际关系分析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去解析国际关系是属于微观层次上的考究。综观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史,理论界偏重于宏观现实政治探讨,重视宏观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上)》一文中,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王逸舟教授指出: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国际关系学者使用规范的手段进行研究和写作已经成为习惯,有专门刊登以计量统计和数学模型分析国际关系的学术刊物,方法论的研讨在那里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对自己提出的命题进行严格的精确的检验是判别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整体上欧美传统上一直比较重视精密科学和实证逻辑,  相似文献   

4.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掌握着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霸权,塑造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式并从学理层面论证其霸权合法性。冷战结束以后,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政治现实的挑战,国际关系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议题、理论流派等方面与美国展开了积极的话语权竞争,成就了"欧洲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美国的话语霸权。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与地缘政治重心的东移,国际关系研究的亚洲意识也逐渐觉醒,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自主性建设已初见成效,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有所提升。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话语权建设上存在诸多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寻找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突破口,挖掘新的研究支点;拓展话语平台,为外交话语体系提供学术支撑。只有制定正确的话语权战略并付诸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自2004年以后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风波不断,其集中反映了国际关系领域的诸多矛盾.伊朗要寻求自身的安全和追求地区大国地位,而美国则要维护其全球霸权的权威.本文将全面分析围绕伊朗核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解决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建新 《外交评论》2009,26(4):156-158
2009年6月11—12日,由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办、以“国际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为主题的国内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2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外交评论》、《欧洲研究》和《国际观察》等多家国际关系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国际关系研究的“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这个主题,分三个议程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18-1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在外交学院对外交流中心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以及《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欧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在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后,来自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16位博士生脱颖而出,入围参加本次论坛并就各自提交的论文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长和在《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要使国际关系成为受其他学科尊敬的学科,可以在两条道路上进行探索,一条是走思想史的道路,另外一条是走经济学发展的路子。前者是人文的,后者是科学的。思想史的道路需要我们的研究更多地从人类政治思想历程中寻求对国际关系的解读,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政治思想对国际体系进程与国际秩序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研究中给国际政治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国际关系的秩序法则、道德律令、正义原理、价值分配、文明共客等等,都是思想史研究途径所回避不了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研究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均势战略及其理论研究在当代国际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均势"这一国际关系术语中的重要名词,是人们借以描述国际社会的特定状态与运行规律,被众多国际关系学者看作是国际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然归宿。均势与霸权、和平的相互关系中,中国基于均势现实如何作出战略选择等,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学科的知识谱系至少包含了该学科的研究主题和发展主线这两个因素。在过去30年里,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的研究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曰战争与和平,推动知识生产并构成学科发展的主线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派体系理论的学理论战。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对合作研究的力度加大、社会学理论影响的增强和人文意识的加重等特征,但以西方、尤其是以美国为重心的现象并没有减弱。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4,24(4):30-34
2004年国际关系表现出4个基本特征:一是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困难突显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二是国际系统结构虽仍然表现为单极特征,但系统的合法性严重不足。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威望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害;欧洲仍然质疑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合法性;布什主义导致“越打越恐”,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稳定与安全。三是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不断加速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欧盟宪法条约签署和东亚地区合作是今年的两大亮点。四是大国关系继续良性互动,合作与竞争因素同时存在,但合作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hina further emphasize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Chinese scholars put forward measurement formula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Measurement formulas for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proposed by United Nations, which will solve prevalent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problems both in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through measuring the “enterprise+bank” internationaliz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conomics periodicals and the “enterprise+bank”, it can still lead to the international calculation formula for the economic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ertain indexes, such as the assets, sales volume 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相似文献   

13.
Social work practice research focuses on researching all kind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cluding social work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tioner self-inquiry, and also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this article, first the dilemma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in China will be analyzed; then the nature and position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will be clarified; finally the procedure of practice research will be introduced. In short, the author intends to argue that as social work is a practice-oriented discipline, the creation of social work knowledge is for achieving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goal and its research is practical and practice-oriented.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法>在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根据自身的国际经济法教学经历及感受,结合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提出国际经济法教学中应明晰思路,构建国际经济法体系框架;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追求正义,兼顾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梁金刚 《工会论坛》2008,14(6):10-11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足决定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工业革命产生到20世纪50年代劳动关系的“黄金时代”,劳动关系发展一路风风雨雨,从辉煌走向衰退,如今又走在了学科演进的十字路口,劳动关系何去何从?从劳动关系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劳动关系学科的独立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和人力资源未来关系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希望与关注劳动关系发展的人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政策明显地拉开了距离 ,他们的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是由各自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所决定的 ,它对美中关系、欧中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东问题已不仅是个地区性问题,还关系到国际体系的转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等全球性问题。布什总统2007年1月提出了关于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战略”,内容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个层面,但短期内难以奏效。“新战略”的实施主要受美国国内政治走向、巴以问题、黎巴嫩局势、伊朗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俄、欧、中、日等大国(集团)与美国关系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开和 《外交评论》2007,80(6):68-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舞台。本文试图从国际公共关系的视角,探讨提升我国多边外交成效的应有策略。本文认为,在确立清晰的国际公关战略目标及相应的协调机构之余,我国还必须强化在多边外交活动中对国际事务和本国立场的论述能力,并恰当地运用国际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同时,蓬勃发展的民间性的多边活动,与政府间多边外交活动相辅相成,是我国国际公共关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更多地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市场的成员,中、俄企业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必须关注国际性的原则和规定.国际贸易法文件的适用能够帮助两国的商人按照国际标准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而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本篇文章的目标是研究在中俄贸易中《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交货共同条件以及国际标准合同的适用,并分析与这些文件适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法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调整对象具有金融性和国际性。从金融的内涵看,资金融通是金融的初始和基本的本质特征,但当代只有将金融界定为虚拟经济才能容纳全部的金融实践。金融性将国际金融法与研究国际关系问题的其它学科或科学区分开来。从外延看,金融涵盖货币、银行、证券、保险等,国际金融法相应地包括以上领域的制度。由于WTO将商业存在作为金融服务提供的方式之一,传统的"国际"标准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国际性应将外国在东道国建立商业存在而发生的各类金融关系包括进来。国际性将国际金融法与国内金融法区分开来,而金融性与国际性的结合使国际金融关系成为国际金融法独有和特定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