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日 《思想工作》2007,(3):38-39
从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断气”到2006年年底阿塞拜疆宣布2007年不再从俄进口天然气,从2007年1月1日拉脱维亚购买俄天然气的价格披提高50%到最近俄罗斯、自俄罗斯之间的油气争端,委内瑞拉石油国有化,这都使“能源之争”成为过去一年和2007年中不可忽视的主题。“能源之争”背后,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萎缩趋势,是能源尤其是石油作为各国经济的“血液”重要性的表现。近来,因能源之争引发的大国暗中对抗、全球性小规模冲突的新图景正在形成。对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正在塑造着新的战略联盟,而旧有力量也将被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由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驴象之争”、“红色蓝色之争”、“朝野之争”,是政治角逐中的两极。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美国两党政治的极化和对立倾向越来越糟,国会里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几乎不再往来,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两岸的统独之争,是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归根结底,是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一个中国原则与两岸关系 台湾从两蒋时代到李登辉时代,差不多整整50个年头。其中两蒋时期38年,主要矛盾是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两岸有着不成文的“共识”,故而无论是前期的武装对峙,还是后期的和平对峙,都未曾发生过较大的紧张较劲局面。李登辉主政期间12年,情况就不同了,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而是统独之争,是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了。两岸间…  相似文献   

4.
月报     
《小康》2006,(2)
国际俄乌天然气价格之争白热化2005年12月,乌克兰和俄罗斯关于2006年的天然气供气价格和过境费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俄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对乌“断气”,一些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也受到影响。而在乌前总统库奇马执政期间,两国关系密切,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享受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1.09美元的优惠过境费率,俄则以每千立方米50美元低价向乌供应天然气。2006年1月3日,双方经紧急谈判确定,俄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将俄天然气出售给中介公司,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几个国家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出售给乌克…  相似文献   

5.
何谓“象驴之争”华英在美国,每届总统竞选时期,报刊、杂志便会充斥着“象驴之争”的政治漫画,在街头巷尾的广告栏上人们也会发现“象和驴”互相厮打的宣传画。而无论是在公开的集会上,还是私下的交流中,人们的口头上时常带着“象和驴”的字眼。如果你对美国的党派略...  相似文献   

6.
时政     
《小康》2006,(2):8-8
俄乌天然气价格之争白热化;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论文造假案令世界震惊;伊朗核问题升级;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神秘莫测。面对这变幻莫测的激烈竞争,许多实业家、理论家都在思考:竞争,究竟是在争什么?有人认为是产品和服务之争,有人认为是经营管理之争,有人认为是体制和制度之争……我以为,最深层次的则是文化的竞争。在当代,很大程度上则是审美文化的竞争。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时间”能出金钱,能创造财富,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也是金钱,也能创造财富。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顾客的审美要求日趋强烈,商品中…  相似文献   

