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大量农村精英流出是近年来农村稳定的直接原因;精英流动也成为资金、技术、知识、信息、观念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沟通以及村庄精英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为积极构建乡村稳定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精英流出也割裂了村庄的精英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组织建设、文化传承等都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村庄精英权力结构研究是村庄治理秩序研究的基础。以能够表达村庄基础的经济社会分化水平、村庄归属感及村级正式权力的影响力作为标准,可将改革开放后至今的中国农村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通过比较处于同一/不同时段、相同/不同性质村庄的精英权力结构,分析精英角色、精英权力结构与村庄治理秩序之间的关系,可见精英转化机制的运作机理正是遵循村庄基础的变化,实时地对精英角色和地位及村庄精英权力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对村庄秩序产生即时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精英意识式微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精英意识式微是一个不争的文化事实。这一文化现象是社会转型及诸多具体客观因素外在促发、拉动与大学生自我感知、体悟、心灵抉择相结合的产物。当代大学生精英意识式微是一种亦喜亦忧的文化现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各项事业需要精英,当代大学生当有精英意识。但当代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应当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扬弃与超越,应当是与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民主政治相适应,与平民意识相结合的现代精英意识。社会特别是高等学校应自觉肩负起培养当代大学生现代精英意识的文化使命,当代大学生也当有相应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民主决策和精英决策是现代政治决策的两大模式,作为民主决策基础的古典民主理论在现实运行中只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而精英主义则是对古典民主价值的一种补充和解释,但是精英决策方式的使用,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就会走向一种反民主。这种困境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可以诉诸于法律与人民监督等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政治精英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的培养,通过各种限制实现精英主义对民主理念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一个稳定的社会,一定是精英和大众的结合,也就是说社会由精英来治理,但他们考虑的是大众的利益。世界上能够保持稳定的社会都有这个特点。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特别要注意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强调精英的还是强调民众的。  相似文献   

6.
徐行 《人民论坛》2015,(6):56-59
政治精英流动的规范和顺畅是开放、合理、成熟的政治系统的重要标志。政治精英的流动方式有纵向流动与横向流动两种方式。政治精英在不同界域之间跨界的横向流动,能够实现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人才交流,激发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精英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热情、真诚深切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和百姓,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也需要全社会的精英们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保持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平衡,让精英团队保持领导力,让平民团队保持影响力,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天平太向精英政治的方向倾斜,以致有些精英可以不惧民意,我行我素,而平民由于难以把自己的“话题”转变为政治决策的“议题”而变得火气十足。最近一些年,  相似文献   

9.
薛涌 《现代领导》2005,(1):15-15
按说,美国人才济济,总统又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权力最大的人,能够选上的,或者说能够进入最后一轮竞争的,应该是这个社会中精英中的精英。可是听听总统候选人的讲话,实在是简单得没有水平。比如克林顿,被有些评论家称为美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总统,可是他在一次公共集会上这样演说:“我们的国家要向前走,不能倒退。就像我们手中的录像机的摇控器,我们要摁前进的键,快进的键,而不是倒带的键!”  相似文献   

10.
地方精英的发展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在利益上的重叠和共生,驱动着地方精英向着政治化方向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地方公共权力私有化。适度加大地方行政权力,处理好地方精英和社会大众的关系,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是引导地方精英合理流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精英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流派,虽然精英主义理论也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责难,但它能提供分析上的准确性和经验上的参照物。从精英主义的角度去分析法国高级公务员制度,能够为加深法国公务员制度研究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精英     
连战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近日出席百人会第19届年会,领取该会颁发的“国际领袖奖”。百人会由在美华裔精英人士组织,多年来不仅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同时为两岸增进交流努力。连战表示,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合作空间广阔,需从历史角度以宏观决心不折不挠奋斗。  相似文献   

13.
邵宇  高小兰 《前沿》2009,(6):21-23
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是西方政治社会中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理论和民主理论相融合,形成精英民主理论,就能使精英理论面对政治现实的挑战。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论假设的差异,从而是使其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对立,但这种分歧与对立不是绝对的。多元主义将精英主义少数垄断式精英发展到为数众多的精英,使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可以相容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孙晓青 《小康》2009,(8):25-26
中国的知识精英纷纷卷入各种丑闻风波,一个纵容失信的环境,比失信行为本身更加可怕  相似文献   

15.
曾赛刚 《人民论坛》2014,(9):112-114
无论理论上还是立法上法官都具有裁量死刑的自由空间,这是法律精英影响死刑适用的前提。法律精英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通过学术观点和专家意见影响死刑的适用。应当在削减死刑的理念下合理发挥法律精英对死刑适用的影响。死刑民意是可以引导的。在司法实践中媒体对死刑民意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应该正确发挥媒体的导向来引导死刑民意。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一批村庄留守精英和村庄回流精英等乡土内生性精英纷纷走上了规模化农业的创业之路,成为新时期的新土地精英。农地规模经营(或产权关系)与村级治理具有重要关联,但是以往研究多是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进行相关讨论。"资本下乡"所代表的外生精英(或资本)主体与新土地精英所代表的内生精英(或资本)主体对村级治理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而后者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本研究从"资本-资源"的理论视角,阐释了新土地精英的崛起所导致的村级治理转型,即新土地精英所牵动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变化导致了村庄治理所依托的权威性治理资源、配置性治理资源和规范性治理资源发生了重要变迁。新土地精英的崛起具有增强村庄内源发展动力和加剧村民阶层分化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乡村治理经历了众多变迁,变化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地方精英。追溯乡村治理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地方精英是乡村良性治理结构的能动主体。完全代表个人利益的精英与完全体制化的精英都不能使乡村治理有效运转起来。既能代表地方社会,又能沟通国家政权意志的地方精英是乡村有效治理结构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后苏哈托时代印尼的慈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华人精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尼华人精英的慈善活动具有重视教育、投入数额大、社会影响大、超越族群界限和明显的代际变化等特点。影响印尼华人精英慈善事业的因素是多元的,随着印尼华人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印尼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华人精英必将在印尼社会慈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鸣 《传承》2012,(18):78-79,93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精英人才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智力支撑。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英人才培育机制为研究对象,对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英人才培育机制的内涵特征、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蔡杨 《学习与实践》2006,(3):98-102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庄的调查及选举观察,分析了免除农业税后乡村精英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作者发现,乡村精英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流动性和竞争性特点,免除农业税之后,乡村精英结构及权力结构正处于激烈的重组之中,最为突出的是“留守精英”与“回流精英”的竞争和冲突,这种冲突对乡村权力结构及治理状况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