8.
钱文荣 《时事报告》2013,(11):44-45
今年7月以来,美俄两国在斯诺登和叙利亚问题上的频繁“交锋”可谓着实赚足了国际社会的眼球。7月,出现斯诺登事件。8月6日,奥巴马以俄罗斯给予斯诺登临时避难许可为由,取消原定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并在9日宣布“暂停”美俄关系。8月31日,奥巴马还在就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寻求国会的授权。9月14日,美俄就达成了有关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共识,为叙利亚免遭美国军事打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在2007年的“总统”和“立委”初选中首次采用“排蓝民调”。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角度看,“排蓝民调”的制度设计在客观上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实质是民进党内某些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以实现最大的胜选利益为借口,修改党内初选政治市场的制度规则,来谋求实现党内政治权力和利益资源的再分配。“排蓝民凋”并没有摆脱民进党路线之争和权力之争的既有轨道,但却使民进党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影响到民进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浩武 《同舟共进》2011,(11):13-13
有人说,我们处在一个“撕裂的社会”。这种“撕裂”,既有思想观念的左右之争,也有朝野之间不能达成共识导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战略态势发生根本转变   美国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在对外政策的诸多方向上采取了强硬姿态。主要表现在:   1.不顾俄、中及欧洲盟国反对,执意推进 NMD的研发与部署,以追求美国自身的“绝对安全”;与英合伙拒绝参加由俄倡导在莫斯科召开的防止太空军事化会议。   2.伙同英国两度空袭处于“禁飞区”以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地区,坚持对伊制裁政策并派国务卿鲍威尔出访中东寻求该地区国家对美反伊政策的支持。   3.无视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美俄高层接触的多次暗示,扣捕俄白联盟国务秘书博罗金,与俄互曝多起“间谍案”,…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源起与分类“统独之争”是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中国统一问题悬而未决等特殊背景下的产物。由于“统独之争”的存在,台湾社会出现了“统派”与“独派”两种对立力量。“统独之争”在台湾经历二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也使“统独”力量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呼唤“超批评”华东师大文艺学研究生铁舞华东师大文学所副所长夏中义○铁舞:当下批评界似比创作界热闹。譬如,继“两王之争”(即王彬彬与王蒙之争)后,有人提出目前亟需一种“不宽容”的批评;又听说北京批评界对上海提出的人文精神讨论颇有异义;至于对90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11):21-23
眼下,众多网络视频门户之间关于“盗版还是正版”的权益之争激战正酣。  相似文献   

15.
沙可 《传承》2012,(1):78-79
作为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和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圆明园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寄托。多年来,关于圆明园的“存”“修”之争也一直持续,“废墟派”主张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创伤。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新年钟声的余音仍费绕耳旁,波兰便“慷慨”地为昔日的“老大哥”——俄罗斯送上了一份令其震惊却无法回绝的“厚礼”,将9名驻华沙的俄外交官驱逐出境。翌日,克里姆林宫立即还以颜色,严辞限令同等数量的波驻俄使团官员卷铺盖回家。这一事件经多国媒体广泛报道后,很快轰动了波俄两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西方一些情报专家甚至称其为“新千年谍海第一案”。‘惊受欢迎的人”l月20日临近中午时分,波兰政府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事先未打招呼地公布了一条令世界各国,尤其是莫斯科惊诧的消息:9名俄罗斯驻华沙使馆外交官因从…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避免战争的努力未能奏效,人们忧虑了半年多的战争之狼还是张开了它的利齿。两河流域,这块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再次投入到硝烟火海之中。围绕这场战争,在国际社会的“和”、“战”之争中,引人注目的是法、德两国,一改过去同美国“夫唱妇随”的形象,旗帜鲜明地高举道义大旗,反对美国穷兵黩武。法俄的黄牌——“对任何含有动武授权的提案行使否决权”,迫使美英的动武提案胎死腹中。开战之后,希拉克总统和施罗德总理仍然坚持认为,美英发动的是一场没有联合国授权的不合法的战争。而美国对法德的不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后不久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囿于个人认知和时代变迁,后来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也留下了不少历史误解。其实,无论是问题还是主义,牵涉面都很广。“问题与主义”论争的主旨和意义,就在于注重实践,破除“假、大、空”,在于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9.
自蒋经国去世以后,国民党由权威主义独裁统治时代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派系运作成为国民党权力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所谓的“起立派”与“票选派”之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官邸派”与“郝家班”之争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向俯首听命于党中央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派系纷起,并以集团的势能向党中央的权威发起挑战。派系斗争掀起的政治波澜,不仅冲击着台湾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刘红 《统一论坛》2010,(1):14-16
过去的一年,台湾政局呈动荡多变的特点,尽管“朝野”实力对比有利于泛蓝军,但是国民党主导政局演变效果不彰。“在野党”尽管实力有限,但在监督“执政”上却一再主动出击。年底县市长选举后新的态势形成,标志着“朝野”之争走到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